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界》独家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十大会长/副会长报告题目: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地球物理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与展望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
煤炭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
年国内铁矿运行分析及年运行展望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中国黄金协会:
中国黄金工业形势与展望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金银分会:
白银产业链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钴业分会:
镍钴-新的形势新的市场
中国地质学会境外分会:
我国稀有稀散稀土资源研究及其战略意义
中国建筑材料地质勘查中心北京总队:
我国石墨、萤石、高纯石英资源现状与市场趋势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
中国非金属矿产业发展现状与矿物功能材料发展展望
中国矿业全产业链大会由《矿业界》发起,联合桔灯勘探、天宙矿业科技(中国选矿技术网)、扑克投资家、北矿所、国房翻译、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安泰科八家单位主办。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地球物理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与展望
报告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秘书长刘元生
在报告中,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秘书长刘元生作了“地球物理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与展望”的报告,分别从中国及世界物探的历史、中国的地球物理勘探之路、展望-“互联网+地球物理”三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物理在地质勘查工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和环保新的形势面前,我国的矿业发展出现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因产能调整,国家对地质勘查的政策有了新的变化,矿业开发的规模不是在原有基础上发展,这是地质工作者面临的困难。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研究新的技术以保证我国的矿产勘查储备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这是对我们新的挑战和机遇,做好这个环节就是我们地质勘探地球物理行业的新任务。
未来地勘发展方向:
拓展第二找矿空间和地下发展空间。地球深部蕴藏了绝大部分的资源和能量,如果固体矿产勘查深度达到米,可探明资源储量可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番。-米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地球物理勘查大有可为。
大力发展海洋资源能源勘查。大洋海底多金属结核总资源量约为10亿吨;太平洋深海沉积物中稀土资源量达亿吨。未来全球油气总储量40%将来自海洋。深海探测开发的关键技术是地球物理勘查。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中海油都在加强海洋地球物理勘查工作。
“互联网+”将会对地质行业的每个研究领域产生具体的影响。例如在地震灾害预测领域,地震灾害预测需要的大数据的贡献在于提供参考信息,以供地震科学家们分析研究。
二、中国煤炭运销协会:
煤炭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郝向斌
报告中,中国煤炭运销协会郝向斌从煤炭市场状态及发展规律、煤炭市场的宏观基础、煤炭市场发展趋势预测三个方面介绍了煤炭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对于未来煤炭行业发展方向,郝向斌认为:
1、能源总需求增速趋缓
2、终端消费需求下降
3、非化石发电较快发展
在未来煤炭行业供求、贸易、市场价格方面,郝向斌作了更为全面的分析,并得出以下重要观点:
未来十年产能过剩格局难以根本改观
煤炭市场将是“三去一降一补”导向下的市场。建设规模不可能大幅扩张,波动中总体基本平稳,因而煤炭需求不可能持续走强;供求关系及市场价格在短期内主要取决于控产量力度,长期内取决于抵制进口、去产能的需要,供求总体平衡、略显宽松为基准状态,依靠涨价实现行业脱困行不通,通过降税费、甩包袱来降成本、维持煤价低廉是战略出路,大卡价格的合理中枢在~元/吨。
进口量要下降,出口量要增长
