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津巴布韦 >> 津巴布韦经济 >> 正文 >> 正文

台厂移工疫情难防陆厂会是封测转单的承接

来源:津巴布韦 时间:2021/7/10
白癜风盲目用药的危害 http://m.39.net/pf/a_6185596.html

1、-Q1智能手机品牌出货量报告:“瘦了华为肥了AMOV”

2、台积电北上联手索尼?只有“阳谋”,没有阴谋

3、细数那些被市场“抛弃”的手机概念股:上市至今亏损8亿元,卓翼科技股价暴跌!

4、台厂移工疫情难防陆厂会是封测转单的承接者吗?

5、每日精选

巴西消费者告赢苹果公司;比特币或成萨尔瓦多法定货币

6、史上最无聊WWDC,苹果终于江郎才尽?

1、-Q1智能手机品牌出货量报告:“瘦了华为肥了AMOV”

摘要:年对于智能手机产业而言是十分关键的一年,不仅仅由于疫情原因,更重要的是,由于华为在供应商方面遭遇“阻击”,导致其出货量大幅度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其他一线手机品牌纷纷抢夺华为市场。

下面,通过统计-年Q1各大一线手机品牌出货量数据(数据来源:Gartner、集微咨询)的情况,可以一窥端倪;简而言之,从年至今,全球智能手机已经陷入滞涨状态,当前出货量情况已经恢复疫情前水平,“华为事件”中,苹果、小米、OPPO、vivo为主要受益者!

1、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回到疫情前水平,但陷入滞涨

首先来看看-年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情况,通过年各季度出货量的情况,与近三个季度数据对于可以发现,尽管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影响,导致整体出货量大幅度下降。

但从近三个季度来看,目前出货量情况已经回到疫情前阶段,但就Q1与年Q1对比可以发现,市场整体的出货量其实处于略微下降状态。

就国内外市场而言,在过去9个季度中,国外市场(非中国市场,下同)出货量基本稳定在2.7亿部左右,国内市场(国内市场,下同)维持在0.9亿部左右,每个季度国内市场在全球市场总出货量占比在25%左右,如年Q2海外疫情高峰期间,国内市场出货量占比曾超30%。

就国内市场而言,可以明显的看出,从年Q2开始,华为在国内市场份额开始快速下降,而苹果、OPPO、vivo的增幅则最为明显,尽管小米整体的出货量也在快速增长,但就国内市场而言,小米在国内市场的增速并没有苹果、OPPO和vivo明显。

2、三星:出货量稳步提升,但幅度较小

从三星出货量来看,其年第三季度出货量超过了万部,创几年来新高,年Q4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但到了年Q1其再次回到正常水平,整体看来,在华为丢失的份额中,其并未受益十分明显。显而易见的是,虽然三星出货量已经恢复疫情前,但同时也可以看出其陷入滞涨状态。

而在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出货量方面,三星在国内市场的出货量极低,在过去的九个季度中,其单季度在国内的出货量几乎均在万部以下。

3、苹果:出货量快速提升,抢食高端市场

从年到年Q1期间内,苹果的增速可谓惊人,与其余一线手机品牌不同的是,苹果主要聚焦在高端市场,以年上半年疫情期间来看,苹果的下滑的程度最小。

尤其是到了Q4,其出货量已经创近几年来新高,并且到了年Q1,出货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年Q1,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华为Mate和P系列受限以后,苹果成为高端市场最大的受益者!

可以明显的看出,从Q4开始,苹果在国内市场的出货量占其总出货量比例有所提升,在过去两个季度,其在国内市场的出货量均超过了万部,单季度出货量占比已经达到20%。

除了Q4在国内市场出货量超过万部以外,其余每个季度的出货量均在-万部左右。

4、华为:出货量急剧下降单季出货量不足万部

从华为出货量来看,由于此前供应链备货库存的支撑,因此在年前三个季度出货量其实并未受特别大的影响,年出货量依然超过了1.8亿部,但可以看出出货量明显下滑,尤其是到了Q1出货量单季不足万部,这是华为近5年来出货量最低的一个季度。

年之前,华为在国内市场的出货量与海外市场相比两者区别不大,国内市场占比在60%左右,海外市场占比在40%左右,但到了Q1,国内市场占比已经提升到70%,而海外是在占比只有30%。

5、小米增长最迅速:单季出货量位居国内首位

在华为出货量大跌之际,受益最大者当属小米,Q1小米出货量单季接近0万部创历史新高,可以明显看出,从年Q3开始,小米出货量出现明显的增长,且到了Q1进一步提升。

Q2-Q2,小米单季度出货量均稳定在万部-万部多一点区间,但从Q3-Q1该三季度,其出货量快速上升至万部-0万部之间。

这也就是说,小米的出货量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尤其是当前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十分集中的情况下,且产品同质化情况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小米只需稳定品牌度和产品质量,其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基本上可以稳定该出货量数据,甚至还进一步增长。

