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津巴布韦 >> 津巴布韦经济 >> 正文 >> 正文

当这些国家钱不值钱时老百姓眼睁睁看着一生

来源:津巴布韦 时间:2018/5/28

通货膨胀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货币贬值,而货币为什么会贬值呢?答案就是现代货币是信用货币,往往用政府信用做担保。政府操控着货币市场,大量印制超出市场需求,钱就会出现贬值,严重的可导致“恶性通货膨胀事件”,到那是,就是国家动荡。历史上因政府信用破产,货币一夜之间变成废纸的事件不胜枚举,众多家庭一生的积蓄瞬间化为乌有。

1、德国马克贬值

 第一次世界大战已德国战败,并签署《凡尔赛条约》结束。这个条约主要目的在于惩罚和削弱德国及其盟友,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同意支付数额高达49.9亿英镑赔款,即亿马克。这些赔款加上利息直到年,才由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还清。

小孩拿钱玩游戏,马克变成废纸

为了支付赔款,从年开始,德国中央银行的货币发放量呈火山喷发的态势,年比年增加5倍,年比年增加10倍,年比年增加万倍。从年8月起,物价达到天文数字,一片面包或一张邮票的价格高达亿马克。德国工人每天的工资必须支付两次,拿到钱之后要在一个小时之内花出去。

德国银行家血洗中产阶级的储蓄,使大量社会主流人士一夜之间沦为赤贫,从而奠定了日后纳粹上台的群众基础,并深深种下了德国人对犹太银行家仇恨的种子。

2、民国法币贬值

抗战前夕,为了统一国内货币,并与贵金属脱钩,将硬通货集中到政府手中,以便应对世界“白银之战”,民国发行政府官币法币,年11月4日,由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联合发行的法币正式上市。初期一银元可兑换一元法币,然而好景不长,抗战爆发。为了筹措军费,政府大量印制法币,法币开始泛滥。

堆积如山的法币

10亿法币只值美元

年抗战前夕,法币发行量不过14亿元,到年,法币发行额竟高达万亿元以上,等于抗战前的47万倍,物价累计上涨万倍,法比彻底崩溃。元法币年可买1头耕牛,但到了年5月,50万元法币才能买到1.2斤大米。

民国抗战初期,政府强制限制银元流通并收归国有,百姓被迫把积蓄兑换法币,可法币贬值太快,民众一生积蓄瞬间化为乌有,一夜破产。而操纵银行的民国四大家族则通过搜刮民脂民膏,富得流油。

民国一百万元面额金圆券

年为应对危机,民国政府强制停止法币,发行金圆券,企图挽救国内经济。蒋经国亲自挂帅到上海“打虎”,结果查到孔氏家族的扬子公司,查不下去,改革失败。

3、津巴布韦币贬值

去买东西的男子

曾经津巴布韦被称为小上海,这个国家人民淳朴,经济健康发达。然而津巴布韦国内民族主义势力抬头,赶走白人农场主和企业家。从年开始。这一年,总统穆加贝开始大力推行“土地改革”政策——强行收回白人农场主的土地,将之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黑人。此举大大破坏了津巴布韦原有的经济体系,引发了粮食危机,该国的农业、旅游业和采矿业随之一落千丈。

不仅如此,津巴布韦政府对国内白人的打压还使之与部分西方国家迅速交恶,后者对其实施了严厉的制裁,津巴布韦经济进一步濒临崩溃。

到年,津巴布韦的年通胀率为.9%,年则冲到0%以上。到了年6月末,津巴布韦货币的汇率已跌至1美元兑亿津巴布韦元,而厚厚一沓纸币凑够的亿却只能买到一个面包。

万亿津元,人类最大面额的纸币

津元的无限通胀,导致国内民众一夜回到解放钱,积蓄瞬间清空,连一个面包都买不起。终于在年,津巴布韦政府废除津元,实行美元、南非兰特、博茨瓦纳图拉等一揽子货币政策。

赞赏

长按







































白殿疯症状初期图片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jj/2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