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的本土化政策及其
对中国投资的影响
吴传华
内容提要本土化是津巴布韦穆加贝政府于年提出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其本意在于消除殖民主义影响,纠正殖民统治造成的历史不公正,将国家资源和经济主权掌握在本国手中。该政策的核心是外资企业必须将51%以上的股份转让或者预留给津巴布韦本地人,并为此制定通过了《本土化与经济授权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本土化法案在备受争议和诟病中走过了10年历程,批评者认为该政策会严重影响外国投资者的积极性,对津巴布韦开放市场、发展经济是极大的阻碍。津巴布韦的本土化法案并非专门针对中国投资者,但在实践层面不可避免地对中国投资产生了影响,其中矿业领域的中资企业受影响最为直接和明显。未来中津产能合作也绕不开本土化问题。
关键词产能合作津巴布韦本土化经济授权中国投资
作者简介吴传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北京)。
近年来,中国与津巴布韦经济合作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津巴布韦主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1万多名中国公民在津巴布韦工作和生活;截至年底,中国在津巴布韦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为18亿美元,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津巴布韦外国投资的主要来源地。因此,在当下中国积极推进中非产能合作的情势下,津巴布韦的经济政策取向对中津双边投资合作具有重要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津巴布韦于年9月推出的外资企业本土化法案(即《本土化与经济授权法》)在备受争议中走过磕磕绊绊的10年发展历程,政策落实力度时紧时松,其发展态势值得白癜风治疗费用高吗最好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ly/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