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津巴布韦 >> 津巴布韦经济 >> 正文 >> 正文

津巴布韦的国家概况介绍

来源:津巴布韦 时间:2021/7/24

津巴布韦共和国(TheRepublicofZimbabwe),原称罗得西亚(年前),简称津巴布韦,是非洲东南部内陆国,东邻莫桑比克,南接南非,西和西北与博茨瓦纳、赞比亚毗邻,国土面积约39万平方公里。官方语言是英语、绍纳语和恩德贝莱语。首都是哈拉雷。

津巴布韦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均气温22℃;10月温度最高,平均32℃;7月温度最低,平均13~17℃。

津巴布韦的自然资源丰富,有煤、铬、铁、铂金、金、钻石等。煤蕴藏量约亿吨。铁蕴藏量约2.5亿吨。铬和石棉的储量均很大。工业用林面积11.5万公顷。

津巴布韦曾经经历了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但从年用美元和南非兰特替代本国货币后,通货膨胀开始逐渐趋于稳定。

津巴布韦在年4月18日独立,是非洲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制造业、农业、矿业为经济三大支柱,津巴布韦以出产优质鳄鱼皮而闻名,有“鳄鱼之乡”的誉称。该国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

津巴布韦共和国(TheRepublicofZimbabwe)。

39万平方公里。

万。主要有绍纳族(占84.5%)和恩德贝莱族(占14.9%)。

津巴布韦官方语言为英语、绍纳语和恩德贝莱语。

58%的居民信奉基督教,40%信奉原始宗教,1%信奉伊斯兰教。

自年2月起废除本国货币津巴布韦元,改为流通美元、南非兰特、欧元等9种货币。年11月发行债券货币,仅在津国内流通,面额与美元等值。年2月将债券货币同电子货币整合为“准津元”(RTGSDollar),采取浮动汇率;6月宣布“准津元”为津唯一法定货币。

哈拉雷(Harare),人口万。9~11月平均气温为16~32℃,4~8月平均气温为7~21℃。

总统埃默森·姆南加古瓦(EmmersonMnangagwa),年11月24日就任,年8月当选连任。

独立日:4月18日;英雄节:8月11日;建军节:8月12日;团结日:12月22日。

津巴布韦位于非洲东南部内陆国。东邻莫桑比克,南接南非,西和西北与博茨瓦纳、赞比亚毗邻。

津巴布韦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均气温22℃;10月温度最高,平均32℃;7月温度最低,平均13~17℃。

公元年前后开始,津巴布韦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3世纪,卡伦加人建立莫诺莫塔帕王国,15世纪初王国达到鼎盛时期。年沦为英国南非公司殖民地,年被命名为南罗得西亚。年英国政府接管该地,给予“自治领”地位。年,英国将南罗得西亚、北罗得西亚(今赞比亚)和尼亚萨兰(今马拉维)合组为“中非联邦”。年底“联邦”解体。年,南罗得西亚白人右翼势力组成以伊恩·史密斯为首的政府,并于年11月宣布独立。20世纪60年代,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简称人盟)和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简称民盟)先后成立,进行反对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武装斗争。年,津巴布韦各派在英国主持下召开伦敦制宪会议。年2月底举行议会选举,穆加贝领导的民盟获胜。同年4月18日独立,定国名为津巴布韦共和国(具体可查看世界历史网《津巴布韦历史发展简介》的相关介绍)。

津巴布韦独立后,政局曾长期稳定。年至年,津巴布韦政府实施“快速土改计划”,征收白人土地,用于安置无地或少地的黑人农民,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经济下滑,陷入政、经危机,朝野尖锐对立。西方国家对津实施经济制裁,对津巴布韦高官实行禁止入境等一系列“精确制裁”,支持反对党,要求穆加贝总统下台。