小米的增速如此迅猛背后,其主要增长市场并不是在国内,主要源于海外市场的增长,在过去9个季度中,小米国内市场出货量占总出货量的比例平均不足30%,这也就是说,小米70%的出货量主要在国外市场。

6、OPPO与vivo:出货量稳步增长,但增幅不如小米

从OPPO和vivo来看,可以看出,两者的出货量增降速十分“同步”,这主要与两者的渠道有一定的关系,尽管两者在过去三个季度中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但与小米的增速想必,显然要小不少。

就OPPO而言,年前两个季度,其国内市场占比在60%,国外市场占比在40%,但随后OPPO发力海外市场,目前国内外市场占比均在50%左右波动。

从OPPO与vivo单季度出货量来看,两者单季度的出货量差距其实均不大,如在Q4vivo出货量要超过OPPO,但到了Q1则是OPPO出货量超过vivo。

从vivo国内外出货量占比来看,两者之间的占比差别并不大,与OPPO类似,年前两个季度之前,vivo国内市场占比超过了60%,但随后加大力度拓展海外市场,目前国内市场占比下降到55%左右。

集微咨询JWinsights

中国领先的半导体行业研究与顾问咨询机构,研究范围覆盖半导体、通讯及相关产业链,就产业的研究、发展、评估、应用、市场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客观、公正的论证报告及市场调研报告,协助客户进行市场分析、技术选择、项目论证、投资决策。(校对/Arden)

2、台积电北上联手索尼?只有“阳谋”,没有阴谋

五月下旬以来,日本半导体资讯的密度突然起势,且主题鲜明:台积电的触角或主动或被动地不断深入日本本土,对日本半导体产业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乍一看上去,台积电好像是各类相关故事的主角。

今年2月份,刚刚入主白宫不久的拜登紧锣密鼓地谋划重建美国本土半导体产业链供应体系,并且拉上台积电和三星这两家离岸企业召开芯片峰会,几乎在同一时间,台积电宣布在日本设立3D半导体材料实验室。

某一新闻事件的全貌,在更广阔的意义和视角中都是暂时的积木般的拼图,中国台湾地区在三个多月之后提供了台积电赴日建“材料实验室”的更多细节。

6月2日,台湾地区《经济日报》在报道台积电首推6nm射频制程时,表示台积电今年也会着重布局去年拟定的3DFabric系统整合解决方案,即三维硅堆栈的先进封装技术,以更密集的2D、2.5D或3D互连配置将运算核心与异构微型芯片或小芯片整合在一起。日本《产经新闻》则披露,日本领先的材料制造商旭化成(AsahiKasei)、载板供应商IBIDEN、JSR和设备制造商Keyence、DISCO以及日本先进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东京大学都将参与和台积电的合作。目前看来,这个涉及3.3亿美元的“先进材料实验室”第一期工程对标的是OSAT大厂的先进封装,台积电提供封装技术应用场景,日本方面给予材料和设备支持。

年东亚封测区域占比,日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记(

SIA)

毫无疑问,日本半导体虽然在某些细分领域,如设备和材料还保持着全球领先地位,但在后道芯片封装工艺流程中已经被逐渐甩开,全球排名前十的封测厂,中国台湾地区占据一半,前六名中有三家来自中国大陆,总体来看,整个东亚地区的先进封装产业基本上集中在了台海两岸和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按照知名半导体分析机构Yole的统计,日本封测全球占比在年只有2%左右,考虑到这两年两岸OSAT大厂不断加大资本支出,增速远超日本企业,可以推断年日本的这个数字只能小于2%。

所以说,台积电赴日拓展,以先进材料实验室的封装环节作为前哨战,未必不是一种双赢选择。然而,在日本半导体行业内摸爬滚打了30年的日本半导体材料基础研究所研究员服部毅对此事的评论代表了东瀛行内相当多人的观点:“日本にまだ残っている半導体人材のリクルート拠点になるのではないかと警戒する向きもある。”

他所担心的是这个实验室是否会成为台积电在日汲取人力资源的跳板。的确,台积电在不断宣称扩大晶圆制造资本支出,到处招兵买马,去年在全球招募了多名工程师,今年这个数字则为。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日本半导体人才流失和企业走势的曲线高度重合,中韩芯片厂商同时把日本企业视作人力资源引进的膏腴之地。台积电冷落岛内“新南向”转而响应日本经产省“北上”,日本本州很多分析师杯弓蛇影,并非完全不能理解。

