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嘉宾与选手合影
世界上最便宜的货币是津巴布韦元?
《小狗圆舞曲》是不是肖邦的作品?
长颈鹿的脖子那么长是为了够树叶?
黄蓉为洪七公所做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是雪笋炖豆腐?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是薛宝钗在海棠诗社所写?
以上不是脑筋急转弯,
也不是江苏卫视《一站到底》的赛题,
而是武汉大学首届“知海珞珈”通识大赛
决赛中第一轮“两两PK赛”的原创赛题。
首届通识大赛,被称为“超烧脑超有趣”的比赛,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看看各位老师的看法。
特邀嘉宾、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副书记韩琦老师:
“知海珞珈”通识大赛是武汉大学第十八届“珞珈之春”科技文化节的立项项目。初赛中对于15个学科领域知识的掌握,复赛中对主题充满想象力的构思创意,决赛里“两两PK、魔幻翻转、CP帮帮、六强争霸”——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环节,让参赛同学的知识储备和创新精神得到了多维度展现。
评委、图书馆馆长王新才教授:
知识能拓展人生宽度、思想深度和精神高度。复赛首次使用了提交作品代替试卷答题的方式,面对“孔子建了一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mj/8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