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根据津官方汇率,100万亿面值津元只够买两个圆面包。
世界上发行过含“零”数最多的钞票――津巴布韦100万亿(14个“零”)津元纸币仅值40美分!这是津巴布韦政府本周为回收早已退市的津元钞票给出的官方兑换价。
2009年1月,在通货膨胀已成天文数字的年代,津央行发行了100万亿面值的津元纸币,可谓给人类货币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津元面值并未高于1946年匈牙利发行的货币帕戈(1帕戈相当于1亿兆),但匈央行却没把20个“零”印到纸币上,100万亿津元由此胜出。
人们总爱好奇地问,100万亿津元值多少钱?
事实上,这个问题直到本周前还非常难回答。
津巴布韦央行2009年发行的一套四张万亿面值纸币。
因为在超级通货膨胀年代,汇率几小时一变,如果100万亿津元早上可以买5个面包的话,下午可能只能换2个了,更何况100万亿发行不到一个月,津央行就宣布“钞票去零”,一下砍掉12个零,数百万张投入市场的万亿面值钞票正儿八经变成了“冥币”。
不仅万亿面值钞票受灾,老百姓手头的钞票当年可以说是立即“人间蒸发”――2009年4月,津政府宣布不再流通本国货币,以美元、南非兰特等国际货币取而代之,然而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是,老百信手头上的津元钞票以及银行津元积蓄怎么兑换?
六年后,2015年6月,津政府突然宣布,老百姓银行账户里、家里仓库里或者杂货堆里如果还有没处理掉的津元可以拿到银行兑换美元。2008年以后发行的津元可谓最不值钱:10万亿兑换2美分,20万亿兑换4美分,50万亿兑换20美分,纸币“王中王”的100万亿兑换40美分,相当于超市里两个圆面包的价格。
在通货膨胀时代,津巴布韦人买东西都要提着一打一打的钱。
津巴布韦财长奇纳马萨披露,央行为“换币”行动划拨2100万美元,计划在一个月内完成。居民可以在制定的金融机构进行兑换,但银行不会自动将居民原先的津元账户转化为美元账户。
分析人士指出,“换币”行动是对于津元退出流通而言迟了六年才进行“盖棺”之举,有助于恢复老百姓对津金融机构的信心,同时打消他们对津政府短期内会重启津元的疑虑。津央行行长曼蒂古亚日前表示,流通美元和其他国际货币将是津巴布韦市场的“新常态”。
从津元的命运可以窥见津巴布韦的经济状况。这个南部非洲国家在1980年独立时在南部非洲经济实力仅次于南非,不仅工业门类齐全,农业更是它的强项,一贯有非洲“面包篮子”的美誉。那时,津元兑美元汇率是1:1.47,比美元还值钱。
可是好景不长,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结构调整”计划的实施,欧美发展援助的缩水,以及刚果(金)战争的拖累,津巴布韦经济一蹶不振。十年间经济总量缩水一半,老百姓生活坠入水深火热之中。
2009年,津元的“休克式”退市造成城市工薪阶层多年积蓄一夜打了水漂,农村人更是赚不到美元,有些地方甚至倒退至“以物换物”的前商品经济时代。
哈拉雷一家古玩店门口,老板贴出收购万亿面值纸币的告示。
尽管政府还没宣布正式开始“换币”的时间,坊间普遍认为到时银行门口肯定会排起长队,毕竟六年里还有很多人没有丢弃津元,期待有这么一天,这些堆积成山的纸币能卖个好价钱。
不过也有老百姓对此举不买账。61岁的露西·马杜库说:“汇率太低了,就算换回5美元,还不够我买一回菜的。家里大堆的津元还没来得及用就不值钱了,央行必须好好计算一下老百姓的损失再决定换币的汇率。
当然,有“官方身价”的事物往往还有“黑市身价”。2009年以来,面值万亿的津元在收藏市场可谓炙手可热。外国游客来津或旅津人士回国馈赠亲友的佳品首先想到的就是万亿大钞。
哈拉雷古玩市场上100万亿津元从1美元/张一路上涨到如今10-15美元/张,而在EBAY上的标价则要高达35美元一张。不仅在欧美,津元在淘宝上也有售呢,标价在99元人民币一张。在万亿津元流通时的有心人靠海外收藏市场的需求也小赚了一笔,算是抵消了因通货膨胀带来的部分损失。
据统计,仅2000年-2009年间,津央行就发行过约70种面值的货币,除了万亿面值的有收藏价值,老百姓手中的大多津元纸币如今只能按极低的“官方身价”去央行换美元。
新华社记者许林贵、王悦图文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ms/6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