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家一个看似最简单的问题:钞票是如何从印钞厂到我们手中的呢?
有人会说:我从银行取得啊。
那么银行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有人会说:银行的钱当然是储户存的啊。
那么就陷入了死循环,储户手里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个问题看似脑残,但却决定了我们整个年投资的逻辑。
先留个悬念,接着往下聊。
全球进入“信用货币”时代
说起货币,我们都经常用。早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以物品之间交换为主。但会出现我需要的东西你不需要,或者价格无法量化的尴尬。
因为人类在内陆居住,远离大海。所以贝壳成了人类最早的货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逐渐形成了以贵金属为代表的金本位货币制度。
后来为了摆脱贵金属产能对经济发展的限制,美国率先解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启了美元霸权时代,世界各国被迫跟进信用货币时代。
信用货币的发行成本几乎为0,不得不说,各国政府玩命印钱的确创造了世界经济前所未有的的繁荣。目前世界上所有黄金加起来的市值不到10万亿美元,而世界上所有的财富资产超过万亿美元。
但是印钱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否则津巴布韦早就成为宇宙第一强国了,相反还会催生恐怖的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隐患,这就是我们看到金融危机的根源。
军事是美元霸权的绝对保证
我们之前聊过,货币的本质有点像超市卡,比如人民币只能在王府井超市(中国)使用,日元只能在7-11便利店(日本)使用,但不能去沃尔玛超市(美国)使用,只有一种货币例外,那就是美元,可以在所有超市(国家)使用。世界上的跨国贸易基本上都是必须通过美元结算的,甚至在某些战乱国家,美元某种程度上已经取代了当地货币,这就是我们俗称的美元霸权。
萨达姆政权被美国推翻
那如果我偏不用美元结算呢?萨达姆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当欧盟发行欧元后,萨达姆政府宣布伊拉克石油改用欧元结算,其它产油国也有跟风的举动。
那还了得,为了维护美元的根本利益,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生动的诠释了“王师所至,美元必胜”的道理,说穿了美元的信用就是靠强大的军事能力保障的。
信用货币都是靠法律和军队来保障的,说完了美元,再说回人民币,货币都是带有法律强制属性的,国内要是谁敢拒收人民币,政府一定会请你吃几天牢饭。
再问一个“智障”的问题:储户A往银行存了1万元,老板B从银行把这1万元贷了出来。请问此时银行还剩多少钱?
读者可能都要笑死了,这种问题还好意思问我,当然是0啊。
错,在银行的报表里,变成了2万元(1万元资产+1万元负债)。
当然这种计算方式是只有银行才有的“特权”,你个人千万别这么试,别人非告你诈骗。
当然,现实世界中,由于存款保证金的存在,储户的钱不能全部被用来发放贷款,最新存款准备金利率12.5%,那就是说理想状态下,储户存1元钱,通过银行的信用创造,最终变成了8元钱。这就是说市场上的很多钱其实并不存在,是通过信用体系凭空创造的,但这些钱并不省心,会想方设法获得更高收益,制造资产泡沫。
大家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
咱们离真相越来越近了,关于信用,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信用卡使用的比较多,这就是一种信用工具。
当我们使用信用卡消费的时候,我们的卡里是没有钱的。就像前文说的,这笔消费的金额是凭空创造出来的,虽然一个月后要还,但客观上还是刺激了需求。
很多人反映疫情过后,因为收入下滑产生逾期,接到了各家银行的信用卡降额短信,原来几万的额度将为几千。那就说明我们个人的信用主要来源于资产和收入水平。
当把个人客户上升为企业客户,受疫情影响,大多数企业都可以预见到出现滞销,盈利下降。
企业的融资渠道就那么几条:
(1)银行贷款,处于风控考虑,银行只会“锦上添花”,决不“雪中送炭”。并且还会“釜底抽薪”要求出现风险的客户提前还款。
(2)发行企业债券,企业债相当于企业发行的货币,当你经营状况良好的时候,还款能力有保证,市场追捧你的债券。一旦业绩不佳有违约的可能,投资者马上抛售所有债券,无情好残忍,这条路也堵死了。
(3)股市融资,股价是由企业的业绩预期决定的,可以说也没戏。缺乏了金融的支持,企业的日子很不好过啊。
上面说了那么多,貌似毫无关联。回到现实世界,本周各国政府各显神通,纷纷推出“救市计划”。假设你现在是国家元首,所有行业都受疫情影响,银行惜贷,企业挣扎,个人降低消费,需要被拯救的人那么多,如何才能达到最高效率呢?
这就回到我们最开始的问题了,国家的印钞厂印好了钱,如何最快的速度传导到每个人手上呢?
