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罗得西亚Wankie煤矿爆炸致死7伤
关键词:煤尘爆炸
年6月6日上午点25分左右,南罗得西亚(今津巴布韦)Wankie煤矿井下发生煤尘爆炸,爆炸席卷了地下巷道的大部分,造成人死亡,7人受重伤。地下矿井中的人中,只有2人受伤幸存;爆炸导致地面上有2人死亡,5人受重伤。在死于矿难的人中,那些可能在爆炸冲击波中幸存下来的人,又被巷道内存在的有毒气体毒死。爆炸毁坏了两个表面风扇装置,不可能立即进行修复,直到爆炸后大约4小时,才部分恢复了通风。
煤矿概况:
二号煤矿地下巷道的深度从60米到50米不等。由于煤层接近地表,深度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表面地形的变化。主煤层高度破碎。在主层内没有真正的层理或割理,虽然大地运动的迹象很少,但小断层是常见的。由于构造活动,也就是地壳的运动,整个煤层被破碎成无数块煤。一般来说,随后的压实作用压实了煤层的裂缝,但它们仍然是薄弱面,在采矿后这些薄弱面危险性更加显著,可能导致难以预料的坍塌。
事故救援:
爆炸发生后,立即开始了救援。尽管矿山现有的救援设施并非微不足道,但这场灾难的规模过大,不得不寻求外部帮助。通过观察矿井中的破坏程度,任何人在此次爆炸中幸免于难的可能性都非常小。因此该煤矿负责人在爆炸发生三天半后做出了停止救援的决定,为的是防止进一步的人员伤害和生命损失,由于矿井中的危险性极大,这也是一个完全合理的决定。
点火源:
■电气火花。由于煤矿下输送机等设备都是由电力驱动的,并通过柔性电缆供电,在半黑暗的条件下,这些电缆容易被碰撞且容易损坏。这些机器开启后使用后,电缆承受的荷载巨大,因此煤矿吓的电缆都必须进行相应的设计,如果电缆出现故障,经过重新装配或修理后的电缆都可能成为点燃可燃气体的点火源。
■撞击火花。在地下使用焊接设备修理煤矿机械是不可避免的。在割煤作业过程中,如果刀链的活动镐碰到石头或黄铁矿体,可能会产生能点燃火的火花。
■煤矿自燃。矿井火灾可能是由于煤的自燃。
■由于在过重负荷下工作的机械过热而引起火花。
事故原因分析:
由于管理部门未能认识到煤矿中煤尘的危险,未能系统地清除露天巷道中的所有细煤和粉尘,也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煤尘的危害,导致此次矿难的发生,WANKIE矿难也成为了历史上第五大严重矿难。
2
▌西雅图木工店火灾关键字:人为失误年6月6日下午大约2点3分,一家木工店的胶水罐意外翻倒,引发了当时西雅图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火灾。
第二天,西雅图邮报在火灾发生后在临时设施外运营,错误地报告说,事件始于“吉姆·麦高的油漆店,在史密斯的靴子和鞋店下面,在前面拐角处和麦迪逊街,在被称为丹尼街区的地方”;两周后的更正说火灾实际上开始于Clairmont的商店橱柜,在Pontius大楼地下室的McGough商店下面”,24岁的瑞典人约翰·贝克(JohnBack)打翻了胶水罐。火很快蔓延到地板上的木屑和松节油。他试图用水扑灭大火,但这只会让火势进一步蔓延。消防部门于2点45分到达,但当时该地区烟雾缭绕,无法确定火源。
火势蔓延:
由于夏季的异常干燥,商店的木材等极易燃烧,大火爆发并很快吞噬了整个街区。附近的一家酒类商店发生爆炸,酒精使火势变得更猛。火势迅速向北蔓延到其他街区。
现场救援情况:
由于消防设施的准备不足使火场情况变得更加严重。西雅图的消防供水不足以对抗如此猛烈的火灾。每隔一条街道才会有一个消防栓,而且消防管道的口径过小,这些原因都导致消防用水的不足,而且火灾期间使用的消防栓太多,以至于水压太弱,无法扑灭如此大规模的大火。
破坏程度:
到6月7日上午,大火已经烧毁了25个城市街区,包括整个商业区、该市的四个码头和铁路总站。这场火灾在当时被称为西雅图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火灾。尽管造成了大规模的财产性损失,但只有一个小男孩在大火中丧生,但是,在清理火场的过程中发生了死亡事故,总损失估计接近万美元(以今天的美元计算为5.76亿美元)。
3