提高产能利用率来降成本,以低廉的市场价格来压制进口进而提高产能利用率,同时抓住亚太市场需求回升的契机,收复东北亚市场失地,判断“十三五”期间进口量下降,出口量增加,进出口将可为国内煤企拓展2亿吨以上的市场份额。
炼焦煤价格仍将超越历史高位
稀缺资源,供给能力更不会明显增加,开采成本呈上升趋势,随着亚太市场需求回升,我国炼焦煤将可通过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实现供需平衡。
针对年煤炭市场情况,郝向斌认为:
煤炭进口将趋稳回落:国内煤炭价格即将回落,明年3月份前后还将大幅下跌,进口煤炭的比价优势会逐步削弱,尤其是在煤炭产能面临较大过剩压力的格局下,政府将引导煤炭供需企业积极、理性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合理控制煤炭进口,判断随着国内煤炭增产到位,煤炭进口将逐步趋稳、回落,年煤炭进口量将比今年有所下降。
供求关系及市场价格:旺季涨价幅度已经被提前预支,政府增加供给的调控力度很大,地方煤矿产量正在稳步增加,下游用户已经停止采购高价煤,煤炭价格将旺季趋稳甚或回调,春节前后极可能大幅下跌。年煤炭需求降幅大于今年,判断年煤炭供求将逐步回归总体基本平衡、略显宽松的状态;市场价格将高开低走,多数时段价格在~元/吨之间波动。
三、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
年国内铁矿运行分析及年运行展望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雷平喜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雷平喜在大会中作了“年国内铁矿运行分析及年运行展望”的报告,分别从铁矿行业主要指标变化情况、行业运行主要特点、市场波动因素分析、年运行展望这4个方面介绍。
年,我国铁矿行业产生了很多变化,表现在:
国产铁矿石产量继续下降
铁矿石消费转稳缓慢回升
国有矿山开工率恢复正常
价格震荡上行,PPI止跌回稳
产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下滑
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大幅下降
企业营收下降,经营困难
年,铁矿行业将有如下发展:
(1)全球铁矿石产量保持增长,低成本矿产能继续释放
(2)国内矿山铁矿石产量继续下降,进口矿增幅明显放缓
(3)铁矿石需求基本面维持稳定,供大于求的状况略有缓解
(4)铁矿石价格反弹“过高过快”,年将出现震荡回调
(5)扭转铁矿企业经营困难的状况,还需行业付出艰苦努力
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颖生
报告中,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颖生从钢铁行业运行特点、钢铁工业转型升级两个方面介绍了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1、在年1-11月,我国粗钢产量实现正增长
11月份全国粗钢产量万吨,同比增长5.0%,连续9个月同比增长;累计产量7.39亿吨,同比增1.1%。11月份粗钢日产.97万吨,环比下降0.03万吨;1-11月份累计日产.58万吨,同比增加1.75万吨。
2、钢材出口下滑
11月份进口钢材万吨,环比增3万吨;累计进口万吨,同比增3.6%。11月份出口钢材万吨,环比增42万吨;累计出口万吨,同比降万吨,降1.0%。1-11月净出口钢材万吨,折合粗钢净出口约万吨。
3、钢材库存下降
11月份20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为万吨,环比降56万吨。11月份5大品种库存均环比下降,其中冷轧板卷、螺纹钢库存下降较大。10月末重点钢铁企业钢材库存万吨,环比降62万吨,同比下降万吨。
4、粗钢表观消费量正增长
11月份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万吨,同比增长9.06%,增加万吨。1-11月份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6.47亿吨,同比增长1.51%,增加万吨。
5、钢材价格上涨
今年3-4月份钢材价格快速上涨,涨幅超过40%,但5月份以来价格迅速回落。6月份以来钢材价格缓慢攀升。截至12月中旬,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98点,较年初上涨约74%。
6、铁矿石价格震荡上涨
1-11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9.35亿吨,同比增加万吨,增9.2%。今年以来铁矿石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趋势。截至12月中旬,铁矿石价格已突破80美元/吨,较年初上涨超过85%。
7、焦炭价格快速上涨
1-11月份国内焦炭产量4.11亿吨,同比下降0.2%。截至12月中旬,唐山地区焦炭价格达到0元/吨,较今年初上涨%。
8、大中型钢铁企业扭亏为盈
1-10月,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亿元,去年同期亏损亿元,扭亏为盈;亏损面27%,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1-10月,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为1.28%,去年同期为-1.61%。
9、行业效益依然较低
主要工业行业销售利用率情况
五、中国黄金协会:
