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津巴布韦 >> 津巴布韦经济 >> 正文 >> 正文

你不想被割了韭菜,就要自己先收割

来源:津巴布韦 时间:2020/11/17
在整个通货膨胀发生的过程中,财富主要以钱币的形式保存的人会受损;财富主要以实物的方式保存的人会相对得益。——《薛兆丰的经济学课》(1)我在上一篇文章《你现在有效用掉自己的存款,就是在赚钱,至少目前这是一个硬道理》中,结论很明确,在往后的1到3年里,通货膨胀会迎来一个历史的新高。我们该如何应对?两个方面。要么购买实物,比如房产、黄金等,要么进行专业的理财,一定不要有过量存款。以下是对上一篇文章的补充,目的是在寒流来临前,你应该清楚的知道,自己该买一件合适的棉衣来御寒。(2)为了理清其中的因果关系,让通货膨胀这个概念更加简单易懂,我们有必要再说说这次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以及它的根源在哪里,到底是怎么回事,会产生什么后果。有人会想,我只要知道有这个结果就行了,为什么要了解它的因果关系呢?答案很简单,事物的因果关系就是因为什么,所以什么,结果是什么。当你知道了这种逻辑关系,在做决策的时候就会明白,怎么做是正确的,怎么做是错误的,而不是稀里糊涂的跟风,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不知道走那条路合适。想要说清楚通货膨胀的因果关系,我们就要知道,国家的财政是如何实现收和支的。这是问题的根源,也就是因果关系里的因为什么。(3)我们国家的财政收入有四块,即,税收、债券、国企盈利和其他。第一块,税收。它占整个财政的91%以上,这些税收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收,以及关税等,第二块,国企盈利。国企是指国家管辖的企业,比如通讯、石油、交通、贸易、投资等领域的企业,所得利润要上交财政。第三块,其他。这个其他主要指罚款和财产没收。比如范冰冰因为偷税漏税被罚款8亿多等;企业监管不力造成民众损失被罚款等;官员落马被没收的财产等;个人犯罪违法所得等。第四块,国债。这个好理解,就是我们买的国债和地方政府发放的不同年期债券。(4)这些钱前三块进了国家的口袋,就是国家的,不用归还。而国债不一样,它是要偿还的,所以这块收入等同于没有,只是应急的需要,当然还有调整市场的战略需要。这些钱进入了国家的口袋,他们会怎么用呢?分两块。经常性支出和建设性支出。(5)什么是经常性支出?就是军队、警察、教育、公检法等国家机构开支,以及国家公务员工资。这些支出每天、每月、每年必须开支,如果断供,国家就没法运转了。什么是建设性支出?就是国家的基础设施,比如科研、公路、桥梁、高铁、公园、教育、扶贫、环境治理等。这些都是天文数字的支出,虽然不是每个月都要,但会根据情况陆续支出。(6)好了,现在算帐,一个国家的收入和支出能持平吗,或者收入和支出之间有盈余吗?据说隋朝国库的钱是有盈余的,穿钱的麻绳都烂掉了。现代社会呢?极少,据说只有几个大家没听说过的小国家有盈余。国家越大,支出越大,财政困境始终存在?为什么?因为收入永远无法满足支出,而且超支的黑洞会越来越大。从大格局讲,这个经济黑洞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是商品社会自然演化的产物。洞当然是要填的,不然国家就乱套了。怎么填?(7)在古代王朝,这个洞没法填?因为它的货币是金属制品,这东西的存量是有限的,当权者即使想无限制的发行都不行。所以说,当它的收支严重失衡后,国库空虚很难逆转。这时候的社会矛盾就会无可调和,官僚体系随即千疮百孔,差不多就改朝换代了。马老爷子说过一句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个铁铸的逻辑啊。所以,古代王朝出现财政赤字后,各种饮鸩止渴的方法就出现了。比如加大税收后出现的苛捐杂税,买官卖官,捐官等。现代社会同样面临古代社会的问题,而且更多、更难。可现代文明社会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老百姓认同这个国家,信任这个国家,觉得他有希望,有前途。只要老百姓有了这种心理预期,那就好办了?(8)为什么说好办呢?政府可以发国债。国家用票据的形式把老百姓和企业、商人等,各个群体手里的钱借过来用。我前面说过,发国债的目的是应急需要,间接起到调节货币市场的作用。什么作用呢?就是让国家发行的货币,不要存在手里,让它进入市场流通起来,这样不会因为国家手里没钱而被迫印钱引发膨胀。在八十年代,国家就全国性的强制发行国库券。工人领工资时候,有一小部分钱是用国库券代替的。那时候的人穷怕了,感觉国库券这东西不靠谱,不情愿买。我记得那时候就有一小股人,到处走街串巷低价收购国库券。现在的国债,根本不愁卖,因为老百姓信任这个国家,知道它靠谱,比银行的利率高,是个不错的投资途径。(9)现在问题又来了,既然国家已经入不敷出,靠发国债能解决根本问题吗?会让那个经济黑洞填上,或者让他变得小一些吗?