索尼与台积电,若近若远

如果把台积电的这个“封装试点”算作预热的话,十多天来真正席卷日本产业界的则是索尼与台积电的神秘“媾和”。

5月26日,索尼集团举行了管理政策简报会,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吉田宪一郎在接受日本工业新闻采访时透露了一个未来三年的计划,增加2万亿日元的投资,继续发力物联网、CMOS图像传感器,以及影音IP。记者主动提问了“索尼和台积电在熊本县联合设厂”计划,即是否主要生产20nm芯片,索尼提供土地厂房,台积电提供制造技术,吉田宪一郎则守口如瓶:“对此,我们无法提供进一步的信息。”

索尼集团CEO吉田宪一郎在管理政策简报会上

日本工业新闻记者的消息来源不是别处,乃是主动放出风来的日本经产省。根据多名日本知情分析师的爆料,索尼和台积电合作建厂事宜,对外的口风要严格按照经产省内部要求的“新闻纪律”,进行稳步有序的消息管控,尽管路透社等多家外媒猜测此事最终成形的概率很小,但却有很强的风向标意义。

为此风向标做铺垫的,就是过去一年来以来索尼公司半导体部门和台积电联动的一系列动作。平心而论,受到语言的巴别塔的阻隔,日本半导体很多分析机构没有进入到英语世界中,或许无意识地成为了半开放的信息孤岛,而台湾岛内的资讯很多时候成为向外界释放微妙信息的单通道。

在此仅举一例。年年底,中国台湾地区两家CIS封测公司胜丽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同欣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股权转换,股份转换完成后将由同欣电继续上市,胜丽于股份转换完成后将退市,本股份转换案之换股比例为胜丽股东按所持有普通股每1股换发同欣

电普通股1.股,胜丽将成为同欣电%持股之子公司。

同欣电子为岛内利基型多晶模块及光学元件封装的领导厂商,也是中国台湾地区最大规模的陶瓷电路板制造商,而胜丽为车用CMOS影像传感器封装测试领导厂商,产品近八成应用于车用电子。须知,前者完成股份转换之后,是索尼的主要盟友之一,这一动向,不得不让人产生联想,即索尼以中国台湾为跳板,低调布局CIS封测产业链。

几乎在同一时间(去年6月底),台积电在在新竹科技园和竹南科学园区(苗栗县竹南镇)开设了新的CIS封测厂,投资金额为亿日元,优先服务索尼高端CIS;和台积电此行动相配套的是主打CIS彩色滤光膜制造和封装的采钰科技,该公司在桃园市龙潭科学园区也宣布了新建工厂的计划,预计到年底完成。

索尼CIS在周边和外围区域下的组合拳布局还包括从去年夏天开始,该企业要求台积电设立专门的生产线——台积电以6.6亿新台币(约合24亿日元)的价格收购了紧邻南科Fab14工厂的古登精密工业的南科工厂,将南科Fab14A厂和Fab14B厂的公共区域进行了拆分,其中B厂将是专供索尼使用的,采用28纳米工艺生产,A厂虽然不专供索尼,但也涉及到了40纳米制程的产品,原本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开始量产,月产两万片。

由此可见,今年三月份的台积电北上赴日设立试点性的研究所,未必像西方媒体分析的那样,完全是由于拜登新政拉拢三星与台积电的压迫感,也并非是临时起意的公关行为,是有草蛇灰线可觅的。

然而让外界颇感诧异的是,索尼与台积电的“缱绻”最终没有迎来华丽的结局,双方的合作一直磕磕碰碰,最终不欢而散,台媒上个月月初表示,台积电已经中止向索尼的28nm订单供货,A厂的40nm合同,索尼转向了自产(in-house),放弃了外包。部分原因很有可能是华为禁令,让索尼失去了一个大客户,风险预判出现严重误差,以致于28nm芯片产能纷纷被高通、博通、联发科抢走。不过,台积电在南京旋踵宣布扩产28nm产能的新闻,让外界判断华为禁令并未对全球28nm的需求产生足够有杀伤力的影响,反而商机满满。

那么,本以为索尼最终放下高傲身段,将部分CIS芯片产能外包,却最终还是回归了自产的传统,个中缘由留下了巨大的猜测空间。

抛开一系列因素导致了索尼和台积电在CIS进展很不顺利不谈,双方还在另外一个领域保持着相当紧密的间接关系——PlayStation5。

PlayStation,另一条战线

自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索尼公司的拳头产品,娱乐板块的核心竞争力PlayStation5和汽车芯片一样,成为缺货的重灾区,不得不在上一个财年把出货量砍掉万台,降至1万台。PS5的主要CPU芯片由AMD设计研发,索尼将其配备定制为八核的AMDZen2CPU。索尼公司负责PS发售的主管JimRyan曾表示,和PS4不同,PS5把单价提得很高,并不特别追求成交量。不过去年年底以来,芯片缺货潮愈演愈烈,PS5在北美市场单价也越炒越高,据统计,游戏玩家们算下来要为PS5的Disc版本平均支付.05美元,这比建议零售价(美元)要高出59.95%。