▌山东莱芜润达新材料有限公司中毒窒息致死关键字:苯酚;中毒窒息年6月6日4时32分,山东莱芜润达新材料有限公司发生一起苯酚中毒窒息事故,造成一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30万元。
事发现场情况:
事故发生在环氧树脂车间二层半,因R反应釜投料时底部取样阀(如图所示,主要用于取样检测)未关闭,导致苯酚泄漏在反应釜下部周围地面。
通过现场检查,反应釜底部周围及车间门口地面有处理过苯酚的痕迹,面积大约6平方米。在车间二层门口处发现吴有全脱掉的上衣及防护手套,在车间外南北主路与东西主路交叉处发现吴有全脱掉的裤子和鞋子,其上衣和裤子上均沾染有苯酚。
▲R反应釜投料时底部取样阀未关闭
事故发生经过:
年6月6日上午8时,环氧树脂车间员工正常上班,车间主任兼二班班长李某强安排操作工吴某全对R反应釜及其附属设备设施检查,准备下午投料生产;操作工张某负责环氧树脂精制生产。
下午3点30分,吴某全在没有汇报班长李某强到现场协助、没有确认R反应釜底部取样阀是否关闭的情况下,到车间三层对R反应釜进行苯酚投料,此时,操作工张某在精制工序正常上班,李某强在办理出入库手续和现场巡查。
4点32分55秒,吴某全从车间3层进入2层半去关闭R反应釜底部取样阀时,其面部、身上沾染了泄漏的苯酚,4点33分07秒从二层半出来,4点33分4秒摘掉手套进入二层。
4点33分26秒,由二层跑出并脱掉上衣,迅速下楼跑向仓库南侧水龙头(在跑的过程中脱掉了裤子和鞋子)进行冲洗。
▲苯酚,又名石炭酸、羟基苯,是最简单的酚类有机物,一种弱酸。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晶体,有毒。苯酚有腐蚀性,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液;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其溶液沾到皮肤上可用酒精洗涤,苯酚暴露在空气中呈粉红色。事故的直接原因:
合成岗位操作工吴违反《树脂安全操作规程》第3..条、《投料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艺)第二条)的规定,在设备设施检查不到位,未关闭取样阀情况下,未按照投料过程中必须双人现场操作的规定投料生产,造成苯酚泄漏;发现物料泄漏后,未及时上报,且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装备,应急处置不当,导致其面部、身上沾染苯酚,致使苯酚中毒窒息死亡。
事故的间接原因:
■山东莱芜润达新材料有限公司环氧树脂生产车间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车间主任(二班班长),安全巡查不到位,未发现吴在生产过程中设备检查不到位、擅自投料的违章行为。
■山东莱芜润达新材料有限公司对员工现场应急处置教育培训不到位,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后,员工应急处置措施不当,应急处置能力欠缺;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卡中“受教育个人意见”、“教育主管部门意见”未签署确认,无法反映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
4
▌江苏泰兴惠尔信机械公司高处坠落致死关键字:高处坠落年6月6日时左右,江西东方昊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惠尔信机械(泰兴)有限公司进行设备安装时,发生一起一般高处坠落事故,导致一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92万元人民币。
事故经过:
年6月6日7时3分左右,彭员保安排黄某明、梁某春、杨某平、杨某苟进行喷涂房框架结构的后墙铁焊接作业。
时左右,需要将8.5米高处的角钢与上方的方钢管焊接在一起,梁某春未采取防护措施,攀爬脚手架,双脚踩在离地面高约7米的角钢横杆上,一只手抓着次横杆的上部,另一只手将方钢管下面的角钢往上顶,杨某苟拿起焊枪刚点了一下的时候,梁某春和脚下的角钢横杆一起坠落至地面。
事故直接原因:
梁某春忽视安全,在未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的情况下,踩在7米高角钢横杆上作业时,角钢横杆两头的焊接处发生断焊,人和角钢横杆一起坠落至地面。
