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大群聚焦:外贸公司找产品,
工厂找客户,经验交流!无杂乱信息广告!
当前,贸易不平衡正在影响世界各地的港口和航运公司的正常运转。一份全球港口追踪报告显示,9月份美国主要港口接收了万个集装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5%,创下了自年以来的最高月度记录。长滩港,10月份处理的出港空箱比装载货物的集装箱还多出个。中国和新加坡的货运经纪人表示,他们收到了运送出口货物的大量请求。上海的一位中间商说:“所有(靠港的)空集装箱都被客户竞相预订。我们已经有十多年没见过这样大的需求量了。”
欧洲等多国的二次封国导致众多港口出现拥堵、集装箱严重短缺、爆舱不断的现象!
中国货主面临运费疯狂上涨,但依然没有箱。。。。。。
上海、宁波、青岛、依然缺箱少柜,南美、美东、东南亚一夜暴涨的的高昂运价而且还没舱位、没柜子......
马士基近期发声,要恢复往日正常的运输状态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再加上消费旺季的到来,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航运价格维持高位水平仍是大概率事件。
欧洲航线、地中海航线,货量表现良好,供需基本面稳固,本周市场运价走高。
北美航线,运输需求保持稳定,供求关系稳固,市场运价继续在高位徘徊。
波斯湾航线,运输市场回暖,供求关系改善,航商推动运价上涨计划,市场运价大幅上涨。
澳新航线,运输需求在进入传统运输旺季后持续增长,供求关系良好,市场运价继续上涨。
南美航线,运输需求继续处于高位,市场运价基本保持前期涨价后的水平,本周即期订舱价格小幅上涨。
日本航线,本周运输市场保持稳定,市场运价基本平稳。
原材料大涨!化工原材料:
携手进入万元时代
二季度末,随着家电产品销量开始好转,家电原料价格开始攀升。临近年底,小家电出口更是开启“爆单”模式,但此时令制造商头疼的是,原材料价格已经一路飙升、高高在上,甚至拿着钱都买不到,很多订单还没有做,利润已经亏了。冰箱、冷柜的重要原材料聚合MDI是今年暴涨的大魔王,自6月以来不断飙升,10月暴涨超过24%,报价由1万飙升至2万大关,目前市场报价为2-元/吨。
塑料行业则由ABS在领涨,当前国内ABS市场价格大幅上涨,部分牌号日涨幅-元/吨。原料价格上涨,支撑成本稳固;终端家电需求陡增,贸易商推高价格。不过市场价格处于高位,下游抵触高价心理加重,短期难以消化涨幅,且终端成本压力偏大,高位回落倾向增加。
PC市场同样强势上涨,11月16日最新价格.67元/吨,最近5天上涨3.52%,10天上涨17.30%,20天上涨21.70%,30天上涨25.92%,60天上涨41.51%。
PC之所以大涨,归根还是因双酚A的带动。不少化工人称,全产业链都在为双酚A打工。11月16日,双酚A工厂多未报盘,长约供应为主,现货销量奇缺,市场零星报盘至元/吨附近,行业毛利冲高至元/吨附近。
10月以来PVC价格也在快速上涨,进入11月,PVC市场行情持续向好,价格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且仍保持向上走势。目前PVC现货市场货源偏紧状态依旧,市场到货不多,社会库存仍偏低,内外贸需求回暖,原料电石价格上涨,以及期货提振,多重利好因素支撑力不减,PVC走势偏强,商家销售无压力,挺价心态明显。
其他化工原料的价格也是连续暴涨,例如:国内有机硅DMC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就暴涨42.5%,从元/吨,暴涨元/吨,达到元/吨。某些供应商甚至已经加价至元/吨,仍然受到市场追捧。这意味着,有机硅DMC的价格在未来还会继续上扬。
异丙醇从元/吨,暴涨至14元/吨,上涨幅度高达%。异丙醇价格的暴涨收益于海外消毒剂需求的暴增。环氧丙烷暴涨.88%,创下14年来价格新高,达到19元/吨。聚醚涨幅高达.8%,创下12年来价格新高,冲上元/吨。碳酸二甲酯DMC涨幅.17%,报元/吨,订单已排至明年春节。TDI涨幅87.72%,创近3年之最,报.33元/吨。丙酮涨幅89.19%,报元/吨,主流工厂进入检修,导致上游供货量大幅下滑,供需严重失衡……
化工涨势不停,不少产品都进入了万元时代。预计年最后两个月化工品及原材料价格将继续拉升,火爆之势或将延续至明年。
家具原材料:
木材、海绵等全线飙涨
9月15日,广东省家居商会软体分会发布通知,建议会员单位统一提高价格区间-之间。
9月27日,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家具协会发布《关于家具行业原材料涨价的提示函》,指出,今年以来,实木涨价2次,海绵涨价7次,纸箱涨价5次,配件涨价2次。提示函称,由于原材料上涨,今年第四季度产品价格有可能上调。提醒各大会员企业,做出相应的价格价格调整,以应对市场风险。
作为海绵发泡的重要原材料,软泡聚醚持续徘徊在历史最高位。以中海壳牌指导价计算,10月中旬报价一度达2元/吨,创历史新高。最新报价元/吨,过去四个月涨幅高达.74%。
作为家具生产的原材料之一,聚醚硬泡更是持续刷新纪录。以万华荣威出厂价为例,其最新报价已达元/吨,为历史新高,过去四个月涨幅60.82%。
