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要惊醒的年代即将开始!
来源:阿尔法工场(alpworks)
作者:钟坚
原标题《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关于中国经济的思考》
年已过大半,时过境迁,注定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经济大萧条年初几多人相信?现在已是不争事实。股市如梦中一场,却也是经济和政治的真实写照。黄金、楼市欲跌还盘,但都已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地步了。
从事件看背后的因果
现在经济界和投资界各路专家对局势议论纷纷。
主流观点是:股市,悲观者认为会推到重来,另一半认为点是婴儿底。楼市,一半认为会大跌,一半认为稳定。人民币汇率,大部分认为会大跌,小部分认为会稳定。美元绝大多数看涨。宏观经济,大半认为会下行,小部分认为会稳定。
由此看出专家的意见何等的不统一和对立。
具体对每件事评论是非常困难的,但我们可以从最近一段时间的具体事件中去寻找经济未来走向的蛛丝马迹。
1、9月中国大阅兵,可以看做是政府稳定和向外宣誓主权,这点将为未来经济、政治行动打下伏笔。
2、人民币的突然贬值到政府马上的维稳措施,主动贬值,三个目的,一是表明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扩大,二是在9月习奥美国会谈前施加压力,三是在蒙代尔三角独立货币政策、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中选择了资本管制,将来我们将会看到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和更多的外汇管制措施。但时机没掌握好。
3、中国上市银行的中报。经济指标许许多多,选择代表性的上市银行中报。五大上市银行中期利润同比增长低于1%,不良贷款率大幅上升,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
4、9月发改委批复投资亿,资本金要求降低。在股市泡沫崩溃后,又重回老路,中性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现在要达到年4万亿的效果起码要45万亿投资,只能是滴水定灌了。
5、8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环比下降.36亿元,再创历史最大单月降幅。人民币汇率涨跌要留意三个指标,离岸汇率、外汇占款和外汇储备。估计中国外汇储备会逐步降低,极限降到2.6万亿美元。
6、香港铜锣湾“铺王”租金下降70%,单个铺位租金不能说明全部。但春江水暖鸭先知,商业铺租暴跌是地产下跌的先兆,香港地产下跌是大陆地产下跌的先兆。
7、中国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呼吁通过股权出售和管理层改组来整顿国有企业,以减少损失,提高效率。本来推动股市上涨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可以卖个好价钱。但现在也不迟,再过一两年,价格是多少很难说。企业本身是市场的产物,但党怎样领导企业和董事会成员怎样确定就不是经济问题了。
8、美联储9月17日公布维持联邦利率0-0.25%不变,同时指出观察中国经济下行情况,美元指数当即大跌0.9%。年初就指出美联储今年不会加息。原因有三。一是美联储QE后负债表增加6万亿美元。二是日本和欧盟年底和明年将会继续扩大QE规模,不能加息。三是美国环太平洋国家TPP谈判9月底继续,不能加息。可能明年都不会加息了。实际上加息对中国有利,不加息对中国是温水煮青蛙。
几个问题的再思考
1、宏观经济:
中国的股市就是经济的一面镜子。点反映了经济的基本面,将是未来几年的中枢。银行利润率急降也反映了经济的大萧条,年终将面临企业债务重组的压力,年报将会更加难看。第一产业将在未来几年大面积破产重组。
国有非垄断企业更多进行股份制改制,垄断企业会更大更强,因为这是政权存在的根基,国有资产并会向各行业龙头企业扩展。税赋未来不是减少而是会提高。但民营经济空间会大大扩展。
中国宏观经济问题是产能过剩导致的投资边际收益下降问题,政府今年的地方债展期说明收益已不能覆盖利息,但政府债在中国没问题,导致中国的雷曼事件将是企业债,特别是房地产债和大面积的第一产业国企债务,将会在年底和明年第一季爆发,导致货币市场流动性枯竭,危机爆发。
货币M2是个十分重要的指标。12.5%是目前稳定的中枢,大幅偏离中枢说明宏观货币政策的重大改变或货币流动性枯竭的来临。