受困芯片短缺危机,PS5的出货量被砍掉万件(

彭博社)

为了改变PS5在全球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索尼“趁热打铁”,决定在今年深化和AMD的合作,准备出PS5的改良版,新型号采用全新的6nmAMDZen2芯片设计,预计将于年量产,7nm改6nm之后,晶体管密度提升12%,并且提升每片晶圆上的芯片产能以节省成本。

在最新财季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公司CFO表示要拓展PS5的盈利空间,有关PS5的盈利蓝图则又和台积电息息相关。改进后的PS5SoC的尺寸缩减至约平方毫米,用数学建模推算,这可以将索尼每个晶圆的晶片从约个提高到约个,在晶圆产能供应紧张和全球芯片缺货的大环境下,增加切割晶片数,是索尼PS5这个财年扩大营收的主要方式之一。

目前全球还在追求先进芯片制程的代工厂已经寥寥无几,索尼与AMD、台积电直接或间接的合作有收之桑榆之感。从年度财报上我们可以看出来,索尼的两大拳头产品,隶属于娱乐板块的PS5和传感器板块的CIS一赢一亏,前者运营收入同比增%,而后者则下降了88%,如下图:

虽然业内对为何台积电在7nm制程上为AMD和索尼PS5代工良率如此之低(坊间传言只有只有50%)感到疑惑,也有资深游戏玩家认为良率是游戏厂商的营销手段,目的是刺激提早订单预定,无论如何,年PS56nm版的上市,会更深地让索尼和台积电绑定在一起,毕竟,索尼无法自产PS5芯片,只要还从AMD设计和采购SoC,那么代工厂就还是台积电,更换代工厂商的额外成本是不菲的。

PS4与PS5过去十年来的出货量历史(

Statista)

对此,知名半导体分析机构日本资深分析告诉集微网,索尼与AMD和台积电在PS领域的合作始于年,即从PS4开始,之前为索尼的PS代工芯片的是东芝。

十年半导体之痛!日本经产省的苦衷

索尼联手台积电设厂的新闻爆出来之后,日本本土业界把炮口集中对准了经产省,的确,政府部门是此事的主谋规划者。长枪短炮之下,日经国际技术组主编津田建二甚至把此事和4年的日本“先进SoC基础研究”项目(ASPLA)相类比,当时东芝与索尼联合开发了PSnm工艺“CELL处理器”,该项目的立项者就是日本经产省。最后的结果是不但亿日元的研发经费打了水漂,而且团队完全解散,没有为未来留下任何积极正面的蓄力再起的因素,经产省官员鞠躬下台后,留下的只是一地鸡毛。

诸多日本半导体业内分析师还是给了日本经产省以同情之理解,他们的共识是,自年以来的近十年的光景,日本本土并没有发展出足够的先进逻辑芯片产业生态。该日本分析师还告诉集微网,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日本本土的电子消费类产品市场萎缩,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失败让日本丧失了先进逻辑芯片所需的重要应用场景,至于合作建20nm晶圆厂,显得有些荒谬和缺乏可行性,只是经产省的一厢情愿,未必代表企业所希冀的发展方向。

这名日本分析师还指出,年左右,日本的半导体企业,诸如松下、东芝、NEC、富士通、佳能等等还能看到巅峰时期的尾巴,他们擅长制造自带系统的单机电子设备,但随着半导体全球化分工的进一步加深,产业链朝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转移的时候,日本半导体企业大多深感力不从心,或萎缩剥离资产,或变卖给国外厂商,端倪就始于年。为何这10年来日本本土发展不出有活力的Fabless和Foundry?是因为受各种本土市场客观条件和法律法规所限,日本半导体只有IDM或者轻型IDM才能活下去,很多Fabless初创企业连最基本的招工都保不住。

年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占比,日本落后于韩国(31%)、中国大陆(10%)、中国台湾地区(17%)(

SIA)

半导体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不但需要巨额的研发投入,还要有一定的试错空间,但日本企业的避险取向,不敢投入高端逻辑芯片设计研发,直到今天,瑞萨的40nm车用MCU居然在日本是几乎最先进的芯片工艺,人才跟着产业走,十年来日本芯片厂商并没有培养出年轻的工艺工程师,只能靠更需要“临床手感”的模拟芯片打天下,也就不难理解了。

结语

台积电北上赴日,先有建先进材料实验室,后有和索尼联合建厂的传闻,这和美欧纷纷拉拢的大格局相一致,而且连操作套路也是一脉相承的,即由政府(经产省)牵头,给予政策优惠。但经产省犹抱琵琶的“屏风政治”让外界无法获取台积电与日方合作框架的很多细节,日本经产省联合利益相关企业严控舆情,但在资讯密集的半导体行业,他们的心思只能以“阳谋”的形式表现出来。(校对/Serena)

3、细数那些被市场“抛弃”的手机概念股:上市至今亏损8亿元,卓翼科技股价暴跌!

