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袭来,至今仍回响着隆隆的余音,时刻提醒着所有人生命的可贵。在这样的背景下,10月30日,一年一度的复旦献血日在枫林校区拉开了帷幕,余名基础医学院的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他们来自各个年级,各个专业,用实际行动奉献着自己的爱心,一笔一画地描绘着一名基医人所应秉持的厚重的担当。
从早上8点开始,前来献血的同学们就在明道楼前排起了长队,10月的早上凉意颇重,却难抵同学们的热情。从填写表格开始,测血压、血型,等待结果,献血,休息,领取证书和慰问品等一系列流程,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细致的关怀和指导下,同学们一个接一个顺利地完成了采血。从一开始的激动,到下针时紧张却坚定地咬住牙关,再到结束后如释重负却又难掩喜悦的笑容,同学们的神情令人动容。在上海的深秋里,同学们用青春和奉献谱写出一首炽热的歌,飘出明道楼,传向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
基础医学院领导班子,学院工会,各党支部和学生工作办公室高度重视此次献血活动,许晓茵书记、程训佳副院长、姜宴副书记、张镭副书记,工会主席毛佐华老师和学生工作办公室的老师及各系室支部书记们都亲自至现场看望了献血的老师和同学们,对他们可贵的社会责任感表示了赞许。各班级辅导员也不辞辛苦在班级中细致地宣传、积极地动员、缜密地安排相关事项,并在现场向献血的同学们的多次叮嘱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这次的献血活动对低年级的同学,教育意义非比寻常——没有什么教育能比自己的亲身经历更令人印象深刻。献血结束后,来自19级临五的章渤琨同学和龚政说:“第一次参加献血难免有一点点紧张,但是到了献血时却变得很平静,想到自己以后作为一名医生会救人,献血也算是对需要的人的一次拯救吧。未来也要好好的学习,不负医学生的誓言!”“第一次献血,多少有一点不适应,但想到能够帮助到别人,甚至挽救别人的生命,还是觉得很有意义的。”相信在之后的学习乃至工作中,今天的体验都能令同学们始终铭记何为一个奉献者真正的高尚。
在献血后的休息中,来自17级临八的何鲁娜同学笑着说:“工作人员们非常和善热情,护士姐姐扎针非常稳,小点心非常好吃。体验极佳,下次再来。”17级临八的赵嘉杰同学已经是第二次参加献血,他说:“之前参加过献血,但是是成分献血,第一次献全血,好快呀,护士小姐姐刚给我旁边的一个男生扎上针来不及休息我就好了。除了最后拔针的一下,基本不痛。阳光很温暖,流程很完善,服务很到位,下次有机会再来。”平淡的话语中,高年级同学们似乎已然将献血视为自己的份内之事,享受其中,很难不令人感到敬佩。
在本次献血活动中,也同样出现了留学生同学的身影。来自津巴布韦的帕斯卡同学是18级临床医学五年制的学生,他坦言,这是他第一次在中国献血,虽然之前在自己的国家也有着同样的经历,但是他同样希望能在这里和共同学习生活的同学们一起,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
献血活动同样得到了学院教师们的积极响应,工作多年的党员干部、支部书记、青年研究员和机关的年轻骨干教师踊跃加入到献血队伍。免疫学系党支部书记严大鹏老师自年9月入职以来,每年坚持无偿献血,今年是入职以来的第六次献血也是第八年坚持献血,严老师一早就来到现场,他一脸轻松地说:“献血花不了多少时间,只是举手之劳便能挽救一个生命,传递一份爱心,只要身体允许,将会一直坚持下去”。学院机关教工党支部委员蔡俊龙老师、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书记米热依古丽?卡德尔老师纷纷表示无偿献血捐献的不仅仅是血液,更是生存的希望,生命的活力,是一个又一个爱的接力棒;还有细胞与遗传医学系副主任杨云龙老师,一早上完课便来到献血现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献上自己的爱心。
活动结束后,教师们拿着《无偿献血证书》嘴角露出开心的笑容,纷纷表示今后将继续参与无偿献血活动,以实际行动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为拯救他人的生命尽一份薄力、献一份爱心。
在本次无偿献血活动中,有几位师生尤为引人注目,他们是生化系潘东宁老师和她课题组的同学们。潘东宁老师既是学院的年轻学术骨干,也同时担任生化系党支部书记。在收到义务献血活动的通知后,潘东宁老师第一时间就与实验室的同学进行了沟通,实验室的两名学生党员,19级博士闫林雨和20级博士崔轩立刻积极响应,同时,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17级博士生徐英江同学也踊跃报名,并基于自己曾经在血管外科的从医经历,为大家普及献血知识。潘东宁老师以身作则的带头作用,学生党员责无旁贷的积极心态,实验室成员之间互相积极影响彼此的氛围,正是这众多因素的汇聚,促成了献血活动现场师生携手参与的正能量画面。崔轩同学则发出这样的感言“听到学院的号召和老师的鼓励,我参加了有生以来第一次无偿献血,感到非常光荣。其实献血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神秘,也没有那么可怕,尝试了第一次以后,以后如果有机会还会再来参加”。徐英江同学则表示:“昨天是我儿子的一周岁生日,我也想通过这样一次献血经历,为儿子做一个表率,希望他将来也成为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男子汉。”
血液对一个健康人来说似乎并不很贵重,但于病床上的病患来说却是无可代替的生的希望。天道无情人有情,面对生命的呼喊,无人能置身事外,无偿献血,正是在挽救无数这样遭遇不幸的生命,而对于生而承载着性命之重的医学生来说,无偿献血也正是躬身亲为奉献之举的第一步,是一粒高尚的种子,是一个孵育天使的茧。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参与这次献血,对每一位基医人来说都是一次奉献人群健康的经历,在今后的各自的工作学习岗位上都能继续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用基医人的力量去温暖社会。
文:qzmm、小花、张弦
编辑:小花
感谢各党支部、各班辅导员、同学供图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
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mj/6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