年3月29日,津巴布韦举行总统、议会和地方政府“三合一”选举。在议会众议院选举中,民盟首次输给民革运茨万吉拉伊派,失去多数席位,在总统选举中,民革运茨万吉拉伊派候选人茨万吉拉伊得票47.9%,民盟候选人穆加贝得票43.2%。选举结果未及时公布并因此引发争议。由于二人票数均未过半,年6月27日津举行第二轮总统选举,茨万吉拉伊在选前退出,穆加贝以85.5%的得票率当选,但反对党和西方国家对此不予承认。9月15日,在南非总统姆贝基的调解下,津民盟、民革运茨万吉拉伊派和民革运穆坦巴拉派签署组建联合政府的《全面政治协议》。年2月13日,津联合政府成立。穆加贝继续担任总统,茨万吉拉伊任总理,民革运穆派总裁穆坦巴拉、茨派副总裁库佩任副总理。津联合政府成立后运转正常,国内局势基本稳定。年7月31日,津举行总统、议会和地方政府“三合一”选举。穆加贝以61%的得票率击败茨万吉拉伊(得票率约为34%),当选津新一届总统,穆领导的民盟获得众议院2/3以上议席。8月22日,穆加贝总统宣誓就职。年11月,津巴布韦政局发生突变,穆加贝在各方压力下辞去总统职务,姆南加古瓦就任总统。年7月30日,津巴布韦举行总统、议会和地方政府“三合一”选举,姆南加古瓦以50.8%得票率当选总统。8月26日,姆南加古瓦总统宣誓就职。民盟获得众议院2/3以上议席。年、年民盟两次全国代表大会推举和确认姆南加古瓦为年总统选举民盟唯一候选人。

津巴布韦首部宪法于年12月在英国主持下由津巴布韦各主要党派在伦敦兰开斯特大厦举行的制宪会议上制订,独立时开始生效,后经数次修改。宪法规定津实行总统内阁制。年,国民议会通过第17号宪法修正案,增设参议院,规定津议会实行两院制。年,津巴布韦议会通过第18号宪法修正案,规定总统任期由6年改为5年,与议员任期相同;总统、议会和地方政府选举同时举行,并对议会议席数量和产生方式进行调整。根据年9月15日津两党三方签订的分权协议,津议会于年2月通过了第19号宪法修正案,确立联合政府的框架结构,并将在津联合政府成立两年内完成制定新宪法。年3月,津巴布韦新宪法草案顺利通过全民公投,并于5月经穆加贝总统签署生效。新宪法对总统权力予以限制,规定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十年后生效),总统作出解散议会等重大决定须经议会三分之二多数通过等。

津巴布韦本届议会于年7月选举产生,9月3日就职。众议院有个议席,其中民盟占席,民革运联盟占88席,民革运茨派占1席,爱国先锋党占1席,独立议员1席。众议长雅各布·穆登达(民盟),年9月就任,年9月连任。参议院共有80个议席,民盟占34席,民革运联盟占25席,民革运茨派占1席,酋长18席,残疾人代表2席。参议长迈布尔·奇诺莫娜(民盟,女),年9月就任。

津巴布韦实行总统内阁制,内阁成员由总统任命。年9月组成新一届内阁,目前主要成员如下:总统埃默森·姆南加古瓦(EmmersonMnangagwa),副总统康斯坦丁诺·奇温加(ConstantinoChiwenga),财政和经济发展部长穆苏利·恩库贝(MthuliNcube),国防和老兵部长奥帕·穆欣古里(OppahMuchinguri),地方政府部长朱利·莫约(JulyMoyo),外交和国际贸易部长弗雷德里克·沙瓦(FrederickShava),公共服务、劳工和社会福利部长保罗·马维马(PaulMavima),工商部长塞克赛·恩曾扎(SekesaiNzenza),内政和文化遗产部长卡赞贝·卡赞贝(KazembeKazembe),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部长阿蒙·穆尔维拉(AmonMurwira),基础教育部长凯恩·马泰马(CainMathema),土地、农业、水资源、文化和农村重新安置部长安克希斯·马苏卡(AnxiousMasuka),矿业部长温斯顿·奇坦杜(WinstonChitando),能源和电力开发部长苏达·泽木(SodaZhemu),交通和基础设施发展部长菲利克斯·姆霍纳(FelixMhona),新闻、宣传和广播服务部长莫妮卡·穆茨万古瓦(MonicaMutsvangwa),信息通讯和邮政部长詹凡·穆斯韦雷(JenfanMuswere),环境、旅游和接待行业部长曼加利索·恩德洛武(MangalisoNdlovu),青年、体育、艺术和娱乐部长柯丝蒂·考文垂(KirstyCoventry),卫生和儿童福利部长康斯坦丁诺·奇温加ConstantinoChiwenga)(兼),司法和议会事务部长齐扬比·齐扬比(ZiyambiZiyambi),妇女事务、社区和中小企业发展部长西滕比索·尼奥尼(SithembisoNyoni),国家住房和社会福利设施部长丹尼尔·加尔韦(DanielGarwe),国家安全部长欧文·恩库贝(OwenNcube)。