集微网报道,上市至今亏损超8亿元、实控人被捕、员工违规解锁客户产品遭万元索赔,加之高层频繁变动,这便是眼下卓翼科技面临的现状。今年4月,在深圳国资委接手后,其一季度的利润仍呈亏损状态。时至5月,原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夏传武因卖出卓翼科技股票的行为涉嫌违反《证券法》有关内幕交易的规定,证监会拟决定没收其违法所得万元,并处以万元罚款,合计超过4万元。

雪上加霜的是,卓翼科技在二级市场的处境同样“艰难”。上市以来,股价也曾迎来小幅增长,不过作为小米概念股却并未持续爆发,在年达到最高点19.97元/股之后,便处于震荡下跌趋势,今年2月更是跌至仅有3.93元/股。

不同寻常的是,在股价到达最高点的年,卓翼科技同期的扣非净利润却大幅下滑%,并呈亏损状态,明显与股价走势相悖。此外,其每次业务布局都踩在市场风口,却又无一助其业绩实现明显提升,如此卓翼科技又该如何“回血”翻盘??

止不住的巨额亏损:上市至今亏损超8亿元

据了解,卓翼科技成立于4年,年3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经营模式以ODM/JDM/EMS为主,主要产品涵盖网络通讯类、消费电子类及智能硬件类等领域,包括接入设备、无线通信模块、路由器、交换机,以及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车载等产品领域。目前客户以小米为核心,并涵盖华为、三星、、欧普、诺基亚贝尔、中国移动等。

上市初期,其客户主要以华为、中兴为主,随后为小米投资的生态链公司紫米科技代工移动电源等相关电子产品,并通过与紫米“联姻”,进一步打入小米供应链。年正式成为小米代工厂,主要与小米在智能手机、移动电源、智能手环等方面展开合作。此外,其手机客户还包括OPPO、vivo、等。

对于代工厂商而言,深度绑定大客户已然成为不二之选。以ODM厂商闻泰科技、华勤技术、龙旗科技来说,主要客户都包括华为、小米、联想等,尽管受疫情影响,年全球手机市场同比下滑5.9%,但Omdia数据显示,年预计上述厂商的手机出货量将分别达1.3亿部、1.4亿部和万部,合计出货量将达到3.4亿部。

但在业绩方面,卓翼科技似乎并未受益于绑定大客户带来的“好处”,上市没几年业绩便处于过山车式的剧烈波动中,近年来更是处于持续亏损状态。可以说年是其业绩的分水岭,此前其业绩还处于稳步正向增长中,但在年后不仅营收增长大幅缩水,盈利能力也开始“断崖式”下滑,年和年亏损金额分别高达1.31亿元和5.77亿元。

具体从营收来看,年之前其营收增幅还能维持在15%以上,年还达到了75.52%的同比增幅。不过自此以后,其营收增幅便再也没有超过15%,长期徘徊在5%左右的微弱增长中,甚至在年和年间还出现了增幅下滑,下滑幅度分别为28.61%和9.05%。?

同时,其净利润表现更是差强人意,年、年、年、年和年第一季度的扣非净利润均呈亏损状态,最大亏损金额高达5.77亿元,最大降幅也超过了%。而其实现盈利的净利润绝对值也并不算高,上市以来扣非净利润为正的年份为7年,累计也只有4.17亿元。

具体来看卓翼科技的每一次亏损,自上市以来其首次出现亏损是在年,据其表示,该年是其转型升级的开局之年,计划提前布局物联网市场。而亏损主要受人工工资上涨、汇率大幅波动所致。同时,还启动了年度非公开发行项目,计划募集资金不超过8亿元人民币,用于智能制造项目、创新支持项目,以及将2.4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次年,其亏损规模有所减少,凭借万元的政府补助令其归母净利润勉强由亏转盈,不过扣非净利润仍旧为负。

在年完成7.56亿元的募资,加之收回或转回6万元的坏账准备后,其扣非净利润终于实现了.86%的同比增长,不过也只有万元的盈利。

好景不长,到了年其盈利能力又出现显著下滑,扣非净利润亏损1.31亿元,同比暴跌.82%。从费用来看,其计提了万元的大额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21%,同时存货跌价准备增加了.89万元,同比增长.14%。据其解释,系管理层波动及员工更替幅度较大,导致损耗增加及不良品上升所致。