中国黄金工业形势与展望
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教授级高工张永涛
大会中,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教授级高工张永涛从我国黄金工业发展现状、我国黄金工业科技发展形势、我国黄金工业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对我们黄金工业作了报告。
我国黄金资源丰富,查明资源储量连年增加
截至年,我国金矿查明资源储量实现连续12年增长,达吨,同比增长17.8%,居全球第二。
世界主要产金国金矿查明资源储量/吨
黄金产量连续9年保持世界第一
年,全国总计生产黄金.88吨,同比增长0.6%,其中国内料产金.1吨,国外进口料产金65.8吨。
中国黄金产量组成
全球十大产金国产量/吨
年,中国黄金集团公司(41.53吨)、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7.16吨)、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36.03吨)、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21.05吨)分别位居全球第12位、第16位、第17位、第25位(左右)。
年中国矿产金产量十大企业
我国黄金工业未来展望
六、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金银分会:
白银产业链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金银分会副秘书长靳湘云
在大会中,靳湘云从中国白银市场(中国白银市场供应情况、中国白银工业运行现状及特点、中国白银消费市场的亮点、中国白银市场库存情况、中国白银工业运行现状)、国际白银市场(国际白银市场—需求、国际白银市场—供应、国际白银市场—年)以及白银未来发展趋势3个方面全面介绍了白银产业链现状及发展趋势。
据统计,年国内白银产量为吨,同比增长3.1%,增速比年下降2.5个百分比。原料对外依存度为44%。
年年全国合计湖南金旺铋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宏达金属冶炼有限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616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金利金铅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700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江西龙天勇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在国际白-银市场方面:
预计年全球白银现货供应同比下降1%到吨;其中矿产银同比下降2.2%,再生银同比增长5.8%,部分弥补了矿产银产量的下降。
预计年全球白银现货消费同比将有13.7%的跌幅。跌幅最大的是银币银条(-42.7%)和银器(-25.5%);工业用银也有2.3%的下跌。
未来趋势:
1、过去长达30多年,几乎是一个全球性的债券大牛市。随着特朗普当选,美联储加息与收紧的高度确定,一度收益率为负的各国国债收益率迅速拐头,全球长达36年的债券大牛市,或许就此终结。
2、年,德国、荷兰、意大利、法国将迎来新一轮大选和政治周期。明年是欧元和欧元区的末日?潜在黑天鹅年份!
3、预计年的金银价格将继续筑底,宽幅振荡,前低后高。
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钴业分会:
镍钴-新的形势新的市场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钴业分会秘书长徐爱东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钴业分会秘书长徐爱东在战略性矿产和金融论坛作了“镍钴-新的形势新的市场”的演讲,年的全球市场“黑天鹅”不断。镍钴市场作为矿业行业的一部分,从矿山源头到终端应用都感受到了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徐爱东主要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环境的变化、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资源国、镍和不锈钢的产能转移和合作、新能源汽车/两机专项/消费升级/对消费的拉动/钴镍市场供需平衡和价格预测5个方面对钴镍市场作了全方位的解读。
年全球镍储量为万吨,其中红土镍矿占60%,硫化镍矿占40%,中国万吨,居第九位;年全球钴的储量为万吨,刚果(金)、澳大利亚、古巴、新喀里多尼亚、赞比亚和俄罗斯,中国仅占全球总量的1.09%。
菲律宾镍产量31.6万吨,同比下降23.8%,印尼同比增长了27.3%达到13.8万吨;受菲律宾产量下降影响,亚洲产量下降11.7%,非洲、美洲、大洋洲产量全面下滑。
印尼和菲律宾之间的镍矿产能转移、中国和印尼在镍铁之间的产能转移均表明产能转移在镍行业体现最为明显!对镍来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印尼和菲律宾!
年大约有64%钴来自于铜矿山,34%的来自于镍矿山。铜镍价格以及线新项目的投产建设进度将会影响未来钴的潜在供应。
年刚果(金)的矿山钴产量占全球的53%,未来果(金)是影响供应的因素!
