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比纳德尔说,多米尼加是拉美地区(新冠)死亡率最低的国家。在谈到是否还将扩大疫情防控措施时,他强调将取决于对疫情数据的分析。阿比纳德尔在5月5日接种了第一剂科兴疫苗。
据官方统计,截至5月30日,多米尼加首剂新冠疫苗接种人数为人,约占该国人口的30%,完成两剂接种人数为人。3日,多政府在包括首都在内数个疫情较严重的省、市开始进行大规模接种。
另据报道,第六批中国新冠疫苗于3日运抵多米尼加,中国疫苗占多米尼加目前已获得疫苗的95%。
随着一批又一批中国新冠疫苗星夜兼程、跨越山海运抵全球多个国家,中国疫苗为全球协同抗疫带来信心和力量。多国领导人带头接种中国疫苗,对中国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投下信任票。
1月10日,塞舌尔总统拉姆卡拉旺接种国药集团的新冠疫苗。
1月13日,印尼总统佐科接种中国科兴公司的新冠疫苗。
1月14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接种中国科兴公司的新冠疫苗。
2月9日,秘鲁总统萨加斯蒂接种国药集团的新冠疫苗。
2月12日,智利总统皮涅拉接种中国科兴公司的新冠疫苗。
智利总统皮涅拉:这个疫苗安全、有效,将帮助我们战胜疫情,这个疫苗是我们生活恢复正常的希望。
2月15日,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接种国药集团的新冠疫苗。
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到目前为止,接种中国新冠疫苗的人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就像我所说的,这意味着中国新冠疫苗是最专业的疫苗。
2月18日,津巴布韦副总统奇温加接种国药集团的新冠疫苗。
津巴布韦副总统兼卫生部长奇温加:我今天(2月18日)与包括我的副手在内的一些卫生部官员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展示津巴布韦政府对国药集团生产的新冠疫苗的信心,我和我的副手以及我的工作人员已经接种了新冠疫苗。
2月25日,塞内加尔总统萨勒接种国药集团的新冠疫苗。
2月28日,泰国副总理阿努廷接种中国科兴公司的新冠疫苗。
泰国副总理阿努廷:科兴疫苗,不痛、不痛、健康。
2月28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接种国药集团的新冠疫苗。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我今天(2月28日)就接种了,我现在已经回到总理府并开始工作了,你们看,我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因此请你们也不要担心。
3月29日,乌拉圭总统拉卡列接种中国科兴公司的新冠疫苗。
4月6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接种国药集团的新冠疫苗。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我好好的,我活动自如,接种了(中国)疫苗真是太好了,我什么感觉都没有,说不定我会变得更聪明呢。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会告诉你们的。
5月3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接种国药集团的新冠疫苗。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我感觉很好,我期待注射这个(国药)疫苗已经很久了,我的医生花了很长的时间来评估,医生选择使用国药疫苗,所以我要注射的是中国的国药疫苗。
热点分析新冠肺炎自发现以来,已经过了一年多时间了,这段时间以来全世界都深受疫情的困扰,虽然疫情当下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远没有到松懈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多次提醒,想要彻底渡过疫情难关,最好的方法是接种疫苗,只有疫苗覆盖率达标,才能形成群体免疫撑过这次难关。
目前有能力独立研制疫苗的国家并不多,因此想要保证疫苗的覆盖率,必须依靠少数几个国家来提供。美国总统拜登日前就表示,将会提供万剂疫苗来帮助其他国家控制疫情,新华网6月4日消息称,拜登在6月3日正式公布了首批提供的万剂疫苗分配计划。拜登在白宫声明中表示,美国将通过世界卫生组织主导的“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分享首批疫苗中的近万剂,其中约万剂将提供给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约万剂将提供给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约万剂提供给非洲地区。
除了美国,中国也大力帮助其他国家,并且一直在行动。此前中国产的国药疫苗已经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认可,加入了紧急使用清单,一觉醒来后,中国另一款疫苗也传来了好消息。中新网6月2日报道称,6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批准将中国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冠灭活疫苗“克尔来福”列入紧急使用清单。
一时间“中国疫苗”刷爆国际舆论,各国媒体都非常看好中国疫苗的表现,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更是直接曝出了中国喜讯。谭德塞在6月1日表示,科兴新冠疫苗被证明是“安全、有效和有质量保证的”。
中国在新冠疫情中从来都没有选择独善其身的道路,已经多次对他国伸出援手,中国经济网6月2日援引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消息称,中国履行将疫苗作为公共产品的承诺,已向全球累计供应3亿剂次新冠疫苗,将尽己所能对外提供更多疫苗,为促进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贡献。
涉及考点浅析1.国际政治的基本含义
2.国际政治格局
3.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政治
4.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真题演练举例论述国际政治格局总是同世界经济格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答:国际政治格局总是同世界经济格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世界范围内各种国民经济类型和经济力量中心之间相互关系的结构状态,或经济力量对比关系的状态。经济格局与政治格局之间,既自成系统,又相互联系。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1)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是国际政治格局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国际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国际政治系统是建立在世界经济体系完成的基础之上的。正是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才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政治格局状态。
(2)国际政治力量的形成,与其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及其在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紧密相关。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的行为能力如何,经济实力地位是最基本的并长期起作用的决定性因素。英国之所以在17~18世纪能够称雄世界,就在于其资本主义发展最迅速,经济实力最强大。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和帝国主义阵营的领袖,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所拥有的强大经济、军事实力。
(3)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演变直接影响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两者的演进呈同向性发展的趋势。19世纪的欧洲均势,是以资本主义多元经济中心的形成为先导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经济体系、三种经济类型和多元经济力量中心的出现,为国际政治多极化奠定了物质基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在时间上并不是立即发生的,但在方向和趋势上是一致的。
(4)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对世界经济关系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①国际政治格局一经形成,对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经济关系就具有相当的制约性。例如,两大阵营形成后,相互间政治上是敌人,经济交流就受到极大限制。东西欧之间的传统贸易往来,因两大阵营政治上的尖锐对立而不得不各自转向苏联和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后,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西欧和日本政治独立性的增强,也使其与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间的经济关系更加灵活,并由此而出现了最初的南北对话。
②国际政治格局与世界经济格局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当代的国际政治多元化是在世界经济多元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它又反过来进一步推进了各种经济力量的发展和经济多元化的深入。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ly/9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