年2月津巴布韦全国行政区划调整,由8个省增加到10个省,各省的名称分别为:马尼卡兰(Manicaland)、东马绍纳兰(MashonalandEast)、中马绍纳兰(MashonalandCentral)、西马绍纳兰(MashonalandWest)、马旬戈(Masvingo)、北马塔贝莱兰(MatabelelandNorth)、南马塔贝莱兰(MatabelelandSouth)、中部(Midlands)、哈拉雷(Harare)和布拉瓦约(Bulawaya)。

津巴布韦全国司法首脑为首席大法官,也是宪法法院和最高法院的首脑,由总统任命。现任首席大法官戈弗雷·奇迪奥西库(GodfreyChidyausiku),年8月就职。司法系统由以下法院组成:宪法法院、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劳工法院、行政法院、地方法院、习惯法法院等。总检控官约翰内斯·托马纳(JohannesTomana)。

津巴布韦实行多党制。主要政党有:

(1)、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ZimbabweAfricanNationalUnion-PatrioticFront):简称民盟,津巴布韦独立以来执政至今。年8月8日成立,年与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合并,仍称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约有万党员。党的宗旨是“建立和保持一个依据我们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实际的社会主义社会,并为实现经济独立、繁荣和平均分配国家财富创造条件”。年12月,民盟举行全国代表大会,姆南加古瓦出任党主席兼第一书记。同月,奇温加、莫哈迪出任副主席兼第二书记。

(2)、争取民主变革运动(MovementforDemocraticChange):简称民革运,最大反对党。约有万党员。年9月在哈拉雷成立,得到大部分城镇居民和一些白人的支持。年以来,其候选人先后当选马旬戈、布拉瓦约、哈拉雷等市市长。在年3月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其候选人获得42%的选票。年下半年,民革运在是否参加参议院选举问题上陷入内部纷争,并于年初分裂为“参选派”和“抵制派”。两派均自称民革运正统,分别选举各自的组织机构。“抵制派”主席为摩根·茨万吉拉伊(MorganTsvangirai)。“参选派”主席原为亚瑟·穆坦巴拉(ArthurMutambara)。年1月,该派举行全国代表大会,选举该党原秘书长、联合政府工商部部长纽比为新主席。此后,“穆派”改称为“钮派”。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民革运茨派举行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茨万吉拉伊连任党主席。年2月,茨万吉拉伊去世,茨派原副主席查米萨联合穆祖瑞等党内大佬,完成党内力量整合。同年3月,查米萨被任命为茨派主席。但另一名茨派原副主席库佩不承认查米萨领导地位,并继续使用茨派党徽。年7月大选前,查米萨领导茨派联合钮派等其他6个小党,组成民革运联盟并成为该联盟总统候选人。在总统选举中,查米萨以44.3%的得票率位居第二。年1月民革运举行特别党代表大会,道格拉斯·姆旺祖拉(DouglasMwonzora)当选新任总裁。

埃默森·姆南加古瓦:总统、民盟主席兼第一书记。年9月生。早年参加津民族独立斗争。年津独立后,历任国家安全部长,司法、法律和议会事务部长,代理财政部长,众议长,农村住房与社会和谐部长,国防部长,司法部长等职。年12月起任副总统兼司法部长、民盟副主席兼第二书记。年10月至11月,先后被解除司法部长、副总统、民盟副总统兼第二书记职务,并被开除党籍。津政局突变后,于11月19日恢复民盟副主席兼第二书记职务。24日,接任总统。12月,出任党主席兼第一书记并成为年大选民盟总统候选人。

康斯坦丁诺·奇温加:副总统、民盟副主席兼第二书记。年7月生。年加入民盟。曾在赞比亚和坦桑尼亚接受军事训练。年,任民盟最高军事指挥部副政委。年起历任津陆军旅长、陆军司令部后勤局局长、陆军参谋长、陆军司令。年出任国防军司令,晋升上将。年12月卸任国防军司令并退出现役,出任副总统兼国防与老兵部长、民盟副主席兼第二书记。年9月连任副总统。