明确的说,不能,只会越来越大。为什么?因为国家借老百姓的钱是有利息的,而这笔钱几乎不会产生盈利,期限一到马上就要偿还。国家的收入远低于它的支出。因为国家要在国际上竞争,老百姓希望社会福利、公共设施和公共安全越来越好,等等,国家需要钱的地方如大江大河,而收入如小溪小河。而且所有的巨量国债,几乎不可能用税收、国企盈利和其他收入来偿还,这是一定的。怎么办?国家只能加大印钱的数量,也就是所谓的量化宽松。(10)当然,最初印钱是因为社会的财富总量增加了,而原有流通的货币满足不了市场流通,而现在是为了对付亏空。当国家把白纸变成货币,大量进入市场后,就是所谓的多了就不值钱了。最初是不明显的,一两年后,它就会流通到国内外各个领域,快速稀释集体和个人手里的财富,后果就是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原来的东西便宜,现在贵了;原来最高面值是10元,现在的10面值成了零钱,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11)那么,这个超量印发的货币,它是怎么流通和分摊的呢?这些超额印发的货币会进入财政部,财政部会把它用到两个方面——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就是,国家用这些钱买其他国家的国债、参与投资国外的商业和基础设施,以及购买军用、民用、商用的物品,比如先进武器、先进机械、飞机、农产品等。有些东西国家自用,比如飞机、武器,有些东西买回来再卖给企业和老百姓。国内市场就是,用于经常性支出和建设性支出——前面已经说过经常性支出和建设性支出的范畴。超量发行的货币进入国际市场后,就会产生汇率的波动,即,一百块钱原来兑换六十美元,现在兑换五十美元(类比);进入国内市场后,整个社会的总体物价就会上涨。这就是通货膨胀的因果关系,因为什么,所以什么。(12)由于今年全世界突发的新冠病毒,原本渐进的货币膨胀过程,很可能会出现大的跳跃,即,全社会物价总体猛的跳上一截;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汇率会出现大波动。为什么呢?因为病毒的持续蔓延,除了中国外,目前全世界很多国家,生产和贸易出现了疲软和断裂。为了治疗和控制病毒的传播,全世界国家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应付。对企业的补贴,疫苗的研发、患病者的补助,以及动用大量人力和投放相关物资。这是一笔极大极大的支出,这笔支出又是在每个国家计划之外的。(13)这笔每个国家都在计划外的庞大支出怎么筹集?这可是没有任何回报、回收的给予。这是个大问题,因为它完全是计划外的东西,而几乎每个国家的支出预算早就有了着落。从哪里抠?左看右看,从哪里抠这笔巨大的资金都有难度。唯一的办法就是大量发行国债了,每个国家都是这么想的。可问题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病毒,它完全打乱了原有的预算,而以往的经济黑洞也要马上要填。怎么办?每个国家只能在发行国债的基础上继续印钱了,即使每个国家都紧着印,这也是一个天大的数字。(14)当纸片变成纸币流入市场后,他意味着每个机构,每个领域,每个人都有来分担这笔钱。所有机构、行业和所有人分担这笔钱,他就意味着,你原本持有的财富缩水了,一百元无形中变成了九十元,它的表现形式就是,你的绝大多数支出,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换成另一种形式表述就是,每个人、每个领域和机构,按你持有的钱币比例为国家捐款。也就是,钱多的多捐,钱少的少捐(有钱的消费自然高,没钱的消费自然低,而所有消费都是有附加税的)。全社会向政府捐款这事,国家面子上太难看了,民众也不愿意,有怨言,所以只能用另一种方式了——印钱。(15)国家超量投放货币,其实就是一种无形的征税。它和捐钱不同的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一个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国家超量印钱这事,反应了统治者信誉还在,撑得住,老百姓信任。可如果像前几年的津巴布韦国家,它的政府威权已经丧失殆尽,印钱到最后只能成为废纸。现在,全世界的国家为了度过难关,只能硬着头皮印钱。中国的经济已经复苏并出现增长,经济体量大,紧一紧,可以不印也能过日子。正所谓,再大的数字除以中国人口,那也是微不足道;再小的数字乘以中国人口,那将是排山倒海。(16)可如果中国不跟着印钱,那会怎样?吃大亏。不管中国是不是愿意,它也得根据国际形势加快印钱?为什么?因为如果你不印钱,人家拿着纸片印的所谓货币要来买你东西。换一句话说,别人随便从地上抓起一把土(印钱),换你辛苦工作生产的商品,你愿意吗?你当然不愿意,可又必须要和人家进行交换。怎么办?你也只能从地上抓起一把土(印钱),从对方那里换取需要的商品。