全球钴矿山产量
年前三季度我国钴原料进口量折合钴金属量为3.1万吨,预计年钴原料进口量将会达到5.1万金属吨,同比减少3.92%,其中年进口的钴原料中有近1.68万吨属于国内企业权益产量。
供需平衡展望及价格预测
年全球原生镍产量万吨,同比下降2.5%,消费量为万吨,同比增加6%,供应缺口7.2万吨,有助于消化库存,但无法改变供应过剩的大格局。全年均价价将继续回落。
年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镍的供需缺口仍将将进一步消化库存,镍价有望逐渐回暖,大致范围在-美元/吨的区间内。
较低的铜镍价格导致副产钴的产量受到抑制,预计年全球精炼钴的产量略高于年达到10.5万吨;钴的消费则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达到10.3万吨,钴供应过剩的量快速下降,加之中国国储的收购冻结了部分库存,刺激部分投机资金入市采购,市场预期大为改善;年钴价触底反弹,年还将继续上涨!年钴价走势仍将以逐步上行为主,国际市场低等级钴低幅均价将会在13.5-14美元/磅之间。国内金属钴价格将在22万-25万元/吨之间。
镍长期价格走势……看的见的回升
钴长期价格走势……后市有爆发的潜质
八、中国地质学会境外分会:
我国稀有稀散稀土资源研究及其战略意义
中国地质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地质学会境外分会会长王瑞江
中国地质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地质学会境外分会会长王瑞江在本次大会上就三稀资源研究的战略意义、我国三稀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关于我国三稀资源研究的几点思考3个方面对我国三稀矿产做了详细的介绍。
国务院于年10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年11月29日印发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到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规划中明确重点发展的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一不与三稀资源有关。在这一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强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三稀资源的需求论证,超前部署勘查评价工作,免受往日石油、铁矿石所受之苦,再次被人扼住发展的“咽喉”。
邓小平同志年讲“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优势明显,尤其是华南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独具特色,无论在找矿勘查,还是利用成本方面,具有国外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目前我国稀土资源矿产品深加工能力差,附加值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关于三稀资源的几点认识:
认识
01
稀土非土
稀土元素包括铱、镧、铈、镨、钕、鉅、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共17种元素。因其本身典型的金属元素属性而不同于“高岭土”、“膨润土”、“硅藻土”等带土字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也不同于铝土矿、铁矾土等带土字的金属矿产或共、伴生金属含量较高的非金属矿产。
认识
02
稀有常有
稀有金属包括锂、铍、铌、钽、锆、锶、铪、铷、铯等9种元素,这些元素均可以形成独立的矿床,也可组合在一起形成多矿种的稀有金属矿床。
稀有金属矿床在我国具有优势,就其目前勘查开发现状而言而言,主要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如何创新成矿理论和勘查评价技术方法,同时突破采、选、冶技术,以及深加工技术瓶颈。
认识
03
稀散不散
稀散金属主要包括镓、锗、铟、镉、铊、铼、硒和碲8个元素,也称为分散元素。长期以来对这8个元素的认识就是“散而不聚”。这些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丰度明显低于稀土、稀有金属和“大金属”,甚至要低几个数量级,但并不是绝对不能富集。
九、中国建筑材料地质勘查中心北京总队:
我国石墨、萤石、高纯石英资源现状与市场趋势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北京总队总工程师李登科
大会中,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北京总队总工程师李登科就资源现状、应用领域、未来发展趋势对中国石墨、萤石、高纯石英作了全方面分析。
资源现状
已发现石墨矿产地约多处,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地有处,其中:晶质石墨矿保有资源储量的矿产地有处,隐晶质石墨矿保有资源储量的矿产地有32处.晶质石墨矿集中分布于黑龙江、四川、山东、河南、内蒙古、陕西等省区,集中了晶质石墨资源储量的90%以上。我国累计探明晶质石墨矿物基础储量为.27万吨,资源量77.92万吨,查明资源储量(矿物量)18.19万吨。