年8月,董事长夏传武离任,并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罪于年被宁波市公安局执行逮捕。其业绩也在年迎来史上最大亏损,亏损近6亿元。据其表示,营收下降是便携式消费电子类产品收入减少所致。而近6亿元的巨额亏损则受多方因素叠加:对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4.47亿元;MedionAG就年至年的合作业务起诉公司,从谨慎性角度考虑计提预计负债.70万元;客户A就违规解锁客户的产品向公司索赔.32万元。

为此,卓翼科技对子公司卓博机器人减资1.3亿元,用来整合公司经营业务、提升资产管理效率,还对部分业务开展情况较差且未来无好转迹象的子公司进行内部优化或者关停,并逐步减少或退出研发投入大、回收期长、效益不确定的项目。换言之,“造血”不足的卓翼科技,年首要目标便是及时“回血”。

不过直至年一季度,卓翼科技仍持续亏损。

业务踩在风口:收入贡献仍显乏力

尽管业绩不给力,但纵观卓翼科技历年财报发现,其每次业务的变动都及时踩在了市场风口。

随着年4G正式商用以及智能家居开始发展,同年其也加大4G投入,并持续发力智能家居及可穿戴类产品的投入。随着“中国制造”概念提出,其年又提前布局物联网,推动智能制造系统建设。次年,又力发展3C柔性制造,并瞄准光电产业,切入量子点显示市场。事实上,其从年就开始自主研发量子点材料和半导体工艺,与客户合作生产并批量出货LED灯条。不过,随着量子点项目负责人的离职,以及考虑到持续大额投入会分散公司资源,卓翼科技年正式终止了量子点项目以盘活资产。

后来,在5G概念如火如荼之际,年其又开始前瞻布局5G、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年,布局模式进一步调整为“5G+AI+IoT”,并赶在TWS耳机爆发的时期投入了TWS耳机研发项目。

可以说,4G、5G、物联网、AI、TWS等可穿戴产品、智能家居、柔性生产、量子点技术等近年来市场上的热点,卓翼科技几乎都没落下,但哪一个都未为其带来可观的盈利点,当中量子点项目不了了之,TWS耳机目前也尚未大量出货。

回归其主营业务,作为华为、小米等品牌的手机代工厂,在经历了年手机行业的井喷式发展,又迎来5G手机换机潮等几个上涨周期后,其手机业务似乎仍表现平平。从消费电子类业务来看,尽管顺应整体上涨周期实现阶段性增长,但涨幅却极其有限。年至年,四年间该业务收入仅增长了2.27亿元,年后更是持续下滑,年还较上年减少了3.4亿元。

近日,继原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夏传武被罚超过万元,其监事会主席胡爱武又辞去所有职务。此外,其于不久前挂牌出售子公司天津卓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也是为了盘活资产、回笼资金。整体来看,对于卓翼科技而言,在寻找到可增长业务之前,如何解决数亿元的巨额亏损才是其当务之急。

(校对/Jack)

4、台厂移工疫情难防陆厂会是封测转单的承接者吗?

图片来源:GettyImages

反扑中的新冠疫情,再次向全球半导体产业,露出了獠牙。这一次,承担晶圆制造、IC封测重任的中国台湾地区,正在成为风暴的中心。

本月1日,全球第一大专业IC测试代工商京元电子发布公告,证实2名外籍移工确诊新冠。随后几日,京元电子确诊人数与日攀升,并于5、6日全面停工,多位外籍移工被要求全数休假。

与此同时,同处苗栗竹南电子厂群的另一封测厂超丰电子以及网通大厂智邦科技竹南厂均受到波及,截至发稿确诊病例分别达到11人、10人。加上京元电,6号三家工厂合计新增75例确诊案例中,有64例为外籍移工。

另据半导体设备厂京鼎7日发布公告称,因公司竹南厂六名外籍员工确诊新冠肺炎,自今日起产线全面停工2天,预计6月产量减少2-3%。

更大的危机还在酝酿。位在竹南的电子厂,多半母公司都在竹科,后者为台积电等大厂总部云集所在,两地仅相距20分钟车程。更令人紧张的是,大多厂区均聘有外籍移工,甚至有与京元电子确诊移工来自同一家中介。

外籍移工、外籍移工……这个让中国台湾半导体产业坐享多年的廉价劳动力“红利”,正在扼住其命运的喉咙。以此为节点,半导体产业大陆转移,会再次按下加速键吗?

台厂优选外籍移工背后:成本管控+本地劳动力缺乏?