2、中国股市和债市:
中国股市不说了,现在到年底都是维稳时期,指数将在-间窄幅波动。但今年的股市大幅波动看出两个问题,一是政府对经济危机的严重性认识不够,到目前为止认为经济还可以维持5%以上增长。到时房地产和债市危机时候不知道政府将如何面对。二是政府在政治和经济管理上会实施高压政策,更多的非市场化措施在危机时会被运用。这点在股市上已看到。将来在债市和汇市上也将看到。
中国债券市值和股市市值相当,这个比例是不合适的,也说明债券市场发展空间很大。政府放开企业发债限制,相信未来几年金融行业发展最快不是股市而是债市了。现在债市也有杠杆和国债期货,将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机会。但要留意企业信用债存在极大风险,在危机来临时债市刚性兑付也将不存在。
可以说,股市危机消灭了一大批中产阶级,那么,未来一两年,企业信用债和新三板危机将消灭一大批富豪。
3、房地产:
房地产给中国带来的地产红利已经结束。我们从-年以GDP对比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两个城市苏州和深圳,苏州地产投资率48%,深圳是27%。苏州是工业园的外向型经济,深圳是创新型经济。年以后苏州发展后劲明显不足,这也是中国经济的缩影。
中国产业经济危机将最终影响到房地产。顺序是商业租金、商业地产和豪宅、普通住宅。7月份以来政府又出台了许多房地产刺激政策,最近房地产信用债利率和国开债利率形成负率差,年底前地产会迎来个小阳春。但这是落日的余晖。
4、人民币汇率:
现在市场的主流观点是人民币汇率将大幅贬值,原因是经济下滑,资金外逃。但我支持政府的观点,人民币波动加大,但不会大幅贬值。贬值论观点是建立在一个经济模型上,但有两点,一是中国经济总量和外汇储备已足够大,二是人民币不是自由货币。欧元和日元是融资货币,不是避险货币。
8月人民币贬值时欧元和日元上升是套利解除的结果。假若人民币大幅贬值,将会带动资产价格和经济同时大幅下跌,但其他相关国家的汇率下跌幅度更大,中国在经济上并不能受益。中国在走第二条路,就是汇率大致稳定,资产价格将大幅下跌。所以,股市没有牛市,房地产价格下跌,企业估值大幅下跌,大宗商品下跌,只有债市是牛市,但只限于国债和城投债。
但特别留意一点,今年11月开始,将是美元全球套利大回撤的开始。中国大概有1.5万亿美元套利,届时人民币汇率和资产价格将受到严重冲击。预计外汇和资产管制将从现在开始日益收紧。对冲汇率风险目前国内最方便和简单的手段就是买入大宗进口粮食。
5、美元指数:
美元指数重要,因为是全球资金流动的风向标。美元最近半年没有继续上攻,原因有三。一是时间调整,二是中国沽售美债,三是在等美国和环太平洋国家的TPP协议签订。美元指数上面压力是96.5,98.0和。年中国债务危机爆发将是推动美元上涨的主要动力。
6、中国经济和全球关系:
中国经济30年来的成功有两个因素,一是改革开放,二是全球分工大转移。全球化经济取代了区域化经济。但这两个因素在中国慢慢消失了。改革到了最后的金融和产权改革阶段,但看不到结果。二是全球化将被更精准的区域全球化所取代,中国目前分不到羹。所以,中国经济危机的传导模式是产能过剩经济下行企业债务危机金融危机房地产危机经济危机。结果是进口和出口双双大幅下滑。鉴于中国经济已占到世界经济17%以上,中国经济大萧条将带动世界经济大萧条。
“一带一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从经济方面考虑则是负资产。产能过剩要靠库存出清和债务减记,资金要用到活力企业和创新企业。
7、大宗商品和黄金:
经济大萧条实质就是需求大萧条和资产大缩水。大宗商品价格传导路径是需求减少产能过剩价格下跌企业债务危机出清库存价格更猛烈下跌供需平衡。大部分大宗商品到了出清库存阶段,电解铜则是刚到价格下跌阶段。
大萧条下黄金价格传导路径是经济过热利率上行价格下跌经济放缓避险增加价格反复流动性枯竭危机爆发大宗商品和资产价格下跌债务危机爆发企业和央行避险抛售黄金价格大幅下跌。现在黄金到了危机爆发阶段。详细报告在《黄金投资报告》有说明。
《诗经·大雅·荡》有云: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说谎,他们也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说谎,但是他们依然在说谎。世界往往是这样,猜中了开始,却估错了结局。
年11月,一个要十分惊醒的年代的开始。
中国的黄金时代已成为过去
无独有偶,瑞信懂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日前也就中国和国际经济发表了看法。在他看来,A股牛市完了没有,实际上只要问问你自己,如果下一轮股市再往上走的时候,你进不进?
