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津巴布韦 >> 津巴布韦签证 >> 正文 >> 正文

放弃新冠疫苗专利美国画的大饼好看却不

来源:津巴布韦 时间:2023/2/8

当地时间5月5日,美国拜登政府宣布,美国支持暂时豁免与新冠疫苗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作为全球新冠疫苗知识产权专利的主要拥有国之一,美国此举与国际社会的期待相比,虽说有些“迟钝”,但还是迈出了“展现国际担当”的重要一步。然而,德国各界对美国政府提出的放弃新冠疫苗专利的呼吁表示怀疑和反对。

美国政府的决定,画了一张好看的“大饼”,却不见得好吃,也不见得能吃到嘴里。

“疫苗鸿沟”阻碍全球抗疫进展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5月5日16时38分,全球确诊病例超1.53亿例,死亡病例超万,且病毒不断出现变种,一些国家正在遭受第三波疫情的侵袭,其中印度上周新增确诊病例占全球的46%。

作为防控并战胜疫情的重要手段,疫苗的生产和分配在全球却极不均衡,一些发达国家手握疫苗专利、囤积大量疫苗,而欠发达国家要专利没专利、要疫苗没疫苗。尤其是在卫生系统比较脆弱的非洲大陆,无数人苦苦等待一剂疫苗却求之不得。如此大的“疫苗鸿沟”,严重阻碍全球抗疫进展。

去年10月,印度和南非就曾联系世贸组织,要求暂停专利、工业设计、版权和保密信息保护等权利,以确保各国“及时获得负担得起的医疗产品,包括疫苗和药物,或扩大对抗击新冠病毒至关重要的医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供应”。肯尼亚、斯威士兰、莫桑比克、巴基斯坦、玻利维亚、委内瑞拉、蒙古、津巴布韦和埃及等国均是这一提案的共同提案国。然而,这一提议当时遭到了美国、英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强烈反对。

今年2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也谈到了“疫苗鸿沟”问题,“已分发的新冠疫苗中的75%由10个国家分享,可上百个国家连一剂疫苗都没有收到”。古特雷斯的疾呼,是对发达国家的直接喊话,也再次敲响了全球疫情防控的警钟。

面对这场全人类的危机,如果不能弥合“疫苗鸿沟”,世界将面临道德和经济双重灾难。

大国需展现更多责任担当

疫苗是服务全世界、造福全人类的公共产品,需要大国展现更多责任担当。

去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3届世卫大会上宣布,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中国贡献。

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上又宣布,中国积极支持并参与新冠肺炎疫苗国际合作,已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愿同各国在开展疫苗研发、生产、分配等各环节加强合作。

中国是这样承诺的,也是这样践诺的。

中国始终秉持疫苗公共产品的第一属性,向80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同时向4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同10多个国家开展疫苗的研发和生产合作,以安全、有效、可及、可负担的疫苗守护生命、雪中送炭,为发展中国家带去希望,为全球抗疫注入信心。

反观美国,截至3月,美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新冠疫苗生产国,产量达1.64亿剂,但这些疫苗“全部自用”,出口量为0;若加上此前订购的8亿剂疫苗,美国已拥有足以供4.5亿人接种的疫苗,远远超过该国3.3亿人口。就连美国媒体“Axios新闻网”也看不下去,表示在全球数十亿人焦急地等待疫苗时,却有万剂疫苗在俄亥俄州的仓库里吃灰。

如今,美国疫情因疫苗接种率不断提升有所缓解,加之国内外舆论压力,美国开始考虑自己的“国际形象”和“道德领导角色”了。

3月10日,在美国芝加哥,一位老人进入联合中心球场新冠疫苗接种点。(新华社发,乔尔·莱纳摄)

美国“疫苗外交”动作频频

当地时间4月5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宣布,设立领导美国全球新冠疫苗外交活动协调员一职,其目的主要是挽回此前因“疫苗锁国政策”而造成的公关危机,改善美国与盟国、邻国间关系,修复美国此前在第三世界损失的“人气”。

