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津巴布韦 >> 津巴布韦美景 >> 正文 >> 正文

津巴布韦是如何从经济强国走向衰弱的

来源:津巴布韦 时间:2018/9/6

任何一个国家的贫弱都是由内忧和外患两方面综合作用的恶果。津巴布韦也不例外。

年津巴布韦成立之初,曾是一颗经济发展堪比“发达国家”的新星:

彼时的津巴币对英镑1:1,对美元1:1.5。

而年时的津巴布韦通胀达到顶峰,官方数字公布的年6月份的通货膨胀率超过11,,%;到年12月,津政府发行了兆面额的新钞,但实际价值仅有25美元……

是什么致使这颗新星坠落?

津巴布韦曾有哪些发展优势?

津巴布韦在非洲南部,与南非相邻,是一个纯内陆国家。

这里矿产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津巴布韦也出产优质鳄鱼皮,被称为“鳄鱼之乡”。

年,津巴布韦沦为英国南非公司殖民地,后被更名为南罗德西亚。

这期间,英国人对津巴布韦的规划是:发展金融业。与此同时,随着白人移民的迁入,他们掌握了津巴布韦大量肥沃的土地,发展自己的农庄,将津巴布韦的农业生产也发展了起来。

年津巴布韦独立时,是非洲最富裕的国家,也是非洲识字率最高的国家。彼时的津巴布韦被誉为“非洲面包篮”,来自这里的粮食养活了非洲的饥民。有几年大旱,津巴布韦依然向15个非洲国家出口45万吨玉米,灾荒第二年继续雪中送炭,而自己国民则衣食无忧。正是得益于发达的农业。

△哈拉雷中心区,这是70年代就已经形成的景致,因经济停滞,已经40年没有变化了。想象70年代的北京是什么样子……(图片来自知乎

Wallace)

看到这里你就了解了,津巴布韦的起步其实非常高:工农基础良好;又有殖民者的先期铺路,金融、现代农业都发展起来了(虽然被殖民者并不享受这种“恩惠”);那它是怎么一步步毁掉了这些发展优势的呢?

内因①:两次土地改革,从快速发展到急速崩盘

核心问题是土地。

由于殖民历史,独立之初的津巴布韦,全国80%以上可耕地被占人口不到5%的白人占有。

将土地拿回来,分给自己的人民耕种,这是穆加贝上台之时许下的政治承诺,也是津巴布韦人本应得到的权利。但动土地,等于动了白人的奶酪。

围绕这个问题,穆加贝政府做出过多次努力,其中两次标志性的土地改革,一次成功开启了津巴布韦的快速发展期,一次则将津巴布韦推向了矛盾激化的悬崖。

第一次土地改革是在年津巴布韦独立后,津政府即开启了名为“土地重新安置”(LandResettlement)的土地改革:这是一项土地赎买政策,由津巴布韦和英国政府共同出资,从白人手中购买土地分给黑人。其基础是穆加贝与年与撒切尔夫人达成的伦敦兰开斯特大厦协定。该协定除规定了英国出资赎买土地外,还规定了穆加贝不得以购买以外的方式获得白人的土地。这是穆加贝的一次妥协。但这次妥协换来了种族矛盾的软化,与近1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

△土改后的农场

第二次土地改革是0年。穆加贝和民盟推出新的激进的土地政策——“快车道”土地改革(Fast-tracklandreform),将白人农场主的土地收归国有并分发给缺地的黑人。在这一过程中,“革命老战士”一举强占了1个白人农场,并爆发了流血事件。这也是穆加贝与西方国家撕破脸皮、关系恶化的起点。

——

此次激进的土地改革带来了多重恶果:

①掌握着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白人农场主被赶走了,拿到农场的津巴布韦人却没有能力管理农场、种好庄稼,农业生产每况愈下。

②触碰了西方国家的奶酪,引发了西方国家的联合制裁。

③国际形象下降,导致了大量资本外逃。尤其是现金的外资企业,无法再安心留在津巴布韦发展。

④激化了种族矛盾。

内因②:疯狂超发的货币,直线跳崖的币值

津巴布韦央行行长Gono完全没有货币政策独立性,疯狂超发货币迎合国内政治需要。此举造成了打破了世界吉尼斯记录的恶性通胀。

从4年初的%,到年5月的2,,%,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人们怀抱一摞钱也买不起几样东西:

从1年,津元可以兑换1美元,到9年10的31次方的新津元才能兑换到1美元,1亿津元只能买到3个鸡蛋,津巴布韦币的贬值速度越来越快。最后津巴布韦央行连印钱的纸都买不起了——印钱成本比币值还高……

在货币贬值的过程中,津巴布韦的GDP也开始下滑,2年的时候为-11.9%。1年,津巴布韦人均GDP为美元,7年的时候降低到了美元,失业率高达80%。

*附一些关于津巴布韦货币贬值的细节数据:

6年8月,津央行以1比1的兑换率用新元取代旧币。

年5月,津央行发行1亿面值和2.5亿面值的新津元。时隔两周,5亿面值的新津元出现(大约值2.5美元),再一周不到,5亿、25亿和50亿新津元纸币发行。

年7月,津央行发行亿面值的纸币。

年8月,政府从货币上勾掉了10个零,亿津巴布韦元相当于1新津巴布韦元。

9年1月,津央行发行万亿面值新津元。

9年4月,津巴布韦政府宣布,新津元退出法定货币体系,以美元、南非兰特、博茨瓦纳普拉作为法定货币,以后的几年中,澳元、人民币、日元、印度卢比又加入到津国法定货币体系。

9年之后,津巴布韦实际上成了一个没有中央银行的主权国家,在津巴布韦市场上,出现了九种货币共同存在,共同竞争的局面。 

*附津巴布韦币的“进化”过程

内因③:党争+内耗

关于津巴布韦的党争,你了解三个就好:

穆加贝领导的民盟(ZANU)

Nkomo领导的“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ZAPU)

最大反对党民主改革运动党(MDC)

首先是年代,ZANU和ZAPU之争。这两大革命政党表面的政治权力之争,实际上背后还掺杂着国外政治势力之争和国内民族纠纷。

年左右,又来了一次MDC和ZANU大选争议。MDC党创始人茨万吉拉伊原是ZANU党员,穆加贝支持者,后来自立门户。在年发生了具有争议的津巴大选争议。国际社会认为执政党ZANU在首次选举失败后,利用军队武力威胁和实物贿选,强行组织了第二次投票,并在第二次投票一举击败反对党MDC。国际社会多不承认选举结果。两党相互攻击且引发了社会动荡。最终经国际社会斡旋,两党达成了联合政府:穆加贝任总统,茨万吉拉伊任总理。

△这辆翻倒的车是茨万吉拉伊的。9年3月,时任总理的茨万吉拉伊和妻子苏珊开车在首都哈雷拉郊外,被卡车撞击。苏珊当场身亡,茨万吉拉伊逃过一劫。

持续的党政令双方都只看眼前,而无心津巴布韦自身的发展。

外因①:不合脚的鞋子——世界银行强迫推行的结构调整改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世界范围内推行结构调整改革,津巴布韦被强加于计划之内,然而,这一改革失败了。津经济发展速度骤然下降,通货膨胀、财政赤字等问题逐步显现。

外因②:惩罚坏孩子,西方的多轮经济制裁

穆加贝推行的“快速土改计划”,导致津巴布韦社会矛盾空前激化。随后,美欧相继宣布对津巴布韦实施一系列制裁措施。具体措施包括针对特定个人的财产冻结和旅行禁令;如与国际金融机构(IFIs)有关的制裁政策;如政府与政府间对贷款和发展援助以及武器禁运的限制。

西方的经济制裁使得津巴布韦国内经济每况愈下。

年间欧美宣称穆加贝侵犯人权和大选舞弊后,美国和欧盟又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9年,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的欧盟成员国外长26日决定将针对津巴布韦的制裁措施再延长一年,并将更多人员和企业纳入制裁范围。欧盟外长们决定,对27名津巴布韦政府人士进行入境限制,从而使这一名单增至人;同时,将36家企业新列入欧盟黑名单,这些企业不得在欧盟境内开展业务。

△失去工作的津巴布韦青年在哈拉雷街头寻找工作

衍生的恶性循环:资本外逃、人才外流

津巴布韦第二次土改后,国际哗然,西方社会一片谴责,津巴与英美关系急剧下降。大量企业纷纷外逃。这一点从年津巴政府预算报告可以看出端倪:

20世纪80年代外资投资占GDP比重约18%,90年代约为20%,但21世纪前十年这个比例降到了1.1%。年全年津巴布韦资本项目仅流入1.25亿美元,预算报告用“sadstory”描述这个事实

与企业一起外逃的,还有大量津巴人,他们通过非法移民的方式前往南非。

钱和人都走了,津巴布韦更为举步维艰。

成也萧何败萧何,津巴布韦的快速发展期是因为穆加贝上任之初与西方国家的怀柔政策和战略性退让;津巴布韦的快速崩盘,也是因为穆加贝触碰了西方国家的“奶酪”,撕破了双方的微小面具。西方国家需要的不是合作伙伴,而是听话的小跟班。

与此同时,穆加贝政府自身的各种灾难性决策,以及将个人政治稳定摆在经济发展之前的行径,无疑成为了国家形势愈发恶化的放大器,将这个国家进一步推落悬崖。

……

年11月21日,穆加贝时代划上了句号。

年11月24日,姆南加古瓦的时代开启了。如果他能着手弥合两党分歧,着力发展农业和自身经济发展,或许这个国家,还将焕发新生。

——因为,这个国家拥有着即便情况恶化到如此境地也不曾起义的良顺的人民。

——正是他们,即便高呼过穆加贝下台,将未来留给年轻人;也是他们,在他正式辞职之后,心怀感激地表示:“他依然是我们敬爱的独立英雄。”

一个懂得感激的国家,未来不会太差,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蓝花楹盛开的哈拉雷街景。

对了,津巴布韦即使是在财政收入赤字和外汇储备可怜的情况下,还是勒紧裤腰带还了中国不少借款。

津巴布韦从穆加贝到姆南加古瓦,都与中国颇有渊源;他们的向东看政策,也势必在这个时代为他们带来远超预期的回报。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是怎么样引起和得的
中科发布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mj/2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