作者:陶冬,来源:财经观察(ID:qqcjgc)
相信在座的各位朋友都是带着很多问题过来的。这股市跌成这样,经济还能不能持续?我在给大家一个答案之前,如果把一些显而易见的事情弄清楚了,许多事情的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中国经济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
这个显而易见的事情是什么?这就是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中国的投资GDP,一度是往上走的,大概走到年的时候开始出现见顶的迹象,因为中国的工资持续的双位数增长,中国的汇率大幅度升值,但是这件事情被全球金融海啸所掩盖。
政府为了保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出台了4万亿刺激政策,但中国的投资GDP比例并没有因此再往上走,中国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
那么,在中国的债务GDP比例当中,实际反映得非常明显。上届政府的时候,我们的债务GDP的比例是%,而现在我们的债务GDP是%。新一届领导在年的时候,试图把中国经济收一收。中国货币政策的常态变成了去杠杆。
年每一个季度人民银行的报告,都有一句话叫“去杠杆”。政府试图在不影响经济大局、不影响民生的情况下,慢慢地去杠杆。但是经济开始往下走,进入新常态。那么在年我们曾经有一段时间杠杆比例趋稳之后,人民银行再度进入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于是我们看到这个比例又开始往上走。换句话说,货币政策重新回到了10年前的老路。
自从年之后,银行们就不再敢借钱,实体经济趋冷,经济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经济增长呈现了结构性的回落。
我们再看第二个大格局上面,自从中国成为了世界加工厂之后,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的GDP比例一个劲的往上蹿,最多的时候达到了10%,这是真正的财富,带来一轮快速的增产升值,也带来了外部的持续大规模的积累。但是从年之后一下子下滑了,今天我们还是在顺差之中,但顺差幅度只有我们最辉煌时代的百分之十几,换句话说我们从外国人那儿赚钱的能力弱了很多。
那么,我们集聚财富的能力实际上也在放慢。既然咱们从老外赚不来钱了,咱们印钱,硬撑也要把这个资产价格撑上去,这个就是过去几年的政策和作为。
欧洲已经由逆差变成了顺差,美国今天还是逆差,但出现了结构性的改善,换句话说,财富制造能力的全球分布出现了一次再分配。
中国赚钱的黄金时代,财富集聚、财产价格上升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这是由经济规律所决定的,不是你我的意志、不是监管的意志、不是国家的意志所能改变的。
什么是经济增长的新常态?
直到今天,大家都明白,10%的经济增长恐怕是强人所难。于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北京开始谈“新常态”。但是新常态的增长到底是多少?似乎市场认为7%是我们增长的新常态,但是7%是不是真的是我们今后五年、十年、二十年增长的新常态呢?