首先由央行购买大型银行的债券,大型银行拿到了钱,通过银行同业市场拆借给中小银行,再由中小银行贷款给企业,企业发放给员工,员工有了钱,才会去消费,订单恢复生产,企业回款后,还银行的贷款,银行赎回卖给央行的债券,虽然钱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国家的手里,但经济因此活过来了,这也就是救市的原理。
扩展阅读:电影《大而不倒》
《大而不倒》电影讲述的是在年美国次贷危机,财政部长保尔森,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股神巴菲特和华尔街大佬们斗智斗勇,想尽一切办法拯救金融业,本来是给钱让银行减肥(去杠杆)的,结果银行拿去买了更多的脂肪(继续空转)。结局是数百万居民失去了房屋,美国反而被这些“大而不倒”企业绑架。
年美国救市进度缓慢,导致雷曼兄弟破产,多家投行被并购。疫情以来美股道指从点跌到点,美国的上市公司很多都通过银行股权质押融资,一旦到达协议平仓股价,银行就会向市场抛售大量股票,指数会近一步加速下跌,触发新的平仓指令,形成踩踏效应。所以这次美国政府救市一点也不拖泥带水,上来就是QE王炸。
很多人对救市计划都颇有微词,凭什么拿着全体纳税人的钱(或者通过印钱稀释你手中的财富)去救那些金融市场里的“赌徒呢”?前文说过,金融是可以凭空创造钱的,但这些钱又是很多人用真金白银买回来的。
金融具有高度连锁反应,美国的次贷金融危机,就是因为本来收入不够买房的人办理了房贷,当利率提高后,这些房主放弃还贷。但银行早把这笔有毒资产包装层层杠杆,一个原本几万亿的资产,被吹成了几十万亿的泡沫地雷。最终房价下跌,贷款人流离失所,银行破产,满盘皆输。所以如果政府不救市的话,死亡人数可能会比病毒造成的还要多。
我知道社会上对银行的评价都不高,这些年的确通过垄断地位获得了一些超额收益。但从无论从政府的管理成本上,还是居民的资金安全上考虑,银行真的应该越少越好。
理论上竞争者越多,银行的服务才会越来越好。这些年一直都有号称传统银行的挑战者出现,却没能灭掉银行。特别是近些年兴起的互联网P2P金融平台,打折“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旗号,拿钱跑路毁掉了多少家庭,说明缺乏监管的金融容易出问题。
还有一点,银行的钱归根结底还是储户的钱,假如银行真的倒闭了,银行员工不过换个公司上班,最终倒霉的还是储户。所以去年包商银行被接管后,政府第一时间发表声明,个人储户的存款全额兑付。
银行是国家信用的延伸,就算倒闭一百万家餐馆,也不如一家大型银行倒闭波及的范围大。疫情期间,餐馆全部关闭了,我们可以囤积物资学做饭。但是银行的结算系统关闭了,才真的可怕。
中国版的救市,我们也见识过几次,年的“4万亿计划”,年的“国家队救市”。当年流传着这么一个“斗地主版本”的救市段子(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国家队:一个3。
股指空头:我要,
证监会:嗯?
股指空头:那要不起。
投资逻辑
上面说了这么多,和我自己的投资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先说了货币是如何创造的,又说了政府如何运用救市资金,那我们今年的投资逻辑清晰了,这些救市资金去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
为了挽救市场,政府有限的资金必须先去拯救那些信用较好的企业,那么在金融市场中,那些信用等级较高的资产就会最早从下跌中恢复起来。
(1)美元是流动性的基础,虽然美国是金融危机的中心,但美元是最早告别下跌的。
(2)黄金也类似,国家之间的债务可以使用黄金偿还,黄金的信用等级也非常高,金价没有受到太严重的波及。
(3)国债是政府发行的,与货币的功能类似,所以这类资产也属于优质资产。
(4)核心资产,这个就见仁见智了。巴菲特选股重视“护城河”,企业要具有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最典型的就是“贵州茅台”。
但是此轮A股抗跌,完全是因为实在跌无可跌了,并不是企业真的很好。如果国家队资金入市的话,肯定先要拉大盘指数成分股,至于那些炒ST的股民们只能祈祷了。
那么你现在就明白了自己手中的投资组合该怎么处理了吧,如果恰好选中的是信用等级较低的资产,可能需要耐心等待价格反弹。
图片来源:WIND
还有人问:年“4万亿计划”,房价翻了好几倍,那么这次的50万亿刺激,房价还不得上天?
关于房产的信用等级,我每天都会遇到拿着房本的客户来咨询能不能加点杠杆,办理房屋抵押贷款,可大多数是不合符准入条件无法办理。年国民党从大陆退守台湾的时候,船票是需要通过金条购买的,可不是靠上海的房契。
金融,让生活更美好。
黄金周线图
黄金期货成交量
黄金ETF持仓
本周金价暴力反弹,一方面是美国QE政策刺激,还有一部分因素是恰逢黄金期货交割,前期黄金空头玩太猛了,遭到多头逼仓(要空头手里的实物黄金)。最后没办法,空头只能回吐利润平仓。
黄金日线图
如黄金不能突破左侧高点美元,后市还得看跌。
白银月线图
白银日线图
万幸白银回到了14美元区间,但日线的下跌危机还未解除。
油价周线图
本周油价继续走弱
美元周线图
当危机出现后,投资者第一反应就是抢美元。美联储告诉大家,这回不用抢,我这有的是。美元的短暂紧缺得以缓解,美元又一次超发了。
上证指数周线图
本周上证指数继续低位盘整
作者简介:
就职于某国有银行
专注金融市场分析
省分行首批智库青年研究员
金融市场业务投顾专家团队成员
中国百佳金融理财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ly/12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