众所周知,半导体是典型的人员密集型行业,其中位于一线生产的员工比重最大。根据集微网此前整理的20家中国芯上市公司公开信息,截至去年年底,中国芯上市公司员工总数为37.07万人,其中生产人员19.1万人,占比51.52%。

各环节中,封测环节人员密集度最高,在家上市公司中,有10家公司员工人数超过1万人,其中国内封测龙头长电科技以23,的员工人数居首,另外两大封测厂华天科技、通富微电也位居第四和第九,前十名封测行业占据三席。

与此同时,在摩尔定律逐渐走向瓶颈、8英寸供应严重短缺的当下,成熟制程性价比凸显,让众多在先进制程上“拍马犹不能及”的二线厂商,拥有了与顶流们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机会,企业成本管控能力,也因此成为其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研发人员、设备、产线均是企业核心技术实力的体现,也是众多大厂持续扩大资本开支的投向所在,在此基础处上,一线生产人员,成为了“降本”首先“开刀”所在,这也是大多来自于东南亚的外籍移工,正在成为优先选择的重要原因。

PopulationPyramid.net统计数据显示,东南亚人口结构年轻,年菲律宾、越南、印尼0-14岁潜在劳动力比重均在为25%左右,人口年龄中位数均在30岁左右,中位数远小于中国、日本和美国。

同时,东南亚国家劳动力每周工时和中国相当,而最低劳动力成本为中国的35%-80%。此外根据Haver数据,东南亚地区基础教育普及率已经提升。综上所述,东南亚劳动力有极高的性价比。

而相较于其他地区同行业竞争对手们,中国台湾半导体产业更多采用外籍移工的选择上,更叠加了当下社会状态下的一种无奈。

据当地媒体报道,由于本地劳工不足,且年轻一代不愿做四班二轮的工作,缺工问题严重,因此许多电子业均引进移工,相较工地多为泰国移工,科学园区及制造业大多为菲律宾籍移工。

有业内人士指出,菲律宾籍移工教育程度普遍较高,许多拥有专科或大学以上学历,文化素养高,沟通上没有太大问题,加上生性乐天,大部分厂商均倾向采用菲籍移工。

据新竹科学园区管理局统计,辖下竹科、竹南园区、龙潭园区、新竹生医园区、铜锣园区与宜兰园区从业人员共有16万余人,其中外籍移工约有1万多人。包括世界先进与环球晶圆等多家半导体厂都有采用移工。

然而,隐患也由此而生。

“红利”侧面隐忧浮现疫情下移工管理成难点

《天下》杂志去年6月层探访一间上市电子代工大厂厂区外的移工宿舍,一间面积约6、7平方米的房间内可入住8-10名移工,床与床之间的狭小走道,下班的移工摆了一小张桌子,就变成饭桌。房外卫浴设备、洗衣晒衣设施所有人共用。

虽然因早晚班之分,十多名移工并不会同时在宿舍内。然而,新冠病毒在室内会随空气传染,只要早班有一人确诊,及时其离开宿舍去工作,从他口中飘出的病毒气胶,仍会让同一宿舍休息中的晚班移工们,暴露在染疫风险当中。

并非所有大厂移工的生存环境均如此恶劣,位于本次暴风中心的京元电属于科学园区上市公司,由大型中介公司管理的宿舍条件较佳,一间人数可控制在5人以下。但生活空间存在的问题,仅仅是隐患的第一个层级。

事实上,从疫情爆发至今,各大厂商均已在外籍移工管理上绷紧了神经。在此次疫情爆发初期,大众曾对京元电据称未实行分流上班,多加质疑,公司总经理刘安炫在面对媒体采访时曾无奈表示,公司生产线目前实行的“四班二轮”就是一种分流。

据旺宏电子总经理卢志远介绍,以旺宏的12英寸晶圆厂为例,目前都是24小时运作,“四班二轮”也就是一天两组人轮班,一组值班12小时,连续三天,再换另外全新的一组人上线。也就是说,平日就已是防疫水准的AB班作业。

“也就是如果我们有1个工人,同时在场只有个人,自然就分流。我们再分区,不同工作区的不交流,厕所、用餐处分开,医院作的还彻底。”且厂区产线上员工都带两层口罩,外层是洁淨室内规定的无尘口罩,内层则是医疗口罩。

那么,是什么让外籍移工成为此次产业链疫情的爆发点?京元电事件证实,厂内防疫再严格,仍有盲点,移工下班后的居所,才是难以防范的漏洞。

此前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移工住宿环境属于群聚型,并且毕竟为离乡背井、孤身在外打拚,在同乡情谊连结下,自成一个生活群体,下班后宿舍内或外部同乡聚会群聚,创造了病毒传播的温床,加上仍有文化差异等因素,给管理带来了挑战。

