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为了改善“老赖”的国际形象,津巴布韦对他们的债权国,偿还了首笔欠款。津巴布韦财政部长恩库贝表示,钱不多,是个心意。津巴布韦再穷,也是一个主权国家,我们会努力还债的。
具体的还款数额,津巴布韦政府没好意思公布,反正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数字”,意思到了就行。法新社倒是没给津巴布韦留面子,说别指望这钱能拿回来了,就当是做慈善了吧。据不完全统计,津巴布韦共欠了亿美元的外债,相当于他们GDP的71%,有65亿美元已经逾期。
听到有人说大实话,恩库贝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暗示道:津巴布韦可能需要一个“金主爸爸”帮助解决债务问题。
作为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津巴布韦每年都要依靠国际社会的援助,才能勉强维持国民生活和财政支出,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基建、医疗极度落后,使得津巴布韦一度成为全球人均寿命最短的国家,男女都不超过40岁,当然这些年条件好了,他们也能多活十几年了。
但是,这里的人都不缺钱,人人都是百亿富翁。在津巴布韦,一麻袋的钱可能都买不起一个麻袋。一张纸币动辄上百亿,最大面值的竟然高达万亿,通胀率一度突破250000%。即使是在魔幻的非洲大陆,津巴布韦也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这一切,都要从那场轰轰烈烈的土改开始说起。
独立之后的土改之路
津巴布韦原名南罗德西亚,是英国在非洲南部的殖民地之一。二战后,黑人反抗组织与当地白人统治者进行了武装斗争。终于在年,穆加贝领导的非洲民族联盟,推翻了白人政权,开始了黑人当家作主的时代。
津巴布韦的自然条件相当不错,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在殖民时代还获得了“非洲粮仓”的美称,很受英国器重。
矿藏资源也很丰富,已探明的黄金储量高达吨,在非洲仅次于南非、加纳。铬储量约6.08亿吨,稳居世界第一;铂族金属(铂、钯、铑、钌、铱、锇)储量居全球第二;煤炭储量亿吨,煤层气储量预计超过20万亿。
津巴布韦刚独立的二十年中,日子过得不错,和英美有过一段时间的“蜜月期”。穆加贝还在年,荣获英国女王颁发的“骑士”荣誉奖章。首都哈拉雷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繁华程度远超南非约翰内斯堡。当时的津巴布韦币也很值钱,和英镑价值相当,兑美元的汇率高达1:1.5。
靠着白人留下来的“遗产”,津巴布韦风光过。然而好景不长,短暂的繁荣过后,留下的是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
津巴布韦虽然获得了独立,但全国49%的土地都被白人掌控,约名白人商业农场主占有万公顷的土地,剩下70万户黑人农民只有万公顷的土地,更何况这些土地的肥沃程度,也没办法和白人相比。生产方式上,白人掌握着先进的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竞争力远超黑人,贫富差距不断分化。
穆加贝能当上总统,打的就是土改的旗号。八十年代独立之初,津巴布韦就开始了“土地重新安置”计划。津巴布韦政府和英国签订《兰开斯特大厦协议》,规定:不能强征白人土地,只能出钱购买,这项原则十年之内不能修改。同时英国也承诺,将为津巴布韦土地改革提供资金支持。
津巴布韦政府定了个小目标:在年,将16.2万户家庭重新安置在万公顷土地上。结果到年,这个目标也没实现。
之前跟着穆加贝的老兵坐不住了,给他下了最后通牒,再拿不到土地,我们就自己动手,到时候恐怕得见点血。同时,全国的黑人农民也纷纷上街游行。
穆加贝思索良久,决定来硬的。反正10年已经过去了,可以用强硬手段强占白人土地了。
土改之后,大批白人农场主卷钱跑路,一同带走的,还有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销售渠道。在这期间,穆加贝和英国彻底决裂,英国联合其他西方国家一起制裁津巴布韦,空有一堆粮食和矿产,却没有销售渠道,津巴布韦的经济迅速崩溃。
穆加贝一介武夫出身,处理问题的方式十分简单粗暴。英国不是要制裁吗,那我干脆退出英联邦,看他们还怎么制裁。东西卖不出去,没有钱还外债,那我自己印钱不就行了吗。
