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津巴布韦公园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宣布,计划出售今年猎杀头大象的权利,这一消息再次引发了围绕该国公园狩猎角色的激烈辩论。在新冠大流行期间,该国公园的旅游收入减少,令其举步维艰。
据估计,津巴布韦拥有10万头大象,是非洲第二大象群,仅次于其邻国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公园和野生动物管理局通过扑杀、狩猎来控制大象数量。根据大象的大小,这些大象的狩猎权从1万美元到7万美元不等。狩猎季节从4月开始,持续到10月雨季开始。博茨瓦纳和津巴布韦都接待了大部分来自美国的狩猎游客,这些游客可以花钱把他们的象牙作为战利品带回家。
津巴布韦公园和野生动物管理局表示,这一举措是其动物数量控制的必要部分,并将产生收入,为其运营提供资金。由于新冠大流行,该机构的运营受到游客减少的打击。
这个南部非洲国家自年以来每年出售头大象的猎杀配额。津巴布韦公园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的发言人蒂娜什·法拉沃(TinasheFarawo)说,去年,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尽管猎象数量很低,但还是发生了猎象”,但他拒绝透露具体数字。他补充说,尽管配额允许猎杀只大象,但他们一年最多只能卖出只。
法拉沃说,该机构没有从政府获得财政支持,每年需要2万美元用于其运作,包括护林员的薪水,护林员经常在包括极端天气在内的困难条件下工作。
“我们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接受中央政府资助的野生动物管理机构,”法拉沃说,“我们的工作人员通常一次花20天的时间巡逻,照顾这些动物。他们需要津贴,他们需要帐篷,靴子,他们需要制服。(狩猎)贡献了我们管理野生动物的部分资金。”
关于大象种群管理的争论
法拉沃还说,狩猎项目有助于防止津巴布韦国家公园的大象数量过多,并保持其“生态承载能力”。“生态承载能力”指的是支持某一地区一个种群的可用资源,一般来说是每平方英里(2.5平方公里)1-4头大象。
他以该国最大的保护区万基国家公园为例。万基国家公园的面积为平方公里,这个公园的最大承载能力是10头大象。“但是我们现在坐拥40到头大象,这意味着每平方公里有一头大象的最佳生存状态还没有实现,”他说。
同时,拥有13万头大象的博茨瓦纳,在年5月取消了为期五年的大象捕猎禁令,给出的原因之一就是大象的数量超过了“生态承载能力”。这项禁令最初的实施是为了阻止大象数量的下降,由于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濒危物种。
利用生态承载能力作为管理动物及其栖息地的指南,其有效性在自然保护界受到质疑。“非洲善治组织”(GoodGovernanceAfrica)的罗斯·哈维(RossHarvey)对大象“过剩”的逻辑提出了质疑——“非洲善治组织”是一个专注于改善非洲大陆治理的非营利组织。
他说:“这一概念建立在‘生态承载能力’的借口之上,但最近的许多科学论文已经推翻了这一概念。”哈维认为,捕猎大象“是富人的游戏,没有科学依据,不管它的支持者会告诉你什么。”
▲外国游客在博茨瓦纳北部边境丘比河岸观察大象
对狩猎的不同看法
去年,博茨瓦纳和津巴布韦的旅游业因各国实施旅行限制而陷入停顿。据津巴布韦旅游局估计,新冠疫情导致该国旅游业在年损失了至少10亿美元的潜在收入。根据津巴布韦旅游协会的数据,年和年,旅游业分别占津巴布韦GDP的7.2%和6.5%。
南非西北大学旅游管理高级研究员皮特·范德·莫韦(PeetvanderMerwe)认为,博茨瓦纳和津巴布韦出售狩猎权是公平的,因为它们的大象数量相当健康。
他说:“我们在博茨瓦纳进行的研究表明,当地社区需要这些业务,这确实有助于创造就业和收入。”但是范德·莫韦也表示,狩猎大象权利倡议应该以严格的规则和规定来实施,以防止虐待动物。
但是,尽管猎杀大象能带来短期的高收益,“非洲善治组织”的罗斯·哈维认为,从长期来看,这是一种破坏性的、不可持续的做法。他说:“关键是要取消狩猎,并投入大量资源来协调替代方案,例如连接大型保护区,为大象建立迁徙走廊,以及创造其他类型的旅游业。”
而范德·莫韦则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可能有其他基金、公司或组织愿意为公园的维护提供资金,但这是不可持续的。他说:“过去已经证明,狩猎可以得到可持续的管理。”
西班耶动物福利和保护信托基金会的负责人阿尔弗雷德·西瓦(AlfredSihwa)说,由于津巴布韦出售猎象权缺乏透明度,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他说:“我们面临的挑战是,这些资金将流向哪里。津巴布韦公园和野生动物管理局董事会的薪酬与社区从野生动物中获得的利益不相符,董事会的人从中获得高薪,但是当地人却并没有获得多少实际利益——除了他们从狩猎中获得的肉。”
——联系——
LomoLomo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qz/10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