作为海绵生产的主要原材料,MDI和TDI同样涨幅明显。
此外,木材也在涨价中。我国将近80%的家居木材依靠进口,目前受疫情影响,国外各大港口封闭;加上国内成本提升、供应缺口、环保风暴等影响,进入九月以来,木材价格已经连续大范围全面上涨。
据木材网消息称,就目前全球经济形势来看,若库存消化完,从泰国、印尼、俄罗斯、美国等地进口木材难度会越来越大,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工费、加工费、物流等费用叠加,预计木作产品涨幅不止30%有可能翻倍。
今年,纸箱的涨价可以用“年头涨到年尾”形象表达。早在年初2-3月开始,纸箱便开始了一路涨价之路。2月份,短短一周时间内,国内就有超过50家纸企宣布上调纸箱价格,上涨幅度多在8-10%之间。期间,纸箱价格一路高歌猛进,经历4-5次调价。一直到10月12日,国庆长假后,逾30家纸板企业,继续发起的涨价潮。宁波二级厂开始上攻纸板定价,超过二十家二级厂在短短一小时内陆续发布涨价函,涨幅约在5%左右。
而继合成革主要原材料提价后的半个月,干、湿法树脂价格又一次大幅度上涨,弹力布和有关辅助材料也先后提价。
许多小型家具厂表示,原材料如此上涨,自己实在hold不住了。一些勉强撑着接单的工厂,虽然现在接到的订单比往年的这个时候多出很多,但是他们一方面面临原材料涨价,一方面又和客户已经签好合同价格,不能毁约涨价,在保本和亏本的边缘徘徊。
年1-9月,全国家具制造业营业收入.2亿元,同比下降9.2%;利润总额.7亿元,同比下降22.4%。
纺织原材料:
暴涨引发“抢布潮”
9月份以来,由于印度疫情失控,印度多家大型出口型纺织企业无法保证正常交货,而欧美零售商为了确保感恩节、圣诞节销售季节供货不受冲击,将多个本来在印度生产的订单转移到中国生产,更有工厂的营业额暴涨5倍。
随着纺织服装行业整体回暖,原料、棉纱、坯布、面料等暴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严峻考验,8、9月份接到的纺织品、服装出口订单因生产成本大幅增长很可能无法执行;另一方面一些外贸公司接到出口欧美、东盟等国家订单找不到供货商、生产厂家代加工,目前又出现“订单虽多,但能接下来的少”的情况。
此外,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进口纱也处于不报价的“封盘”状态。为保证生产交货,一场“抢布潮”也在纺织行业内拉开了帷幕。
据中国棉花预警系统对全国90余家定点纺织企业调查显示,10月纺织企业原料库存及纺织品产量环比上升,纱线、布匹库存有所下降。
10月,内外棉纱价格大幅上涨。国产32支纯棉纱10月均价元/吨,较上月上升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元/吨,涨幅2.63%;进口32支纯棉纱月均价元/吨,较上月上升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元/吨,涨幅1.93%。
棉花则从5月份开始已经进入了上涨区间。据生意社统计数据,年4月-9月,国内皮棉价格整体保持上涨趋势,国内皮棉累计上涨元/吨,涨幅16.31%。但进入10月后,棉价涨幅陡然加速,截止10月19日,国内皮棉现货市场均价报元/吨,较10月1日价格上涨元/吨,涨幅14.62%;同比去年上涨17.03%。
此外,由于市场传言称,受拉尼娜现象影响,今年会是60年一遇的冷冬,羽绒企业出现了囤货现象,进而导致供给不足。鸭毛、羽绒价格分别在年5月和10月形成两座高峰。5月初,含绒量90%白鸭绒的价格涨至每吨18万元,从8月份开始一路上涨,10月下旬一度达到每吨29万元,相比5月份的价格上涨了61%,近期价格徘徊在28万元左右。而鸭毛价格则从5月中旬开始的一个多月内,猛涨至25万元/吨,7-9月基本在20万元-27万元/吨徘徊,10月价格一度涨至40万元/吨。
尽管目前纺织行业出口表现极佳,但对于一些回流订单,纺织服装业内普遍判断是“应急订单”。由于在劳动力成本上不占优势,这些订单很难在国内久留。
有色金属:
高位运行
近期多种有色金属价格涨幅明显。
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11月13日,
电解铜均价报5元/吨,较今年以来元/吨的最低价上涨元/吨;
电解铝元/吨,较元/吨的最低价上涨元/吨;
铅锭元/吨,较元/吨的最低价上涨元/吨;
锌锭元/吨,较元/吨的最低价上涨元/吨。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最新数据,7月以来,铜、铝、铅、锌基本金属价格保持高位运行,超过疫情前水平。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到6.5时代,还会继续涨吗?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年11月1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元,较上一交易日上升基点,升到了6.5元时代。此外,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均涨到了6.5元时代。
接下来,人民币汇率还会持续上涨吗?