他的想法很单纯,出口停滞没有外汇收入,但1元津巴布韦币还能换1.5美元,那我多印几张本国货币,换美元还债,总行了吧?仅仅小半年,大量津巴布韦币开始涌入市场。
只是,欧美国家可没有他想的那么傻,本国的外债问题不但没解决,通货膨胀倒是越来越厉害。津巴布韦币兑美元的汇率迅速攀升,带来了更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不印就没钱,越印钱就越不值钱,根本停不下来。
为了节约印钞成本,万亿面值的钞票出现了,津巴布韦币彻底变成了冥币。
同时,政府为了维持社会和谐,禁止商品涨价。做生意的小贩都快哭了,这不是耍流氓吗?卖越多赔得越多,最后都没人再卖东西了。据说那几年,津巴布韦市场里连面包都没得卖,民众都走不动路,这倒是方便,想上街游行也没力气。
直到年,津巴布韦政府放弃本国货币,转而使用人民币、美元、欧元等货币进行结算,通货膨胀才告一段落。
沉迷“止咳糖浆”的年轻人
遭受了土改“毒打”的津巴布韦,有很长一段时间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本国经济停滞不前,大量民众陷入了无所事事的失业生活。由于太过无聊,年轻人开始找刺激了。
非裔群体自带一个种族天赋,是音乐。他们非常喜欢说唱音乐,尤其是会说唱,可以去美国,能买到面包吃。然而跟着“黑怕”一起传到津巴布韦的,还有一种叫“止咳糖浆”的东西。
“止咳糖浆”本来是用于治疗咳嗽的,里面含有大量的酒精和可待因。但这种药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容易上瘾。
北美说唱圈最先开发出“止咳糖浆”的花式喝法。含有可待因、异丙嗪、右美沙芬的紫色止咳糖浆,兑上葡萄味芬达,再加上糖果和冰块,就变成了rapper们最喜欢的“紫水”。
津巴布韦的失业青年有样学样,也跟着喝了起来。不过因为穷,他们只能喝得起“乞丐版”,用雪碧勾兑。对这些热爱嘻哈文化的黑人小伙来说,这瓶甜甜的糖浆不仅仅是他们的快乐源泉,还能带他们体验从未有过的梦幻生活,仿佛自己已经身在美利坚。
一个津巴布韦的年轻人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只需要两瓶糖浆,就可以度过美妙的一天。他们宁愿饿肚子,也要买糖浆喝,街头随处可见饿得的人。
据统计,津巴布韦有超过50%的年轻人,每天都要喝两瓶止咳糖浆,严重一点的甚至可以喝四瓶。吸毒违法,喝糖浆却不是,如果被警察拦下,分他两瓶糖浆,大家就可以一起嗨。
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到现在,津巴布韦还没熬过通胀,新冠疫情又来了,本来就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民陷入更加贫苦的境地。全国90%的人失业,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
游荡在街头的年轻人,他们的学历和知识,就像津巴布韦币一样不值钱。对现实深深的无力和失望,使他们宁愿沉浸在药水带来的幻觉中,不想醒来。
长期饮用这种糖浆,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和低血压,并且会对大脑、心脏和肝脏造成永久性损伤。可悲的是,当地年轻人并不担心糖浆对于身体的危害,他们更担心大量饮用会腐蚀牙齿,所以他们选择张大嘴巴伸出舌头,一饮而尽。
对此,政府的解决办法是,统统抓进去,强制戒毒。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一旦放出去,又开始“复喝”。当地也有正规的戒毒所,但都是私营机构,一般的家庭根本消费不起。津巴布韦的医疗条件本身就很差,应付新冠疫情尚且不够,更别说腾出人手去帮忙戒毒了。
结语
我们常说,年轻一代是国家的未来。想要让津巴布韦从止咳糖浆中清醒过来,可能需要付出毁掉一代人的代价。
魔幻的非洲大陆,从来都不缺把殖民者赶跑,导致自己经济崩溃的案例。当年的南非如此,如今的津巴布韦也逃不过。
事实证明,非洲人民会打仗,却很少有人会治国。治理一个国家的经验,需要几代人不断地积累、传承,而这些非洲国家的领导者,大多都是从原始部落时代,一跃进入现代社会,所以这样的悲剧,在非洲还会持续发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mj/11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