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津巴布韦 >> 津巴布韦旅游 >> 正文 >> 正文

游记第二天初探大津巴布韦石头之城

来源:津巴布韦 时间:2025/4/5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https://m-mip.39.net/nk/mip_5154126.html

第二天清晨,我和Kundai(昵称Kam)早早出发,前往大津巴布韦。清晨的薄雾笼罩着南部非洲的草原,草叶上的露珠在微光中闪烁,宛如迷你钻石。微风拂过,草丛沙沙作响,一只色彩斑斓的小鸟从枝头飞起,划破宁静,为这朦胧清晨增添了一丝灵动。

我背着简单行囊,跟随Kundai踏上蜿蜒小径,朝那片神秘的石头之城前进。

我们走进一片古老树林,树木高大粗壮,枝叶繁茂,遮天蔽日。Kundai告诉我,绍纳族有向树林神灵致敬的习俗。他轻柔地摘下一片树叶,吹奏出一段悠扬的曲调,声音在林间回荡。阳光透过叶缝洒下金色光斑,照亮了远处的花岗岩山丘,山丘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宛如一座神圣的山峰。

当我们终于登上山顶,眼前的景象让我震撼不已。Kundai指着那高达11米的石墙说:“这就是大津巴布韦的山顶建筑群,是绍纳族13至15世纪的宗教场所。

这些石墙由巨大的花岗岩块堆砌而成,利用了山顶的天然巨石,完全没有使用砂浆,契合得严丝合缝。”我伸出手,触摸着冰冷的花岗岩,感受到墙面细微的凿痕,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痕迹。风穿过石墙缝隙,发出低沉的呜咽声,像是远古的低语。

Kundai继续介绍:“大津巴布韦占地公顷,13至15世纪时曾居住着1至2万人。除了山顶,这里还有大围场和谷地。大围场是椭圆形石墙,周长约米,内部通道错综复杂,据说用了百万块石头。谷地则是普通族人的聚居地,遗迹至今可见。”我远眺山坡下,隐约看见大围场的椭圆形轮廓和谷地的低矮石基,想象着当年的繁华景象。

山坡下,Kundai带我体验绍纳族的传统技艺。他递给我一块粗石和铁凿,说:“绍纳族用木楔和铁凿开采石头。我父亲曾告诉我,‘木楔能让石头开口’。”他示范如何将湿木楔插入裂缝,待其膨胀后分裂岩石,再用铁凿修整边缘。我试着敲击石块,但用力过猛,凿子滑落,差点砸到脚,石屑飞溅,边缘依旧不平整。Kundai笑着说:“力度要稳,角度要准,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学会的。”

他指着石墙上的梯形截面,继续讲解:“传说中,这些墙是神灵建造的,但我们相信是人用双手完成的。山顶的入口狭窄如隘口,石阶高耸,守护着这片神圣之地。”我凝视着眼前的石墙,底部宽厚,顶部收窄,石块排列精妙,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突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小径被水流冲垮。我和Kundai躲在一块巨石下避雨。他指着巨石上的木楔刻痕说:“这些痕迹是绍纳族开采石头的证据。”我仔细观察,发现刻痕旁还有模糊的符号,像是古老的文字,Kundai也不知道其含义,这让我对大津巴布韦的秘密更加好奇。

雨停后,夕阳染红了天空,草原上的灌木显得顽强,小溪波光粼粼。

我远眺谷地和大围场的复杂通道,Kundai说:“明天,我们会深入遗址,探索更多。”我点点头,心中充满了期待。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ly/14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