5
▌天津北方港航石化码头中毒窒息致2死关键词:中毒窒息;盲目施救
年6月6日,天津涵石运输有限公司雇用的一辆沥青运输罐车在天津北方港航石化码头有限公司院内进行沥青装车作业准备时,发生一起中毒和室息事故,造成2人死亡。
事故经过:
事发当日,该车司机打开罐体前人孔盖,发现挂在人孔口沿上的用于装车时与装车管连接、防止沥青喷溅的塑料管掉到罐体内。司机随后进入罐体内取塑料管,晕倒在罐中。该车押运员发现后进入罐中施救,也晕倒在罐中,2人最终中毒室息死亡。
事故直接原因:
作业人员未穿戴个人防护装备,进入罐体内取管,是造成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盲目施救,是造成本次事故扩大的主要原因。
事故间接原因:
■该公司未依照法规建立健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未对雇用车辆的作业人员进行有限空间管理规定中“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教育和培训,致使作业人员没有掌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外理措施。
■港航公司未对进入本单位管理区域的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不健全,未及时发现并消除进入厂区的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作业存在的事故隐患
6
▌606北京太阳宫燃气热电有限公司燃气爆燃致2死伤关键词:安全设施损坏;人员违章操作
年6月6日4时许,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地区北京太阳宫燃气热电有限公司厂区内启动锅炉房附属建筑增压站MCC控制间内发生燃气爆燃事故,造成2人死亡、人重伤。
事故概况:
年6月6日4时左右,由京丰热电厂聘用的北京路路通保洁服务有限公司保洁工人田某珍、郑某梅、董某彦和桂某君4名人员,到增压站MCC控制间进行保洁作业。
4时分25秒,田某珍打开增压站MCC控制间门进行入房间,郑某梅、董某彦在门外做准备工作,桂某君在增压站MCC控制间东侧路旁休息。
4时2分55秒,增压站MCC控制间发生爆燃,爆燃冲击波将在门外做准备工作的郑某梅、董某彦抛至增压站MCC控制间2余米外路面死亡,室内人员田某珍受重伤。
爆燃产生的冲击波造成增压站MCC控制间屋顶隆起,四面墙体被炸毁。北侧厂区铁制栅栏墙、东侧8米处调压增压站外墙、南侧4米处循环水PC间外墙、东南侧约6米处的号发电机组外墙均不同程度被破坏。启动锅炉房与氮气瓶间隔墙最南端氮气放散口及上部墙体位置有过火燃烧痕迹。
事故调查经过:
第一,事故现场氮气瓶间内氮气安全阀放散口及其上部墙体有燃烧过火现象存在,确认事故发生后,此放散口仍有天然气泄漏,并存在喷射状火焰。
第二,通过调阅调压站流量计(以下简称流量计)运行记录证实,流量计从6月6日9时47分至4时02分存在约m3(标准大气压下体积)的天然气流过。经过此表的天然气一路供厂前区食堂,一路供启动锅炉,其下游再无其他用气设备。根据调取食堂日常用气量分析,每天食堂用气量在00m3左右。当天启动锅炉没有工作。通过对流量计的远传数据与流量计回装作业起始及结束时间比对,流量计回装工作结束时间与当天流量计读数变化起始时间一致,同时,流量计读数结束时间与事故发生时间吻合。由此认定从此流量计流出的m3天然气是此次爆燃事故的气体来源。
第三,国家特种泵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止回阀检测证实,止回阀不能密封,反端无法建压。止回阀流道基本处于畅通状态,不能达到阻止天然气逆流氮气管线的目的。经计算,电加热器下手动球阀和止回阀在2.2MPa压力下流通能力为80.40kg/h空气,相应压力下的体积流量为30.07m3/h,约合标准大气压下(P=0.0MPa(A),T=0℃)体积流量69.80m3/h。在事故发生前4小时的气体泄漏量与调压站前流量计显示的约m3天然气(不包含厂前区食堂燃气用量)基本一致。由此认定天然气由增压机房调压站电加热器下的二次阀(手动球阀)、止回阀和一次阀(截止阀)逆流进入氮气系统,从氮气瓶间内安全阀放散口泄漏至氮气瓶间内,与实际泄漏量基本一致。