我国探明的萤石矿区数为个,基础储量、储量、资源量、资源储量(万吨)分别、、、。自8年至年8年中,我国探明的萤石资源储量年均增长率为4.4%。
目前已知的高纯石英矿床主要凭借研究者的经验进行选择,通常要求SiO2>99.5%。因此,目前国内没有高纯石英矿产资源储量的准确数据。
趋势
01
石墨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石墨供给日益扩大,除主要生产国外,加拿大、挪威、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津巴布韦等国生产的石墨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国际市场。主要石墨出口的国家有中国、墨西哥、加拿大、巴西和斯里兰卡等。
从总的国际石墨市场分析看,隐晶质石墨供大于求,今后也难有大增长的趋势,市场价格亦将日趋稳定;晶质石墨供需基本平衡,大鳞片晶质石墨将供不应求。
未来石墨需求的主要增长领域是高技术产业,特别是电池工业,如碱性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等以及摩擦材料等工业产品。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加上世界其它类型的蓄电池对阴极石墨的需求,未来的世界石墨市场依然前景广阔。另外,一些国家大力发展核能,以及加紧军事科学的研究,石墨已经成为航空航天和许多新武器的重要原材料,所以石墨在未来世界市场的地位将更加突出。世界主要经济体对石墨的需求将持续增加,石墨产品价格也会在目前水平有所上扬。
中国是石墨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我国天然鳞片石墨主要出口日本、美国和荷兰,现在,国际上对石墨的需求量每年以3-4%的速度递增。如果“新能源汽车”取得新成果、新进展,国际石墨年总需求量在万吨以上,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从石墨产业技术发展看,石墨将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到新能源汽车、航天航空、核电及军工等高新技术领域,将成为支撑高新技术发展的战略资源。石墨是国家进一步重点扶持的新材料产品。石墨作为一种特殊的非金属材料,在被称为“非金属材料时代”的二十一世纪,必然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趋势
02
萤石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近年国萤石消费在-万吨左右。年萤石消费量达到了.6万吨,同比年下降了4.46%。年我国萤石产量万吨,进口13.8万吨,出口45.3万吨。
冶金用萤石市场发展趋势
我国钢铁行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限产和技术升级已经成为冶金钢铁行业主要任务。从技术和环保层面分析,无氟助熔剂和降低萤石熔剂的用量的研究也取得许多科技成果。综上分析,未来5-10年我国冶金萤石消费将会有所下降,预测年消费量平稳在80-万吨左右。
建材用萤石市场发展趋势
与钢铁消费一样,我国也是水泥生产和消费大国,根据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院的研究成果,在年已达到了消费转折点。未来5-10年,进入消费平台期,并消费逐年下降。萤石消费也将随之下降。
化工用萤石市场发展趋势
萤石需求量最大的是氟化工产业。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化工萤石消费比例还很低,随着我国高科技产业政策的落实氟化工产品技术上的突破,氟化工行业已成为我国一个方兴未艾的重要发展领域,该行业对萤石的需要将进一步加大。
据此推测,未来5-10年,我国化工用萤石需求量将会继续扩大。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趋势
03
高纯石英未来发展趋势
根分析,未来高纯石英制品预测增速6.7%,高纯石英制品未来需求量见图,年石英制品需求量将达到41.3万t,年将达到73.5万t。
十、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
中国非金属矿产业发展现状与矿物功能材料发展展望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向琦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向琦作了中国非金属矿产业发展现状与矿物功能材料发展展望的报告,报告中涉及的矿种主要为石墨、高岭土、膨润土、凹凸棒、海泡石、硅藻土。
发展现状:
我国非金属矿业起步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现有非金属矿山企业6.19万个,从业人数万人。
我国非金属矿资源总体丰富,已探明储量的92种非金属矿产资源中,绝大部分都已开采利用。
年规模以上非金属矿企业主营收入约5亿元,利润总额约亿元。
存在问题
我国非金属矿业发展总体是粗放型的,主要靠扩大规模求经济增长、重复建设普遍存在、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尾矿利用尚未起步、企业效益不高、大多数矿种产能过剩、主要优势矿种的产品高值化系列化程度低、战略性非矿资源储备制度尚未建立、技术与装备不能支撑产业发展、行业运行的统计数据不完整、难以引导企业发展等等。