津巴布韦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正常年景粮食自给有余,曾为世界第三大烟草出口国。年以来,因实施“快速土改计划”受到西方制裁,经济大幅缩水。外汇、燃油和生活必需品短缺,通货膨胀率激增,大量人口涌入邻国。年3月后,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至当年年底经济基本崩溃,财政、金融和税收等关键部门基本停止运转,水电、通讯、医疗、教育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几近瘫痪。年2月,联合政府成立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年以来,经济困难加剧,流动性严重短缺。年12月,姆南加古瓦政府成立后,努力建设“经济新秩序”,但仍面临诸多困难。年以来,受风灾和旱灾影响,经济陷入萎缩。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贸易、旅游、投资降幅较大。

津巴布韦自然资源丰富,有煤、铬、铁、铂金、金、钻石等。煤蕴藏量约亿吨。铁蕴藏量约2.5亿吨。铬和石棉的储量均很大。工业用林面积11.5万公顷。

津巴布韦工业门类主要有金属和金属加工、食品加工、石油化工、饮料和卷烟、纺织服装、造纸和印刷等。工业从业人口约占总劳力的15%,矿业从业人口约占4.5%。津新政府成立后,召开矿业投资大会,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将矿业和制造业列入优先发展领域,建立黄金加工中心,出台钻石开采措施,增加矿产品出口附加值。

津巴布韦主要生产玉米、烟草、棉花、花卉等,畜牧业以养牛为主。耕地面积万公顷,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7%。受干旱影响,年和年粮食作物出现大面积歉收。年农业虽获得丰收,但缺粮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年谷物产量估计下降24%左右,但烟草产量创近年来新高。年受飓风“伊代”和旱灾影响,农业产值下降8%。年降水增加,农业生产面临有利条件,粮食紧张有望在一定程度缓解。

津巴布韦劳动力总数中有4.5%从事旅游业,另有4%从事与此相关行业。全国有70多家星级旅馆。最著名的风景点为维多利亚瀑布,还有26个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年8月,津巴布韦与赞比亚联合举办第20届联合国旅游组织大会。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萎缩严重。

津巴布韦以铁路、公路和航空为主,海运主要通过南非的德班港(距哈拉雷公里)和莫桑比克的贝拉港(距哈拉雷公里)。铁路通往南非、莫桑比克、赞比亚和博茨瓦纳。

铁路:总长4公里,其中哈拉雷至达布卡(DABUKA)的公里为电气化铁路。/年度客运量万人次,货运量万吨。

公路:总长8.5万公里,其中1.9万公里为国家级公路,1.5万公里为沥青路面。

空运:津巴布韦航空公司曾经营多条国际及国内航线。有3个国际机场,分别为哈拉雷、布拉瓦约和维多利亚瀑布机场。

津巴布韦主要出口烟草、黄金、铁合金,主要进口机械、工业制成品和化工产品。约与27个国家或地区有贸易关系。年出口额约为42亿美元,进口额约为46.5亿美元。(资料来源:伦敦经济季评)

年起,国际金融机构和西方主要国家停止向津提供除粮援等人道主义援助外的其他援助。年3月津发生选举争议及8月爆发霍乱疫情后,国际社会加大了对津人道援助。年11月,欧盟解除对津发展援助限制。年12月津新政府成立后,欧盟先后承诺向津提供两笔共万美元援助。

近年来,由于工资上涨幅度远低于通货膨胀率,导致实际工资下降。医院个,诊所个,病床2.1万张,医护人员与病人比例约1:。艾滋病问题严重,感染率为14%。

津巴布韦国防军于年建立,是由原民盟、人盟游击队和白人政权军队整编而成。实行志愿兵役制。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是国防委员会。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津国防军下设陆军和空军两个军种。总兵力4万人,其中陆军3.5万人,空军人。现国防军司令菲利普·西班达(PhilipSibanda)上将,陆军司令埃德扎·齐蒙约(EdzaiChimonyo)中将,空军司令埃尔森·莫约(ElsonMoyo)中将。

津巴布韦实行中小学低收费普及教育。现有小学所,中学所,高等学校13所。~年,小学入学率年平均80%。成人识字率为89%,其中男性为93%,女性为85%。津巴布韦大学是津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始建于年。

