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寿金鱼,在无背鳍的蛋种鱼中,算是站在金字塔的最顶端的一个品种,不论从身体发育的均衡度和威武雄浑的傲人游姿,还是标准严格的品评制度来讲,对一条金鱼的赏玩方式,都已经到达了一个巅峰。兰寿,被誉为金鱼之王,也是水中的艺术珍品。
大约在年(日本文龟2年)左右,中国的明代。中国的金鱼从泉州一带传入日本的大阪,其中也引进了蛋种金鱼,称“卵虫”。另外,也有琉金金鱼经由冲绳(琉球群岛)传入日本的纪录。在日本兰寿最初的发展时期,同中国一样,只是作为一部分特权阶级的玩物。然后经过了年的时间,才将兰寿文化融汇到平常百姓的生活当中。日本年出版的金鱼书籍《金鱼养玩草》第一次详细记载了金鱼的历史以及饲养方法,而年出版的日本书籍《萬芸似合袋》中明确记载出现了“狮子头兰寿”一词。幕府末期,随着玻璃制品在日本人民生活当中的普及,使用玻璃容器饲养金鱼开始出现。将金鱼美丽的身姿更加清楚的展现在普通人眼前。
起源
兰寿金鱼目前饲养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中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地都有不少兰寿的饲养爱好者。
中国福州地区是出产兰寿的一个基地,因为温度光照适合,每年的生长周期长,介入时间早等一些原因,一直成为国内兰寿养殖的领跑者。厦门、东莞等地也有很多渔场专业的饲养繁殖兰寿,作为商品鱼输送到全国各地和出口到国外。北方饲养兰寿的渔场相对的要少一些,但是在京津一带和其他地区,也有一些小规模渔场在尝试搞兰寿的生产繁育。日本兰寿的饲养历史是从明治时代开始的,那个时代对于兰寿的兴趣追求是一些有钱人的官宦人家作为娱乐在自家的鱼池里饲养,作为一种消遣活动。在这过程当中,大阪、京都、滨松、横滨、东京等地都出现了拥有各自特点的兰寿,并使用各种各样的饲养方法。在这当中各地区之间的鱼种、技术经过不断交流打造了今天日本兰寿的饲养基础。从明治年代开始,大正、昭和、平成等各个时代都将兰寿的饲养方法进行不断改良,特别是昭和30年到昭和40年(-年)这十年间从热带鱼饲养的兴起开始,饲养器具和鱼药不断发展,价格也逐渐为大众所接受。特别是增氧泵和砂棒的出现,解决了从春季到夏季由于水中的溶氧量不足,兰寿容易发生死亡的问题。在最开始的时候也有因为使用增氧泵不适应水质的金鱼出现,但是,由于这样的饲养器具普及,成为金鱼当中价格较高的兰寿饲养普及的原动力。各地饲养兰寿的行业人士逐渐增多,结果一般民众也可以买到兰寿的种苗,开始家庭饲养。
时过变迁,到了明治初期,随着兰寿饲养的热情不断高涨,各地区的兰寿协会也应运而生。在这里不得不讲一讲日本的观鱼会。年以观鱼会的名义在日本召开了第一届兰寿鉴赏会。年才由宗家方召开了第十七届大会。作为日本最古老的集会之一,每年的10月份第二个星期天召开全国的兰寿品评大会。正如同日本的茶道等历史传统一样,在兰寿这个趣味的世界里,观鱼会也是由家元制来进行维系。而它的宗家正是日本兰寿届有名的石川家。石川家世代经营金鱼业,石川家的第四代正是初代石川亀吉翁,日本的石川家族的初代石川亀吉翁(-年)注入了毕生的心血,将兰寿改良稳定为后来风格的兰寿金鱼。石川亀吉初次继承了兰寿宗家这一名号。次代石川秀三郎继承了二世宗家,现在的三世宗家石川忠正继承。石川家主宰兰寿品评大会观鱼会,到今天已经有了年的历史。另外由日本各个地区的兰寿爱好者发起,为促进兰寿爱好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统一兰寿鉴别的标准,成立了日本兰寿协会。每年11月在东京、名古屋、大阪轮流举行全国兰寿品评会。而兰寿协会的总部正是设立在兰寿宗家的石川家。