京元电总经理刘安炫在上述采访也提到,因国外客户每年都会委託世界人权相关协会来进行评比,需要遵守电子电机产业行为准则(EICC),不能对移工限制宵禁、不能扣留护照、加班不能超时等等,如果违反人权,评比过低,就会失去订单。总之,移工管得宽松不行,管得太严也会惹麻烦,考验公司的拿捏尺度。

谁将承接更多的“转单”?陆厂或成保底选项

疫情持续扩大下,谁来承接京元电被迫转移的订单,成为了业内又一关心要点。据机构测算,作为全球最大专业IC测试代工厂,京元电在全球半导体专业逻辑测试领域占据16%的市场份额,仅次于日月光的32%的市场份额。

根据京元电7日最新公告,公司停工二日及外籍移工被要求全数休假,导致降载复工下,将对6月营收影响30%-35%,同时坦承部分客户订单有转移。

另据今日早些时候报道,已有部分IC设计厂据称已将订单转至日月光投控旗下的日月光及硅品,以及其他封测厂南茂、欣铨和硅格,不过因这些封测厂产能吃紧,加上机台必须获新片厂认证,相关零配件也不一定马上能备齐,预计能承接的数量有限。

封测产能吃紧、认证时长只是一方面。据了解,高铁从苗栗直达竹科、南科,有分析指出,疫情未来是否会进一步蔓延到其他地区科技厂,甚至走到最悲观的那一步:“大规模关厂、封城”,届时,更多的“转单”又将由谁承接?

国金证券6日报告指出,中国台湾地区雇佣的大量外籍员工在新竹、苗栗等地区流动性较大,使该地区半导体产业集群受影响风险较高。未来若疫情持续影响全球封测市场份额最高的中国台湾地区产能,将造成下游包括MCU、驱动IC在内的产品更为严重的缺货。

在此基础上,大陆封测企业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和华天科技将受益于转单效应,特别是国际客户覆盖范围最广的长电科技将受益明显。

与此同时,马来西亚作为正在兴起的IC封测重镇,封测产值约占全球8%,在全球半导体封测环节占据重要地位。受此轮南亚/东南亚新冠疫情复发波及,国内新冠确认人数仍在持续爬升,当地政府宣布6月1日至6月14日为全面封锁期。

中金公司7日报告认为,若出于抗击疫情目的封测工厂采取部分停工、轮流上班等措施后,马来西亚封测产能利用率大概率发生下滑。同时,全面封锁造成物流运输方面的不便利也将对马来西亚封测工厂造成较大冲击。

此次中国台湾、马来西亚等地区疫情复发对全球半导体封测产能造成较大冲击后将进一步加剧全球芯片供货紧张状态。中国大陆是全球疫情控制较好的地区之一,同时具有大量优质半导体封测厂商。海外疫情的反复有望加速封测订单向中国大陆转移。(校对/Jimmy)

5、每日精选

巴西消费者告赢苹果公司;比特币或成萨尔瓦多法定货币

集微网6月7日消息,日前,巴西一位消费者起诉了苹果公司,起诉理由是苹果没有为iPhone12系列手机配备原装充电器。近期,巴西当地法院对此做出判决,要求苹果在10天内,将一个免费的充电器送到原告手上,否则,苹果将需要支付每天巴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元的罚款。最高处罚额为0雷亚尔,约人民币。建议国内消费者也就充电器问题告苹果,先不论成功与否,至少能够给其他手机厂商敲响警钟,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事情莫为。

图片来源:微博

萨尔瓦多总统纳伊布·布克莱在活动中称本周将向国会提交法案,使比特币成为该国法定货币之一,如果法案通过,其将成首个将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的国家。另外,该国将利用比特币技术建设现代金融基础设施。以比特币目前的条件,还没有实力成为法定货币,如果某些国家强行将其认定为法定货币,将对现有金融体系产生不利影响。

图片来源:微博

阿里巴巴此前申请的“双11”商标(国际分类41类教育娱乐),于近日的终审判决中被驳回。原因是诉争商标由文字“双11”构成,整体易被理解为“十一月十一日”,在实际使用中相关公众易将其识别为用于表示某一特定日期。像双11、等,已经成为了电商行业、消费者狂欢的节日,它不再属于特定平台,所以法院驳回阿里巴巴关于“双11”的商标申请很正常。

图片来源:百度

近日,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与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公布。判决书显示,原告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诉称,被告腾讯公司擅自使用原告管理的涉案歌曲《九妹》、《葫芦娃》等,严重侵犯了原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最终判决结果为,腾讯赔偿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经济损失元及维权合理费用元,共计元。腾讯使用葫芦娃等音乐被罚的金额虽小,但是从侧面可以看出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正在加大。

图片来源:腾讯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jj/94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