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津巴布韦 >> 津巴布韦美食 >> 正文 >> 正文

华人历史津巴布韦的华人三

来源:津巴布韦 时间:2017/9/14

第一代华人

第一代华人大约在19世纪初离开中国,当时正处于清朝统治的末年,那是一个充满经济危机与社会革命的时代。中国移民可以被分为两种大的类型:那些由罗德西亚土地与矿主协会和罗德西亚土著人劳工供给协会招募而来的人,以及那些在移民劳工合同之外前来的人。对于第一类中国移民而言,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都在工作合同期满后返回了中国。属于第二类的中国移民人数非常少(比如与印度相比),他们前往罗德西亚,通常只是为了投奔他们的家人或亲属。这两类移民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工作、攒钱,然后返回中国。

他们前往南罗德西亚并没有得到中国政府或罗德西亚政府的支持。他们抵达的是一块陌生的土地,他们没有技术,也没有钱,他们有的只是找到工作,并通过辛苦工作和勤俭节约,赚钱并返回中国的坚定信念。他们在适应当地生活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语言方面的问题。由于没有家人,甚至经常是没有工作,他们的生活异常艰辛。他们被禁止拥有土地或财产,他们不能与欧洲人进行竞争,他们只能从事洗衣工或厨师等底层职业。

当然,华人认识到他们必须将非洲人作为自己的天然盟友,于是他们开始为住在被隔离的非洲城镇的非洲人开办小饭店。一位受访者向我展示了一份文件,其中一位白人定居者在年抱怨道:“华人能前往土著人的村庄并住上一段日子,与土著人一起喝啤酒并从他们家里吃饭。我们就做不到这一点。”

华人并不想永远地定居在罗德西亚。有些男人回国将他们的妻子带了过来,另外一些则将他们的妻子和孩子留在中国,然后再次回到罗德西亚工作。有些人成功地实现了他们的目标并返回了中国;然而剩下的人,尤其是那些将家人都接到了罗德西亚的人,再也没有打算回去。过得好的帮助过得不好的这一不分彼此的家族精神,已经足够让他们继续留在罗德西亚。寄钱回家是他们所做的全部事情。不过,他们保持了华人的认同与传统,他们还创造了一个大家庭的环境,以此确保他们的孩子(第二代华人)也保持他们作为华人的认同、语言和传统。

第二代与第三代华人的社会与文化生活

第二代华人是指那些接受了西方教育的人。与印度人和有色人等少数族群一样,他们也前往所谓的“混合”学校上学,这些学校专为少数族群设立,与欧洲人和非洲人的学校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不得不去应对双重的文化:学校里的同侪文化(即在欧洲教育体系里产生的印度人与有色人的文化),以及家里的中国文化,因为他们在家中说的是中文。他们的父母是第一代华人移民,他们在家中所说的语言自然是中文。因此对于第二代华人而言,即便没有机会用中文读写,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仍然会说他们的母语——广东话。他们当中还有一些人保留了老家的文化与社会娱乐活动,比如,就像父辈一样,他们仍然信仰孔子所宣扬的哲学与生活方式,而且在周末的时候也打麻将。

与父辈相比,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更高,因此他们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他们并不是很愿意继承他们父辈的生意,如杂货店和洗衣店,不过还是有一些人接过了父辈的小买卖,如贸易和餐馆。由于父母(第二代华人)通常都会外出工作,因此他们很难有效地为他们的孩子(第三代华人)提供自己从第一代华人那里获得的那种富含中国文化的家庭环境。

然而对于第三代华人而言,无论女孩还是男孩都获得了公平的教育。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仍然取决于她们属于哪一代人。那些仍然属于前两代人的妇女(现在人数已经很少),主要是收拾家和照顾孩子,而属于第三代的女性,则或者是独立开店,或者是与他们的丈夫一起在商店里照顾生意。绝大多数接受西方教育的中国妇女不再遵守中国传统的行为规范,如在穿衣和社会行为方面就是如此。她们没有文化禁忌,也就是说,尽管她们主要呆在家中与华人进行交往,但她们也与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了社会交往。

因此,津巴布韦的第三代华人与中国文化的距离越来越远。他们在津巴布韦的西方教育体系中接受教育。他们与中国失去了联系。他们接受了当地的生活方式,而这一生活方式受到了西方的严重影响。例如,孩子们喜欢吃汉堡,而非中国美食,因为与德班或毛里求斯不同,在当地基本上吃不到中餐。许多人都不会说中文,因为尽管他们的父母既能说英语,又能说广东话或普通话,但英语基本上成为了父母与孩子交流的媒介。老一代的华人将第三代华人戏称为“香蕉”,即他们的“皮”是黄的,但“心”却是白的。

由于人数较少,结婚找对象是另外一个问题。第二代华人最初通常到莫桑比克或南非找配偶。莫桑比克的解放战争导致大量华人离开了那里,只有很少的家庭留了下来。然而,尽管南非的华人比莫桑比克要多,但由于历史上的种族差异,津巴布韦的华人与南非的华人之间很少通婚。对于津巴布韦的华人而言,他们更愿意到莫桑比克的华人那里寻找配偶。但由于莫桑比克只有为数不多的华人家庭留了下来,他们只好将目光放到了南非。另一方面,由于年轻人通常会找那些拥有相同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的人作为配偶,因此他们不会将目光放到中国,而是会放到西方世界的其他地方,尤其是说英语的华人少数族裔定居的地方,如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有相当多的第三代华人正在移居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导致这一趋势的重要原因,是他们已经获得了专业技术,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容易地在西方找到工作。他们从定居在那些国家且有亲属关系的家庭寻找配偶,然后藉此移民那些国家。

(作者:玛丽·奥利维娅·坦登;翻译:沈晓雷)

赞赏

长按







































鍖椾含涓鍖婚櫌鏄亣鐨勫悧
鐧界櫆椋庡彂鐥呯殑鍘熷洜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ms/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