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是缺乏水源的内陆国家,要走一段很长的路,才能取到水。静思精舍德璒师父以穆扎拉巴尼区居民为例,要到干净安全的井口取水,就要走上7到12公里,孩子们取完水后,还要再走4到5公里才能到学校。
“慈济人看了心疼,开始投入钻井工程,已经修复69口井,也新建34口井,更持续与当地机构、社区合作,希望增加更多干净的水源。”
德璒师父进一步赞叹,因为有许多本土志工投入,才有办法完成艰难的工作,例如27岁的米尔顿,负责固定铁链与水管的位置,可以站在梯子上工作超过10小时,不喊一声苦。另外,津巴布韦第一批受证的本土志工惟肯,在目睹郊区孩童为了取水而遇到挑战后,就决定化焦虑为行动,帮大家找水。
干旱缺水也影响到农业。马古塔社区居民迫于无奈,只能吃白蚁活命,不只自己吃也会拿去兜售,一桶可换元津巴布韦币(约7元新台币)。慈济志工不舍当地人的处境,也谨记上人推动人人茹素,从雨季一开始,马上拜访村民,鼓励大家投入农耕。
图:用心用爱耕耘下,玉米田开始收成了!
恰巧政府也在推动农耕计划,志工协助户村民,得到政府援助的农耕器具和种子,大家极投入农耕。
德璒师父感到欣慰,在慈济人循循善诱下,大部分村民都已转成农耕,收入不减反增。从前一桶白蚁能换得元津巴布韦币,如今一桶谷类却可以换得到元,是原本收入的4、5倍。居民更加相信靠着农耕、素食,才是正确的方向,减少杀业种善因。
这次成功经验,诞生了一个社区农场,慈济志工开始扩大推动。“不过,杰卡社区是人口密集地区,家家户户只有非常小的自家农地,当地一所学校得知慈济人在社区的贡献,主动出让学校后院空地,让慈济人投入农耕。”
社区农场从少数志工和村民开始,到后期增加到有91户家庭投入,志工开始寻找更大的农地,希望邀约更多人一起参与社区农耕。在疫情笼罩的这一年,大家努力耕作,做到自我纾困,也帮助了社区苦难人。
芥菜
菠菜
胡萝卜
大灾难启动大悲心,德璒师父更分享一个转荤为素的故事……
“杜格拉斯在一场意外中,失去一条腿,在这之前,他拥有一个三千只鸡的养鸡场,在失去脚后回到社区,面对的却是大家的歧视。慈济人不离不弃,陪伴关怀更提供生活费,让一家人度过难关,这段过程中,志工也鼓励茹素。”
杜格拉斯接触佛法,了解如今所报,是因为过往造作太多杀业,转而栽培菇类,也邀约七位村民一同加入,大家靠着这份工作,也都有了固定收入。
证严上人听了弟子在津巴布韦,济助贫困的过程,殷殷勤勉:“天降大任于斯人,这个斯人不是个人,而是每一个慈济人。人人是粒粒种子,带动更多人,就能让更多人的生活得到改善。”
德璒师父强调,这就是上人的心愿,要用爱来翻转非洲贫困的命运,引领非洲走向不同的格局。
德璒法师志工早会开示记录整理:慈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ms/10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