1产业集中度低,生产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产品单一、档次低、附加值低,产品系列化程度低,初加工产品产能过剩。缺乏市场需求导向,尚未制定重点优势矿种的发展规划和鼓励优先发展的产品目录及淘汰产品目录。
2非金属矿业门槛低,产业准入条件有待完善,对非矿深加工产品及功能矿物材料的加工税收优惠,出品退税、矿权优先获取、技术装备研发产业化专项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不够,对资本市场的进入缺乏扶持政策。
3行业科技创新碎片化,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非金属矿及其材料的研究开发,已成为国内外材料学研究的热点。我国从事非矿加工利用的大学及科研院所众多,由于市场需求不了解、应用要求不清楚、研发重点及方向不清晰,造成大量研发课题及项目重复;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多数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缺少工程化示范,难以产业化,生产与应用脱节,行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尚未形成,标准化工作程度低。
4“互联网+非金属矿”尚属空白,产业发展状况不清。我国非金属矿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度低,行业“投资、科技、产品、生产、贸易、应用”等统计数据不完整,缺少行业大数据指导产业有序发展,“互联网+非金属矿”的具体内容、措施、要求、目标、体系建设等尚未明确,行业融资平台及发展基金尚属空白。
5资源的保护性高效开发利用水平有待提高。非金属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根据矿种的矿物成份、结构特性等,结合产品用途和应用要求进行开发利用。“优质低用”和“低质高用”现象突出。缺乏对同一矿物的不同特性及其可开发用途基础理论研究工作,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非金属矿保护性开发利用水平急待提高。
未来发展方向:
1、产业规模
在年工业总产值亿元基础上,年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10%以上。培育一批销售收超亿元的骨干企业,打造15~20个销售收入5~10亿元的综合性龙头企业,建成5~10个年产值超过50亿元以上的资源特色产业集群生产基地。
2、创新能力
研发投入不断增加,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建成一批工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3、产业结构
淘汰落后产能,关闭一批技术落后、污染环境、无序开采和加工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重点矿种大中型企业产能所占比重达到40%以上。
4、产品结构
开发新产品,扩展新的应用领域,发展深加工及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中高端产品产值所占比重达到60%。
5、“三率”指标
重要非金属矿产的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提高1~2个百分点,部分矿种废石和尾矿综合利用率达到30%。
到年,非金属功能矿物材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0亿元,建设20个非金属矿物材料产业园区和60个销售收入3-5亿元以上的重点骨干企业;石墨、膨润土等6大类重点优势矿种的矿物材料产品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建成非金属矿物材料产业大数据,通过互联网为企业和产业发展提供网络化综合服务;
力争在非金属矿物材料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关键技术与装备取得重大突破,支撑重点优势矿种的产业发展要求;制定各类新标准新规范项,培养一批技能型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支撑产业发展的需求。
其中功能矿物材料发展目标到年,非金属功能矿物材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0亿元,建设20个非金属矿物材料产业园区和60个销售收入3-5亿元以上的重点骨干企业;石墨、膨润土等6大类重点优势矿种的矿物材料产品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建成非金属矿物材料产业大数据,通过互联网为企业和产业发展提供网络化综合服务;力争在非金属矿物材料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关键技术与装备取得重大突破,支撑重点优势矿种的产业发展要求;制定各类新标准新规范项,培养一批技能型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支撑产业发展的需求。
以上资料均来自于中国矿业全产业链大会!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mj/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