四年前中国有三个城市每年有50天以上的时间PM2.5处在警戒线,中国的警戒值是75,而全球卫生组织的警戒值是25。今天中国只有三个城市是在警戒线下面的,没有一个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25的标准。你说这样的增长是否可持续?目前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今年中国开始重启核电站建设,从现在到年中国所建的核电站总数量会超过目前世界上所有核电站的数量。当这个成为现实的时候,中国的火力发电的电厂起码会被再砍掉三分之一,中国的工业生产从现在起码再砍掉三分之一,中国汽油的标号起码再往上升两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这样的情况。
这个就是为什么你我所熟悉的中国对于商品的需求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到今天谁都知道需求是弱的,但许多人心中还希望一个新的周期还会起来。
经济一定会有周期,但下一个周期的顶峰,比上一个周期的底部高出多少,这是经济增长新常态所决定的,这是你我都必须意识到的。
最重要的不是怎么赚大钱,而是守住风险门户
来到这儿不讲两句A股,恐怕对不起大家。对A股怎么看?我认为A股牛市未了,但到这个点上,振荡无法避免,坦率来说A股今天的走势与我们经济人分析是背道而驰的,但这个牛市不是基本面主导的,这是政策面主导的牛市。
银行今天不借钱了。去年7月份政府推出十条政策督促银行借钱,完全没有奏效。11月份再度推出十条,还是没有奏效。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愈演愈烈,政府苦无对策,直到一天“资本市场”来了。政府需要把地方债下的基建项目打了包在固定收益上卖出去,需要在银行集资充实资本金。
在我看来,政府需要一个牛市来解前几年的套。也许决策者想让股市在十九大之前冲到点,但老百姓两个星期就给你冲到点。决策者并不反对牛市这个方向,但咱们中国大妈们让所有决策者大吃一惊,需要干预一下。所以我认为决策者干预的不是牛市的方向,而是牛市的速度,需要给牛拉一拉缰绳,但一拉就直接把牛给趴下来了。
几年前炒高房价之后卖地,当房地产炒不动后,又出来理财产品。当这两个泡沫都玩不下去了,又搞出了一个资本市场,把民间超过储蓄拿出来去填财政的窟窿,用政策的语言来说叫“用活存量”。所以你问我A股牛市完了没有?实际上不必问我,问问你自己,如果下一轮股市再往上走的时候,你进不进?
但是我觉得在座的各位还没有死心。今天的股市你要陪着玩,跟着赚一把没有问题,但一定要注意风险,千万记得识进退。中国信贷的钟摆已经从这头摆到了那头的极限了。人民银行在这个位置上面还可以维持一段时间,大家都可以再开心开心。但是,决策者不是神,经济有周期,信贷有周期,这是一个规律。
决策者有可能把这个周期撑长一点,但没有办法烫平这个周期。有朝一日,这钟摆会从这儿开始往回走,那么流动性的压力就会压在整个经济上。经济不同部门承受压力的能力不一样,最弱的一环会先断开。当这个出现的时候,我们就可能出现一个连锁反应。
什么是中国经济最弱的环节?那些高杠杆的环节,如房地产、地方债、影子银行,而且这些在金融创新的名义之下,一大堆的结构性产品把风险全绑在一起了,谁也说不清哪儿是风险。谁也说不清一旦风险出现了以后,怎么样传递。所以当真正出现一次比较成规模的“去杠杆”的时候,我认为经济会出现一次连锁的反应,这是今后几年中国经济真正的风险所在。
这个时间点什么时候出现?我不敢说,我估计不会是今年,因为大家都没有死心,政府手头还有许多的办法。但是我想三年后,在座的各位都需要牢牢记在心上的,你的现金流到时候会不会出问题?
