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暴发基孔肯雅热疫情。据报道,今年早些时候,桑给巴尔石头城发现了首例基孔肯雅热病例,随后,桑给巴尔政府立即下令在岛内各区域喷洒药物,以控制病毒进一步传播。然而,近期桑给巴尔岛持续的强降雨导致基孔肯雅病毒又重新出现。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叮咬而传播,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同样地,这种蚊虫也是造成黄热病、登革热、寨卡热和马亚罗等其它疾病的元凶,这种蚊虫可以通过其腿上的白色标记和胸部上方的一个琴形标记来识别。
埃及伊蚊
白纹伊蚊
基孔肯雅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肿胀,可伴有全身性肌痛。虽然该疾病通常并不致命,但它可能会引发持续数月或数年的慢性关节疼痛,甚至会让很多患者行走困难。
由于基孔肯雅热的许多症状与登革热和寨卡热相似,因此,基孔肯雅热在这两种疾病都很常见的地区很容易被误诊。
桑给巴尔卫生部长哈马德?拉希德称,尽管桑政府已向岛内各个卫生中心和诊所分发了治疗基孔肯雅热的相关药物,但大多数患者都集中在MnaziMmoja医院接受治疗,医院人满为患。据悉,医院每天平均接收约50例新病例。
相关报道称,基孔肯雅病毒于年首次在坦桑尼亚被发现,年基孔肯雅病毒被分离出来。该疾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近年在印度洋地区大规模流行。(来源:非洲华侨周报)
更多资讯敬请扫码网络营销总监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