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买了一块京都七条甘春堂的金箔金鱼羊羹,放在冰箱里就忘了。
这两天整理冰箱才想起来要吃。
这块羊羹是年纪念日本「琳派」画派周年设计的。
琳派的特点是以金箔作为背景,多以山水花鸟为主题,装饰性很强。
不仅仅体现在画作上,还应用在了许多生活场景中。
这块金箔金鱼羊羹,虽然和「琳派」画作看起来大相径庭,但既然说是纪念琳派,那一定是有什么道理的。
我看了一会儿才领悟到,或许就是因为加了金箔?
所以羊羹为什么要叫羊羹呢?
早期中国的羊羹,是有羊的。
熬煮的带皮羊肉羹汤冷却而成块,切块食之,和猪皮冻类似,就是最初的羊羹。
后来传到了日本,僧侣们把红豆和小麦粉混合,做成了软糯的膏羹状甜点,但仍沿用了「羊羹」的名字,ようかん,Yokan。
但在之后这个甜点又传回了中国。
京津翼一带的羊羹仍大体保留了那时的做法,多以红豆、甘栗、小麦粉为主,而日本则衍生出了更多的原料制成的各种类型的羊羹。
豆和寒天的不同配比,形成了水羊羹和炼羊羹,加之不同配料,又有本炼、小仓、山叶等花式。
貌美的金鱼羊羹,配沏一壶鲜而甘的玉露。
读一读夏目漱石,和好友聊聊天看日落,是这个周日下午最惬意的事了。
但吃了一口,嗯...
呸,这中看不中吃的东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fz/5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