兰寿金鱼的日文写作“らんちゅう”,为了读写记忆方便也写作(鱼蘭)(鱼寿),日本网站上译成中文写作“蘭鋳”,在国内有称为兰畴的,但更多的人称它为“兰寿”。兰寿金鱼引进国内也是近些年的事情了,90年代初期,通过中日交流,引入国内部分兰寿,后通过一些渠道流入福州渔场,自此开始了兰寿在国内的大规模养殖。经过若干年的定向培育,按照国内爱好者和渔场师傅的审美情趣,稳定成为了现在大家看到的“国寿”,为了区分各地不同风格的兰寿,目前,大陆地区称本地产的带有显著国寿风格体征的兰寿称“国寿”,称日本风格的兰寿为“日寿”,称泰国产的带有泰国地区特有风格的兰寿为“泰寿”。港台地区也称日本兰寿为“日兰”。其中日寿注重头部方正和尾部,国寿注重头部夸张和体格肥硕,泰寿注重背部和尾部。
特征
1、头部具有肉瘤发达的头部,是兰寿之所以引人入胜的首要关键,因此,头部肉瘤发达与否是十分重要的。肉瘤发达的部位,主要分布在“兜巾”(头盖)、“下鬓”(眼睛下方)、“吻端”(下鬓的前端)以及“鳃盖”。兰寿头部的肉瘤,位于头盖的称之为“兜巾”,眼睛下方与兜巾上下相对的肉瘤,称为“下鬓”,而下鬓的前端,成球形的肉瘤,称为“吻端”,此外,鳃盖上也有发达的肉瘤。2、鳍兰寿是“短鳍”的金鱼,各个鳍的长短、形状是否端正,对其鉴赏影响甚大,千万不能轻忽。3、整体美1)均衡Balance是鉴赏兰鱼寿时,经常提到的名词。所谓的Balance就是“均衡”,也就是“整体美”的意思。2)俯视俯视观之一对突出而饱满的“吻端”,还有肉瘤发达的“头盖”、“下鬓”和“鳃盖”,衬托出雄赳赳、气昂昂的头部,宽大的背幅,左右拥有强而有力的胸鳍,延伸着壮而不肥的腹部,再紧接着粗而略短的尾筒,撑着张力强而弹性佳,又大小适中,形态端正的尾鳍,构成了一幅兰寿傲人的模样。如果某一部位略有不及或过当,会使整个体态、气势失去平衡,而成为不佳的兰寿。
3)侧视如何从头部到背、腰、尾筒、尾鳍,将其串连成一个优美的线条,就是侧视“整体美”的评鉴要项。背部线条从突出的“吻端”开始,丰满的“头盖”(除非有一个相当下垂的腹部,头盖可不要过于高耸),顺着颈、背、腰、尾筒连成具有像半圆形栉梳般,线条平顺的弧形,紧接着是90度翘起的尾鳍和不可过高的“尾先”,这就完成优美的背部线条。腹部的线条,如果低点过前就有“凸胸”的现象,而低点过后就有“腩肚”的现象。而上下的平衡,则以“尾付”的“侧线”到眼睛的一直线为标准,上下各半,因此“腰深”和“腰浅”都会影响上下的平衡。
4)“色彩、斑纹”兰寿对色彩、斑纹的要求,并不比体形受到重视,所以全红的“素赤”仍受到重视,不过,如果红白分明和斑纹特别的“更纱”,还是更加受到欢迎的。金鱼的色彩、斑纹,有其专有的名称,如前述,全红叫“素赤”、红白叫“更纱”,还有更仔细的将各种色彩、斑纹,都列有其“专有名称”。5)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兰寿十分重视游姿,游姿讲求雍容高贵,不急不缓,一副王者风范。基本上看金鱼的身材,就能知道游姿是否良好。尾鳍的形状和柔软度,对游姿影响最大,亲骨太硬,游起来太死板,所以亲骨要有弹性,尾先柔软适中,摆动才会优美。尾鳍如果太平(尾先没有下降),平平的切着水面,要推动身体也难。更甚者尾鳍向上翘,这样每一游起来,身体就会往上翘。总之,具有良好的体形,除了较美观之外,其游姿也是很动人的。
未完待续
文章和图片摘自网络
图文编辑:小编一号
小编一号赞赏
长按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健康中国重要影响力年度人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jj/4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