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O确认两项闪电世界纪录
最长单次闪电水平距离
和最长单次闪电持续时间
2月1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在其官方网站上正式确认了两项新的闪电世界纪录——最长单次闪电水平距离和最长单次闪电持续时间。两次过程分别发生在北美和南美的闪电活跃地区,实际上也是“中尺度对流天气系统(MCS)”的多发区,即北美大平原和南美拉普拉塔盆地(LaPlataBasin),这些地区的强对流性天气活动促使了剧烈闪电现象的发生。负责记载天气气候极值的WMO极端天气与气候委员会借助最新的气象卫星探测分析技术确认:最长单次闪电的水平距离为±8公里(.2±5英里,相当于美国纽约市与俄亥俄州哥伦布市之间或伦敦与德国汉堡市之间的距离),于年4月29日出现在美国南部地区;持续时间最长的单次闪电发生在年6月18日,为乌拉圭和阿根廷北部上空雷暴中持续发展的一次闪电,时长达17.±0.秒。在此之前,监测到的最长闪电距离为±8公里(.6±5英里),年10月31日发生在巴西南部的部分地区,较最新纪录短60公里,两次测量采用了相同的最大圆距离法(MaximumGreatCircleDistanceMethodology);此前的持续最长闪电时间为16.73秒,年3月4日发生在阿根廷北部,比新纪录短0.37秒。如此强的单次闪电,确实非同寻常,反映了大自然闪电活动中的极端状况。能捕捉到这样的量值,也体现了人类在探索科学奥秘时所取得的进步。目前所测得最大值不一定能完整揭示实际发生的极值,因为这项业务建立的时间还不长,探测范围和技术也还在发展和变化中。但随着探测能力的提升,及探测系统布设的完善,极端雷电现象的探测水平和完整性都会不断增强,从而使探测结果与实际值更为吻合。WMO为此设立专门委员会,以推动对极端天气气候的记录和分析,也可以从探测需求的角度推动科技发展。目前,天气气候极值档案库中保存有多种类型的与特定天气相关的全球、半球和区域极值记录,包括温度、气压、降雨量、冰雹、风和闪电,及两种特定风暴类型——龙卷风和热带气旋的极值,也包括由极端天气过程造成的极端严重灾害。关于雷电灾害,该数据档案记载,因直接雷击,年,在津巴布韦21人为寻求安全挤在一间小屋中,被一次雷电击中全部死亡;因间接闪雷击,年,在埃及德隆卡镇,雷电击中了一组油罐,导致燃烧的石油淹没该镇,造成人死亡。雷电是一种强对流灾害性天气,在一些多发区域常会引起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成为每年自然灾害防御中需重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qz/14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