人民币汇率升到6.5时代,下一步持续保持升势应是大概率事件。
其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逐渐加深
在今年10月末,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就曾发布消息称,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基于自身对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情况的判断,陆续主动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迈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可能性加大,人民币持续升值人为抑制因素基本不存在,这为人民币持续升值营造了有利条件。“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各部门积极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环境,部署“十四五”时期工作重点。
其二,人民币汇率还会持续保持升势
中国目前基本摆脱了新冠疫情的负面冲击.经济发展势头在全球首屈一指,而与此相反的是,欧美国家的经济复苏速度较慢,尤其美国疫情形势依然相当严峻,这让美元会持续徘徊在弱势通道上。显然,中国由于有基本经济面的支持,人民币汇率还会持续保持升势。
其三,一系列积极信号
11月12日央行、国资委联合举办的主题为“人民币跨境使用更好服务企业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座谈会,释放出了一系列积极信号:央行表示已联合发改委、商务部、国资委等六部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政策文件将很快出台。这意味着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离岸人民币市场也将得到大力发展,更将促使在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的开放,提高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的容量和深度。尤其将会继续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持续优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环境,提高人民币跨境及离岸清算效率。目前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人民币国际使用取得了明显进展,人民币已经是中国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人民币跨境收付占中国本外币跨境收付的比例超过1/3。人民币已加入SDR货币篮子,并成为全球第五大国际支付货币和官方外汇储备货币。
其四,RCEP的签署
11月15日东盟十国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正式签署RCEP,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这不仅将推动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也将为促进地区发展繁荣增添新动能,更将成为拉动全球增长的重要引擎。尤其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无疑将成为RCEP的核心,既对RCEP各国经贸往来产生强大的推动效应,让参与各国受益。同时也让人民币在RCEP参与各国的贸易结算与支付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对推动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提升以及吸引RCEP各国来中国投资、增加RCEP各国对人民币需求等方面都带来多重利好,这样的结果也会对人民币汇率持续保持升势带来一定推力。
我们的国外客户还好吗?全国“二次封城”!最严格封锁措施!欧洲多国疫情告急...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在欧洲多个国家蔓延,尽管部分国家疫情形势有所缓解,但风险依然很大,防疫措施整体上仍在加强。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
德国疫情形势依然严峻
默克尔呼吁民众继续保持距离
德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当地时间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万例,达例,累计确诊病例例。
总理默克尔当天表示,尽管确诊病例不再呈指数级增长,但德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旧十分严峻,虽然社交限制措施确实会拖累经济,但默克尔仍呼吁民众尽量保持社交距离。
德国总理默克尔:我完全知道限制社交距离的措施是一种负担,让大家感到受了限制。我得说,这是我在任期内最艰难的决策之一。英国苏格兰部分地区采取最严格封锁措施英国苏格兰地方政府17日宣布,将从20日(本周五)下午6点开始,对格拉斯哥等11个地区采取最严格的第4级封锁措施,届时这些地区的餐馆、咖啡厅、酒馆以及室内体育设施等经营场所将全部关闭。居民不得在私人住宅内与家庭成员以外的人见面,但学校将继续开放。
奥地利全国进入“二次封城”
在奥地利,为遏制疫情蔓延,奥地利政府宣布于11月17日至12月6日在全国范围内升级“封锁”措施。媒体解读为“二次封城”,也就是关闭所有商业设施,只保留超市、药店等基本生活必需的购物地点;理发店、美容院等服务行业经营场所全部关闭;要求所有企业尽可能安排员工居家办公;居民非必要全天不得离开住所等。
外贸伙伴现状:
更多的外贸人面对在岸人民币汇率的飙升表示不淡定了。
不敢结汇,结果汇率越来越低!
汇率暴跌,海运费上涨,物料上涨!
“外贸的货已经发出去了,款还没有收回来的要哭晕在厕所了。”
来源:海运网,焦点视界,进出口经理人,央视财经等外贸链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ms/7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