哪怕你的现金流不出问题,那你的上游、下游会不会出问题?这是大家在此时此刻需要未雨绸缪的。在座的各位都经历了一场商品的盛宴,都经历了一场资本市场的盛宴,我也没有让你今天就从市场里面跑出去,但是给大家一句赠言,从今后三五年来看,最重要的不是怎么今天赚大钱,而是守住风险的门户。
三个伟人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我们谈论全球形势,然后再回到中国经济。年,我们预计全球增长2.8%,比去年的2.6%有所改善。但全世界都在面临着一个投资难的问题,全世界民间企业都不愿意投资了,这是大家在把握大局的时候必须要了解的新常态,这是一个全球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上世纪80年代出现过三个伟人,改变了全球经济的格局。
第一个叫撒切尔,她把战后国家资本主义的整个理念、国家福利的理念、工会的理念全部打烂了,把整个英国推倒重来,这个不仅仅对于英国经济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给全球的思潮都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第二个伟人叫里根,他把大国家小经济的凯恩斯理论作出了一个颠覆性的改革,小政府大经济,自由经济、放任经济,所谓弗里德曼的货币学派超越了凯恩斯主义,成为了经济主导力量,小政府带来的是民间企业的一次蓬勃发展,全球经济从滞涨中间爬了出来。
第三个伟人叫邓小平,他在中国推动一次体制上的革命,通过结构性的变革,大幅度地提升了中国的生产力,他在中国改革的结果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中国人民感受到了,全世界都感受到了,全球出现了一次资本外包的局面,全球出现了一次低通胀的局面。这为我们过去十年的资产升值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80年代一场思维的革命,体制上的变更,结构上的重大变化,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经济增长的新常态,需求的新常态。但是这个常态到了本世纪初的时候,就慢慢地难以为继了。之后被格林斯潘的泡沫顶了一顶,当泡沫自己都顶不住,出现危机的时候,全世界的央行出现了QE,又给我们的经济添了七年的增长。
现在大家都觉得需求起不来,但心中还有一线希望,最终会像过去那样起来。实际上本世纪初已经出现民营投资的疲软,因为今天在投资所能得到的回报和80年代投资已经是南辕北辙了。这些问题不解决,光靠货币政策忽悠投资,带来的是金融的投资而不是实业的投资,因为整个营商环境的常态出现了改变。
美联储何时加息根本不重要
全球增长改善了,贸易等等其他都会改善。今年的贸易总体来讲会比去年略有改善,但是我想给你讲一个我90年代初去香港看的第一部香港电影。那是郑秀文主演的一个贫家女子,一心想变凤凰,于是她倾其所有买了一张飞机头等舱,想让她撞上高富帅,终于让她撞上了,回来的路上发现那个高富帅也是一个贫困的人。
这是全球经济实体贸易的实际情况,大家都指望着对方拉兄弟一把,所以一个个都搞货币战,降息,把利率往下走。每一个故事听上去好象是真的,但全球的需求就这么多,最后叠加起来就这么一个高度,不可能给你搞出一个高富帅或者白富美出来,这个是今天经济的现状。
除了美国的经济有一点复苏以外,全世界并没有真正走出困境,因为大家都在指望别的人拉兄弟一把。如果看美国的话,就业明显出现了改善,这是一个好的故事,而且我们看到美国的就业市场需求供应已经打破了过去相当一段时间的持续的困境,一个新的常态在成型之中。
美联储也明言会加息,什么时候会第一次?我个人认为今年秋季美联储会第一次加息。到明年的时候,美国的利率在1.5%到2%之间,之后会停一停。但我认为猜想何时加息根本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美国的就业市场和通货膨胀之间的菲利普斯曲线非常明显。
换句话说当工资上涨的时候,通货膨胀一定会起来。你去看看大型的超市,主题公园的工资一涨就是10%、20%,美联储对此深感担忧。美国今天全面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大,但工资主导的通货膨胀的压力非常大。
另外,我们必须认识到不管美国就业市场怎么样,不管美国的经济情况怎么样,今天美国的经济肯定不在一个紧急状况之下。利率从紧急状态下稍微退一点出来,这是有政治考量的,因为今天的美国国会全是共和党执政的,而共和党一直对QE不感冒,所以我认为美联储很快会出现第一次加息,我认为这个是没有什么悬念的。
至于9月份还是12月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所预言的利率会怎么样和美国债市现在表现出来的他们认为会怎么走之间有明显的不同意见,而这两个中间只会有一个对的。
我认为美国的国债利率2.49%,但这还没有完全反映出来,今年下半年最大的全球金融市场杠杆不是希腊,是美国国债,因为美国国债是所有资产的定价锚,资金自然会有一个条件反射式的收缩,这在过去一个月里面已经出现,但我们认为远远没有结束。今天我们需要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fz/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