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华人网原创
4月7日
离上一篇更新已过了快一周,期间见证了祖国上下全网同悲,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牺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表示深切哀悼的诚挚敬意,与万众一心的强大凝结力。
漂在海外的我们无法近距离向英雄致敬,能做的就只有管好自己,将宅居生活进行到底。于是,十几天来一直恪守不出门,连屋门都不出的标准宅家生活。
幸而同在一个屋檐下,曾经共同工作现在同吃同住的兄弟姐妹有5/6人,每天吃吃喝喝热热闹闹地过,真没觉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生活有多么寂寞难耐。
只是,人多自然消耗大,前期预备了够两周食用的新鲜蔬菜眼看就要弹尽粮绝了,这可不是一个令人愉悦的好消息。没有疫情影响的日常饮食中,向来是觉得荤比素更可口。可真要到了满桌摆满荤腥却没有鲜嫩时蔬做配的时候,就好像没了绿叶衬托的红花,那浓的化不开的艳丽色彩只让人觉得俗腻,单是想想都无法下箸。
那该怎么好呢,只有继续发挥中华民族越挫越勇的优良道德品质喽,没有困难要上,有了困难克服困难也要上。大家都把蔬菜荒看成当下必得解决的头等大事,决定双管齐下,全方位攻克吃菜难问题。
一方面安排当地员工出门采购,不出门感受不到太多外界变化,只是每天依靠刷手机看到的零散消息,有真有假,不可全信。如今派亲信出门亲历一番,反馈回来的信息可信度也略高一些。
据他所言,各个重要路口都设有路障并有三三两两的警察把守,见有车辆通过时会截停并上前检查,车内人员是否超过两名呐?是否有什么正当理由出行呐?行驶路程是不能超出五公里范围之外的,好在我们所在的市镇不大,穿梭一个来回也不过十公里,完美合规。
OK,PickenPay等大型连锁超市仍在营业,但已经开始采取人员排队限流,在门口为顾客测温等防疫措施,戴口罩的人寥寥无几,国情所限无意评判。营业时间比以前缩短了不少,大多数只保持上午半天正常经营。货品储备么跟过去自不能相提并论,他用了四个小时,辗转三家店,采购清单上的物品只买到了60%。
绿叶菜以前就不充足,今天更是一根也没买到,让人惊奇的是洋葱居然也一粒都没抢到,这原本是菜市场中最普遍最大众化的选择呀。
由此看来,推特上流传甚广的多吃洋葱多喝热水有益于预防新冠病毒的帖子在当地受众间的认可度还真不低呢。
既然正常采买这条路走了个半通,那便只能开启双管中的另一管,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啦。
中国有句谚语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虽然津巴布韦的地理位置在南半球,节气正好相反,可对坚定信仰中华传统文化的华夏子孙来说,不论身在何方,老祖宗的教诲一定要牢记不能忘。
再说了,生活在津巴布韦超过五年以上的老非漂,哪一个没有尝试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田园乐趣呢。说干就干,小曲唱起来,“荷把锄头在肩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
悠扬的歌声真没有,孩子们聒噪的吵闹声倒是不绝于耳。自己发起狮吼功,将这份嘈杂暂时镇压下去。遂跨出厨房后门静立在后院的菜地前做深沉状,看着这堪比戈壁滩的贫瘠土壤,胸中的万千沟壑瞬间消散于无形。
曾经以为靠这块小小空地就能满足屋内大小人等的尝鲜之欲,真是想的不要太美好啦。
不过转念一想,有总比无强,而且确信跨越千山万水来自祖国大陆的“革命”种子,一定有着超级顽强的适应力和生命斗志,任何土壤都能成为它们成长绽放的温床。
不信,你看那边的香葱,已经在风中摇曳起它嫩绿的线条,还有日前洒下的玉米种子,也在迎着阳光努力向上伸展。
有朋友问,你即便现在开始种菜,怕也来不及了吧。可谁又能说这次的疫情不会是持久战呢,即使像中国一样,也得至少持续两个月,现在撒种,疫情中期正是收获好时节。
况且,困难当前,唯有守着对生物(命)勃发的期待,才是希望最该有的模样。
文:苏苏
责编:清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qz/6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