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遇的疫情让全人类深受其害,前后已现三波明显冲击。典型如美国、巴西、印度的疫情不堪入目,只能与本国最高峰时相比,还算有点回落,所谓的好转,只停留在心理层面上。欧洲各国继续在努力挣扎,一天动不动就近十万人感染,必须要提着一口气应对,不敢懈怠。4月1日,法国宣布新一轮为期一个月的全国封城,奥地利、瑞典、克罗地亚等纷纷声称“形势严峻”。
截止到4月2日,全球除中国外,累计确诊1.3亿,患病比例为2.32%,病死率达到2.2%,还是要远高于一般的流感。
众所周知,除东亚少数国家外,再完善的疫情防控对策或许也无用武之地,所以只能依靠疫苗这个“王炸”。而费劲巴拉的疫苗开发出来后,开足马力也满足不了全球需求,且此刻疫情也在迅速变异,研发新疫苗的速度远跟不上疫情变异的速度。各国已经发现4种变异病毒,德国的最新数据显示,新增的确诊病例中变种病毒比例从46%上升至72%。
疫苗的有效期,也成为大家的担忧。多数疫苗都有半年到一年的有效期,按照当前的接种进度,等到全民都接种了,疫苗还有效吗?
世人的心态难免再一次失落,何时才能恢复到以往?
全球经济的尽快恢复,只能是奢望
生命珍贵且无价,但民生同样不能忽视。一年下来,各国经济被搅得一团糟,动不动就来一次全国封锁,如何安心发展经济?年全球各大经济体,仅有中国和土耳其正增长,其余均陷落。下图的尴尬属于真正的几十年未见,要不是美元的超发导致名义GDP增长率虚高,大家的脸面会更难看:
焦头烂额的经济不堪重负,各国只能放水救急,都在践行“印钞我们是认真的”!从广义货币增量的统计角度,去年全球共释放了26.55万亿美元,占年世界GDP总量的30%,相当于美国和日本GDP加起来的总和,勉强才取得上述图表中的成绩。
疫情本应该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各国应该摒弃成见,同仇敌忾,但如今还是没有走出相互抵触、相互掣肘的内斗化常态,且意识形态的对立因为经济不景气更加有理由尖锐。
不管什么人,一旦自私起来,或者陷入其中不能自拔,那咄咄怪事就会层出不穷:无中生有,肆无忌惮地挑起各种摩擦,美其名曰是转移注意力;变本加厉地激化争端,却打着内部矛盾外部化的理论作为旗帜;继续深化地缘政治的紧张,复活冷战思维更是轻车熟路,各自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
这一切正在发生,且还会继续恶化,期待中的相互携手变成相互拆台,公共品的疫苗都会成为外交武器,不可否认的是,今后各国疫苗的相互认证肯定会被政治绑架。
源于经济却使用超越经济的手段,会加大未来社会秩序修复的不确定性,虽然长远的未来必须怀揣希望,短期内的困难却不敢忽视,需积极面对!
通胀肯定不可避免
经济学意义上的通胀本质是一种货币现象,起因于一国主权货币的超发、滥发,被老百姓感知,则体现在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下图是中国自年以来的通货膨胀的走势图。去年的那一波物价上涨持续性差,并没有被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fz/8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