《先驱报》为津巴布韦最大日报,发行量16.5万份。该报主要反映政府观点,政府拥有该报50%的股份。其他主要报纸有《星期日邮报》、《新闻日报》、《每日新闻报》《记事报》、《金融公报》、《津巴布韦独立报》等。

津巴布韦全非通讯社(ZIANA):成立于年10月。为津官方通讯社。

津巴布韦广播公司(ZBC):年成立,为政府所有。分电台和电视台两部分。电台有4个台,即英语台、非洲台、音乐台和教育台,分别以英语、绍纳语和恩德贝莱语播出;电视台建于年。

津巴布韦奉行不结盟政策。推行睦邻友好方针,以发展同非洲国家特别是南部非洲国家关系为外交重点。大力推行“东向”政策,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的关系。在“民主、人权”等问题上与西方国家存在严重分歧。与西方国家关系紧张,受到英国、美国及欧盟等制裁,但津巴布韦新政府成立后双方关系有所缓和。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是不结盟运动、77国集团、非洲联盟、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成员国。同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美国曾为津巴布韦的主要援助国之一。年以来,两国关系恶化。年8月,美国会参议院通过《津巴布韦民主和经济恢复法案》,其中包含多条制裁津的内容,津巴布韦政府对此予以批评。年以来,美国对津巴布韦领导人实行禁止入境等制裁。年1月,美将津列为全球6个“暴政前哨国家”之一。年3月津大选后,美不承认选举结果,要求穆加贝总统下台。年7月,美与英国一道强行推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制裁津决议草案,有关决议草案最终被否决。年2月,津巴布韦联合政府成立后,美国对津巴布韦政策有所缓和,加大了对津人道援助。年以来,美国务院负责非洲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布里吉提、前驻联合国代表安德鲁·杨先后访津,美并放松对津制裁,但未邀请穆加贝总统出席于年8月举行的美非峰会。年1月奥巴马总统发表公告,决定将对津制裁再延长一年。津新政府上台后,美恢复对津高层接触。年和年,特朗普总统两次决定将对津巴布韦制裁再延长一年。年6月,姆南加古瓦总统赴莫桑比克出席美非商业峰会。10月,美国增加津受制裁对象,津外长莫约发表声明警告美方勿干涉津内政。年9月,美助理国务卿纳吉同津外长莫约通电话。年3月,拜登总统决定对津巴布韦制裁延长一年。

津英关系曾十分密切。英国是津巴布韦主要贸易伙伴,并在津巴布韦有大量投资。年,由于津巴布韦政府推行快速土改触动英国利益,两国关系恶化。年津巴布韦大选后,英国指责民盟政府舞弊,对津巴布韦实行禁止高官入境、冻结其海外财产、禁售军火等制裁并一再延长、扩大。年12月,英联邦首脑会议在英推动下决定继续中止津成员国资格,津随即退出英联邦。年3月津大选后,英公开要求穆加贝总统下台,并与美联手强行推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制裁津决议草案。津巴布韦新政府成立后,英国对津巴布韦政策有所缓和。年以来,欧盟大幅减轻对津巴布韦制裁,英国对津巴布韦制裁与欧盟保持一致。姆南加古瓦就任总统后,英方先后派出3位首相特使访津,推动英津关系正常化。年7月,津巴布韦外长莫约访英。英国脱欧后,仍维持对津巴布韦制裁。

年1月,姆南加古瓦总统访问俄罗斯、白俄罗斯、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10月,姆南加古瓦总统再次赴俄,出席首届俄非峰会。8月,姆南加古瓦总统赴日本出席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TICAD)横滨峰会。

津巴布韦重视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地区政治事务和经济合作;与莫桑比克签有友好条约和防务协定;与安哥拉、纳米比亚和刚果(金)关系密切,签有共同防务协定;与南非、赞比亚和马拉维等周边国家保持睦邻关系,重视与南非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年8月,第39届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峰会决定将10月25日设定为“反制裁日”,呼吁解除对津制裁。南共体国家已连续两年在“反制裁日”呼吁尽早解除对津制裁。

本文发布于世界历史网的文章,如有转载,请注明原文摘自于世界历史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jj/9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