国与国之间,这是必须的,所以它有个名称叫“对冲”——大家都用加大货币存量的方式进行贸易。(17)那么,到底是谁吃亏了呢?全世界的老百姓吃亏了。钱多的吃亏大,钱少的吃亏小。因为所有的超量货币,每个国家的政府都分摊到了每个人、每个机构和每个领域。听起来似乎大家都没有吃亏,可事实上,只有最底层的老百姓吃亏了。为什么?因为最底层的老百姓,他们的财富是用汗水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存量少,太不容易了。而中产阶级和富人,他们的钱来的容易,即使大量缩水,那也只是少一点的问题。这就是社会矛盾。作为统治者,他的主要职责就是平衡社会各阶层的矛盾。换句话说就是,他既要维护那些有能耐的人,也要让穷人活下来,至少有饭吃,饿不死。(18)他们会怎么做?保证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比如说,会限制粮食和必须的蔬菜肉蛋类价格;补贴农产品、廉租房、涨工资等。即使出现大的通货膨胀,老百姓基本的生活也有了保证。可如果你不满足这些基本保证,还要努力提高生活质量,那怎么办?有这个想法当然好,那对不起了,你得分担国家的经济黑洞,就是通货膨胀带来的物价涨幅。什么意思?比如说,你要买商品房,买汽车,吃大餐,穿好衣服等,而这些东西就附加了通货膨胀带来的高附加值。即,原本要一千块钱的东西,现在要一千一百块。之所以多出了一百块,那是因为国家在现阶段增加了商品的附加税。也就是说,国家超量印钱引起的通货膨胀,除了少量分摊到一般商品外,大多数分摊到了高质量物品上。这些少量的的商品,我们称之为刚需,比如食盐、生活用水等,它们不会涨,因为国家要限制、补贴。至于香烟、化妆品等,它们不叫刚需,这些是要涨的。(19)现在可以下结论了。国家超量印的钱在国内流通时,主要分摊到了高价值的地方。这些地方包括房产、汽车、奢侈品、旅游、美食等等等。哪个高价值领域最抢手,这些钱分摊的就最多。道理很简单,这些抢手的高价值领域,他们需要缴纳的税收等各项费用加大了。比如房子越贵的地方,它的契税等各项缴纳款项就越高;买的汽车,交易税相当于车价的十分之一。你有钱啊,那你得多向国家捐点,因为这不是刚需,是高价值物品。高税收,就是向国家出让自己的盈余财富。你的消费越高端,说明你有钱,自然就要多捐一点。相反,农民收入低,不但不交农业税反而会有补贴。这笔钱,就是你买房子,买汽车,买高价值商品后反哺而来的。这就是国家不怕印钱的逻辑,这个经济黑洞主要由那些愿意高消费的人来买单。严格来说,如今的社会,绝大多数人都属于高消费群体,(20)当然,国家这么搞,也是要慎重平衡的,要不然就会决堤,到那时政权就彻底垮台了。可事实是,所有发达国家似乎有点力不从心了。原因是,这根线崩的太紧了,不继续印钱是问题,继续印钱也是问题。只有美国不是问题,因为它印钱后,会分摊到全世界的每个人头上,而其他国家印钱只能分摊到本国人头上。原因很简单,美元可以在全世界流通,尤其的石油,必须用美元结算,而其他国家的货币就没有这个特权。美国之所以这么牛,就是因为它的美元霸权掐着全世界货币的命门,至少目前是这样,它要一倒,全世界的货币就只能糊墙了。前段时间,美国宣布将继续量化宽松,有人就说,美国又开始割全世界人民的韭菜了。在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各国怎么才能停止超量印钱,这是一个宏观经济学上的终极问题。(21)说完了通货膨胀的逻辑,我们再说说,通货膨胀到来时,从整体上讲,哪些人受损最大。三类人。一,把钱存在银行里的人;二,把现金放在手里的人;三,退休人员。我在前面的文章中详细讲过,把钱存在银行里,你得到的利息一定跑不赢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缩水。表面看,你的钱存银行里得了利息似乎不吃亏,可银行利率和膨胀率相比,你的存款实际上无形缩水了。把大量现金放在手里的人,估计不多,或者是有现实需要,这个就不说了。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是固定不变的,这是没法子的事,只能如此。我还是前一篇文章的观点,年后,通货膨胀会迎来一个历史的新高。如果你是忙于还房贷、家庭支出、孩子教育等,那你可以放心了,因为你没有多余的钱,通货膨胀这事与你关系不大。可如果你有几十万的存款,那就赶紧把该买的和计划要买的高价值东西买了吧,不然很有可能那几十万就严重缩水了。如果你借了低利率的债,那你就赚了,因为还钱比存钱的价值更高。如果你没有要大批量花钱的地方,比如说买房买车,那就去银行,找一个专业的理财经理替你花这些钱,只要年利率有存款的两倍到三倍,那你的财富基本就不会缩水,至少可以持平。也就是说,你把十万块拿去理财,三年后变成了十二三万,那你三年前的十万块可以买到的东西,三年后,十万块还可以买到那些东西。你的本金没有亏,但你也没有赚,你只是跑赢了通货膨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jj/6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