第四,太阳宫燃气热电有限公司发电部运行丙值巡检员黄某违章操作,未按照太阳宫燃气热电有限公司《SFA联合循环机组运行规程》Q/JYRD-3.-0-.2.2.3)管路天然气置换氮气的要求关闭电加热器下一次阀(截止阀)、二次阀(手动球阀),便离开现场;发电部运行丙值主值班员李某,作为工作票许可人,在工作结束后也未亲自到现场检查验收。
第五,天然气在氮气瓶间和增压站MCC控制间扩散模拟计算分析。由于氮气瓶间和增压站MCC控制间的隔断墙体完全损毁,无法找到氮气瓶间内泄漏的天然气扩散至增压站MCC控制间的直接证据。事故调查组委托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对氮气瓶间内氮气管道安全阀放散口处天然气流量进行计算,并委托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结合现场爆燃后情况对增压站MCC控制间内的参与此次爆燃事故的天然气进行模拟分析,经模拟分析认定,氮气瓶间内氮气管道安全阀放散口天然气泄漏量约为m3/h;在增压站MCC控制间的内部参与爆燃的天然气量为42m3时,爆燃破坏情况与现场情况最为吻合。
第六,事故发生前,聚集在氮气瓶间内的天然气具备扩散进入到增压站MCC控制间并形成聚集的能力。事故调查组委托专家组结合上述计算和模拟结果进行综合论证得出以下结论:
■启动锅炉房整体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各房间隔墙及四周墙体均采用充气水泥砖填充砌筑,充气水泥砖墙体与混凝土梁之间采用实体灰渣砖斜放填充。由于氮气瓶间与增压站MCC控制间之间墙体在设计时未考虑隔绝气体,采用的充气水泥砖、实体灰渣砖和混凝土梁各自膨胀系数不同,在填充墙体沉降和温度变化影响下,填充墙体顶部与混凝土梁的交接处出现通体裂缝。专家对太阳宫热电厂相同年代和结构建筑物进行验证,证实类似结构墙体均存在无法对气体形成有效隔绝的裂缝,氮气瓶间内安全阀放散口泄漏的天然气的泄漏量约m3/h,在氮气瓶间扩散达到一定压力后,经墙体的裂缝向增压站MCC控制间渗透后形成天然气聚集;
■当保洁人员打开MCC控制间门后,室内天然气经约2分30秒扰动,达到爆炸极限(浓度约为9.5%V/V),遇配电柜处点火源,发生爆燃。
事故直接原因:
防止天然气逆流的止回阀损坏失灵;太阳宫燃气热电有限公司发电部运行丙值巡检员黄某违章操作,在实施管线燃气置换作业后,未按要求关闭一次阀(截止阀)、二次阀(手动球阀),致使天然气逆流至氮气管线系统,在氮气瓶间放散,并通过墙体裂缝扩散至增压站MCC控制间,遇配电柜处点火源发生爆燃,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事故间接原因:
■太阳宫燃气热电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对本单位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不到位,致使作业人员未能熟练掌握氮气置换的操作规程;
■对燃气设施的日常巡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用于防止天然气逆流的止回阀失灵的情况;
■工作票制度管理流于形式,未能认真督促相关人员严格按照工作票制度要求到作业现场实施检查验收。
事故性质:
该起事故是一起由于安全设施损坏和作业人员违章操作导致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7
▌0606清徐县紫林醋产业园中毒致5死伤关键词:人员中毒
年6月6日,清徐县紫林醋产业园污水处理站一名工人在给污水仓防护栏涂覆防锈漆时,不慎掉入污水仓中,造成5人死亡,人受伤。
事故经过:
年6月6日3时3分许,清徐县紫林醋产业园污水处理站一名工人在给污水仓防护栏涂覆防锈漆时,不慎掉入污水仓中,该企业董事长助理即带领现场工人下仓救援。事故发生后,附近员工立即报警,接到报警后,警方里组织人员赶往现场进行救援,并通知20前去救助伤员。
事故原因:
这起中毒安全事故系污水仓中存在磷烷、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作业工人在污水仓内给防护栏涂刷防锈漆作业过程中,未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落入污水仓的污水中导致淹溺、中毒,施救人员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盲目施救导致的。
8
▌某市政工程窨井中毒窒息致死3伤关键词:硫化氢;中毒窒息;年6月6日下午3时左右,某市政工程队周某、殷某和沈某等3位民工,带了铁杆、榔头等工具至一窨井处准备下窨井凿洞,该窨井深4.4m,直径0.75m。周某首先下井凿洞,作业了约5分钟后自觉胸闷便上井休息;然后殷某下井继续凿洞,在施工过程中殷某脚被铁杆砸伤,约5分钟后也上井来到地面休息;接着沈某下井作业,周某在窨井口观察,约5分钟后周某发现沈某靠在井壁上不动了,立即大声呼叫,但沈某没有反应。殷某即下井抢救,刚抱起沈某自己也不支倒在井下。周某见势不妙,急忙到工地呼救,同时打电话向派出所民警求援。工地施工人员张某和王某即刻赶到现场,用绳子系住自己的腰部,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部下井救人,相继将沈某、殷某救出井外。在救人过程中,张某和王某也吸入过量硫化氢气体而中毒。下午4时左右,民警用警车开道送4医院抢救。由于沈某和殷某病情严重,医院送入高压氧舱进行治疗,沈某终因中毒过深于6月9日身亡,殷某等3人抢救脱险,得以生还。事故原因分析:
■化粪池与排污管尚未接通的情况下,时间一长便会产生硫化氢气体,滞留在窨井内。
■施工人员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贸然下井作业,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是必然的。
■市政建设单位从领导到施工人员都缺乏防止急性硫化氢中毒的意识和基本常识,不开展职业卫生和安全教育,不制订职业卫生和安全操作规程,盲目施工,才导致事故发生。
综合编译整理:小雪;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
6.05历史上的今天
0死9伤40人问责-金誉石化“6.5”罐车泄漏事故、美国油田动火作业致3死伤、受限空间窒息...
山东临沂金誉石化“6.5”重大爆炸着火事故
CSB视频
DangerofHotwork
关于我们
岙山应急管理学院是中国中化集团旗下唯一一家从事安全、应急培训与咨询服务的专业机构,也是舟山市安全生产培训基地(安全管理与特种作业取证培训)和定点职业培训机构(消防员、应急救援员)。学院致力于过程安全管理、安全应急专业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等维度专业化服务,构建“五中心一平台”的培训平台,致力于为政府、危化品企业、专业机构提供安全与应急整体解决方案。五中心一平台一、石油储运仿真培训中心:共平方米,包含工艺仿真、设备维护、模拟操作、风险体验、应急响应五大功能区,可开展理论+仿真+实操相结合的培训。二、危险作业实训中心:共平方米,可开展针对施工监管人员、项目经理、安全监管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各类危险作业实操培训和考核。三、应急预案推演中心:通过应急预案及推演系统,对应急人员开展协同作战推演、救援设备仿真操作、储罐火灾辅助决策等培训。四、工业绳索救援技能实训中心:面向石油化工行业高空作业人员、消防队伍指战员、专业应急救援小组等人员,系统开展IRATA国际绳索技术培训、消防绳索技术及救援培训、高空作业及受限空间培训等多项绳索技术培训。五、水域救援实训中心:水域实训中心由开放式和室内场地组成,可面向消防队伍指战员、水域救援技术骨干、特警、专业应急救援小组开展人员溺水、水上交通事故等各类水域救援技能训练。六、线上学习平台:学院建有在线学习平台(空中课堂),现有专业类课程(石油储运、HSE管理、应急管理等)、综合类课程共余门,可以实现PC端、移动端分别使用,具备多元化功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jj/9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