随后不久,美国政府便高调宣布分别向邻国墨西哥、加拿大“交付”万剂和万剂疫苗,“以缓解邻国燃眉之急”。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承诺向“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年内捐资20亿美元,后又宣布年拟再追加10亿美元。

4月26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美国目前已有“强大的疫苗组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有望在未来几周完成对阿斯利康疫苗的审查,届时可释放约万剂疫苗,另有万剂疫苗仍在生产中,这些疫苗将向世界分享。

直到5月5日,美国政府宣布支持暂时豁免与新冠疫苗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说到底,美国仍是延续了一贯的“美国优先”路线。

“大饼”不见得能吃到嘴里

北大纵横咨询管理公司高级合伙人王宏志表示,在全球性生存危机背景下,放弃疫苗专利保护,在WTO框架下是合理合法的。

放弃疫苗专利保护的法理基础是年签署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和年达成的《TRIPS公共健康宣言》(多哈宣言),文件明确约定:WTO成员国家在面临公共健康危机时,可以启动“强制许可”,允许本国企业强行仿制专利药。

其次,放弃疫苗专利保护也是有道义基础的:在WTO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缔约国推行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时候,药品专利主要集中在3~4个发达国家,推行药品专利对多数国家是不公平的。许诺在特殊情况下放弃专利,是发达国家说服发展中国家签约所做出的承诺。

然而美国政府支持暂时豁免与新冠疫苗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在美国自由经济体制下,美国政府并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市场行为,支持暂时豁免,关键还要看企业是否愿意放弃。

对拜登政府支持暂时豁免的做法,美国药品研究和制造商协会已经表示了尖锐的反对。而该协会的成员包括阿斯利康、辉瑞和强生等疫苗制造商。也正是受此影响,美股抗疫概念股已连续两个交易日大跌,中国A股生物疫苗板块也全线下跌。

另外,知识产权只是全球新冠疫苗短缺问题的一部分,更大的问题在于疫苗的制造。

华南某医药投资行业人士表示,首先,疫苗生产具有很高的门槛,疫苗专利的公开并不意味着佐剂专利、LNP专利、辅料专利等就会一并公开;其次,生产工艺技术属于各个厂商的商业秘密,这些细节参数也不可能公开;最后,疫苗生产对供应链的要求十分严格,生产原料、辅料、填料、生产设备、相关人才等的供应也是生产环节中的重要问题。

以目前广泛使用的mRNA疫苗为例,研究人员需首先利用新冠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的基因序列对mRNA进行编程,再将其包裹在一个被称作“脂质纳米颗粒(LNP)”的脂质物质制成的保护膜中,进而制成疫苗。由于生产过程中涉及遗传物质和酶之间的化学反应,提高mRNA疫苗产能不仅仅是增加原料投入这么简单。

辉瑞生产的mRNA疫苗需要来自全球多个国家超过种的原材料供应,倘若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疫苗的总体生产。此前,全球最大的疫苗厂商印度血清研究所面临疫苗生产原材料不足的困境。换言之,公开疫苗专利只是第一步,后续整个疫苗的生产和供应链能否跟上才是更为重要的问题。

最新消息

德国拒绝美国放弃新冠疫苗专利的提议

针对美国政府日前提出的放弃新冠疫苗专利的呼吁,德国各界表示怀疑和反对。

当地时间5月6日,德国政府发言人表示,美国的计划将给疫苗生产带来“严重的麻烦”。彭博社称,如果没有研发带来的利润的激励,那么制药商未来可能不会研发制造疫苗。

德国政府发言人表示,限制新冠疫苗生产的因素是生产能力和高质量标准,而不是专利。她强调,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的源泉。

德国联邦发展部长穆勒也批评了美国的激进态度。他同时呼吁美国帮助确保疫苗生产。

(来源:南方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qz/12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