缺的人比足量的人多
《营养学报》发表的《—年中国九省区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若干系列研究得出结论:我国钙摄入不足的比例超过95%,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摄入不足的比例均达到了80%以上;其他情况则为:锌:我国成年男性和女性锌摄入不足的比例分别为69.2%和29.2%。硒:我国成年男性和女性硒摄入不足的比例分别为49.6%和65.4%。镁:我国成年男性镁摄入不足的比例超过55%;女性镁摄入不足的比例超过43%。维生素C:我国18~49岁成年男性居民中只有28.2%~42.1%的人达到了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国居民膳食参考摄入量(RNI,mg),女性中只有23.3%~37.1%。维生素A:我国18~49岁成年居民膳食达到RNI以上的人群比例从年的36.1%小幅降至年的32.9%。可见营养不均衡还是广泛存在的我们中间的,没有你们想的那么简单。当然我们吃补充剂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瞎吃的。美国的知名科技媒体《BusinessInsider》在《大多数膳食补充剂是无效的,但这里有适合你的一种》一文中谈到了几类膳食补充剂,逐个分析你是否需要它:蛋白粉,可以使用坚果、豆腐、鱼和肉类取代它;锌,服用它,它可以让感冒提前痊愈;氨基酸,可以吃肉代替;抗氧化剂,会增加某类癌症的风险,可以食用浆果代替;叶酸,当怀孕时可以遵医嘱服用;(孕妇宝宝都有人关心,这个大人不必操心)绿茶提取物,可以一试,它可能会有益于你的健康,并证明是安全的;鱼油,你可以食用三文鱼取代;人参提取物,科学家认为需要更多试验证实它的安全性;所以大人以为补充剂的意义在于很多食物,当你偏食的时候容易摄取不到或者不足。而这种偏食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最简单的例子,有多少人会合理在自己饮食中定期加入三文鱼?你要合理预估你的饮食结构然乎补充明显摄取不足的部分,比如素食主义的人要补充氨基酸,不喜欢吃鱼或者食材不好买的就要适当补充鱼油。抗氧化剂不建议同时使用,挑选1种安全性较高的比如绿茶提取物或者VC。最后要有规划地在饮食中适当补钙和锌。饮食中做不到呢?大胆寻求补充剂的帮助吧。当时吴昕爆出每天吃非常多保健品的时候,大家压倒性的批评的声音,大人觉得,大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大家忽略了一个大前提,就是女明星是真不怎么吃饭啊。大家总是说吃那东西不好不如吃饭,可是你看有几个女明星是好好吃饭的?日常补充剂怎么吃?
膳食补充剂的存在当然是有意义的,特别是当你食物营养不均衡的时候。那怎么吃?大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药理知识,还真有一些小的建议(个人生活经验仅作参考,有任何问题遵医嘱):维生素A和D不必每天服用,因为是脂溶性维生素,并不是那么容易排出体外的,长期倒不至于产生副作用但只会适得其反,偶尔吃一次就可以,比如三五天吃一粒。严格来讲的话,自己吃的食物中一段时间内缺少维生素A或E可以适量吃一粒。复合维生素B族可以每天或隔天服用,正常人推荐剂量是每天2次,每次1-2片。因为是身体常用的水溶性维生素很快就会排出体外,大剂量也很难产生副作用,但也不要因此每天一顿不落的吃,没什么好处。如果是压力比较大的上班族,自行根据情况改变剂量。维生素C的话视情况,过量补充同样适得其反。一般而言比如今天一个水果都没吃,就可以来一粒。一粒就足够满足一天的量了。三联活菌片里有三种益生菌,分别是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有没有很耳熟?没错大部分酸奶都含有这三种。顺带一提,和牛奶同服的话会让这三种益生菌获得一个强力buff。因为这三种益生菌无一例外,都喜欢乳糖。尤其对于乳糖不耐症的亚洲人来说,乳糖如果不是给这三种益生菌食用,那就会给其他有害菌食用,最终只会在肠道中产生大量气体。导致腹胀、放屁、腹痛、腹泻。乳糖不耐是无法通过喝牛奶锻炼出来的,可以说全靠益生菌的介入。OTCVS保健品
在买药店买维生素补充剂的时候,店员总是会首先推荐你花花绿绿的保健品,大人偷偷告诉你,如果你选择买那些包装朴素的OTC国药准字维生素,对于你的钱包会友善很多,这种维生素虽然丑点,但是不仅生产标准高,而且价格低廉。大人还遇到有朋友专门不买OTC维生素的,说起来竟然因为“是药三分毒”,而保健品是食品更安全。大人听到还惊讶了一下,犯这种错误的宝宝大概率是不知道怎OTC的意思。OTC指的是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指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不需医生处方,消费者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物。非处方药根据安全程度,又分为甲类和乙类两种。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上均有其特有标识OTC。红色为甲类,必须在药店出售;绿色为乙类,除药店外,还可在药监部门批准的宾馆、商店等商业企业中零售。标注了OTC就是国家对它安全性的认可,相对而言,乙类比甲类更安全。“国药准字”是药品生产单位在生产新药前,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严格审批后,取得的药品生产批准文号,相当于人的身份证。只有获得此批准文号,药品才可以生产、销售。是有严格管控和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定期抽查的。药品批准文号格式为“国药准(试)字+字母+8位数字”。其中“药”代表是药品,这是最基本性质(与保健食品和医疗器械的区别),“准”字代表国家批准生产的药品,“试”代表国家批准试生产的药品。不管哪一种OTC,安全性也好,品质的标准和门槛都是远高于食品的保健标志的。拿上面说的维生素为例,药品维生素的包装一般都很朴实且价格低廉,但是品质更加有保证。而带保健品标志的VC,除了主要的维生素C,还有麦芽糊精,橙味香精,二氧化硅,柠檬黄等让它变得能咀嚼下口的添加剂。价格翻几番不说,这些添加剂占了百分之八十左右。所以大人不认为内服都是智商税,有补充的必要,但是维生素类不推荐糖果型补充剂,添加物太多太杂。OTC标志的非处方药的安全性优于保健品,不要因为是药三分毒的说法望而却步。最后建议大家买一个药品收纳盒,整理一下。今天的内容结束了,记得在看和转发哦~在看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fz/10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