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每天穿梭在海大校园中的你
有没有留意过这样一个
有些特别的学生群体呢?
有时,他们三两结伴,
说着听不懂的外语,笑声朗朗经过你的身边。
有时,他们塞着耳机,
抱着一本厚厚的书,静静地读着,
但不一样的肤色让他们格外瞩目。
你远远观望着他们的背影,
不敢前去说出那句你好。
小编
今天,就让小编领你走进两位与你每天生活在同一校园中的津巴布韦留学生的生活。
感受来自非洲南端的阳光!
来认识一下他们吧他是Jethro,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中国的第一年,海大这个神奇的地方给了他许许多多特别的体验。青岛冬天的寒风并没有让这位非洲小伙减弱对中国文化的热情与探索。喜欢运动的他经常出现在篮球场或者健身房,也喜欢窝在宿舍听歌,看动作片。虽然有很多文化差异很难适应,但开朗乐观的Jethro并不介意,他希望能认识甚至熟悉更多的中国同学,来向他喜欢的这个城市更近一步。关于未来,想要回到津巴布韦,用一己之力为故乡画更美好的明天。
这是Tatenda,同样来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些腼腆的他,总是挂着温暖的微笑静静地听着我们聊天。但当我们开始教他们说中文日常用语时,兴奋地拿出笔和纸,仔细的记下每一句的读音,并且不断提问然后重复发音问我是否准确,这样强烈的求知欲让我非常吃惊。喜欢踢足球更喜欢看书学习,短期目标是在暑假前说一口流利的中文,长期目标是继续在海大读研,与中国文化更好交融。
(附上Tatenda写的自己的中文名字)
他们的日常小编
提起来中国学习的缘由,他们露出了羞涩的笑容,用手机给我看中国领导人和津巴布韦领导人的合照并说,中国与津巴布韦一直是兄弟国家,中国的人民给予了很多帮助与关心,他们对中国总是怀有一种信任与亲切感,远跨重洋的学习经历不仅能够使他们多一份国际视野,更将使国家友谊更加深远地延续下去。
小编二号
虽然大部分食堂里的菜他们不能吃,但有一样东西让他们迷恋万分——北区食堂的蛋炒饭。看到他们真挚而激动地不断称赞,小编也受到了感染。确实,这些津巴布韦同学们总是有一种来自内心的热情,带动你甚至感动你。
小编
看似永远乐天的他们其实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寂寥,由于机票和来回花销太贵,很多人不得不选择四年不回家,在海大过完整个青春岁月。班里都是留学生,他们现在艰难的从拼音开始学起,所以也很渴望有中国朋友能帮助他们学习中文,他们帮助我们练习英语口语。
关于毛笔字小编二号
尽管有所Jethro对我说,以前在电视上总能看见写毛笔字的场景,一直想要尝试却苦于没有机会,这次他真的非常满足能够一点点去学习中国文化。我想,他们想尝试的,不止是书法而已。和我们一样,这些善良而诚恳的学子跨越山河大海来到青岛,是怀揣着那样一份热忱和梦想,那样一份对中国文化的亲近感。所以,下一次,你会不会勇敢地上前“sayhello”?或许,他们已经等很久了。
图文:编辑部倪迪雅
编辑:新媒体运营部胡方达
审核1:编辑部李怡安李金芳张毅
审核2:魏薪郦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qz/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