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华人网编译
解密津巴之连载(2):津巴布韦主要城市
1.哈拉雷(Harare)
原名索尔兹伯里(Salisbury)。津巴布韦共和国首都和第一大城市,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同时也是全国的交通枢纽。该市位于津巴布韦东北部马绍纳兰高原上,海拔米,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在18°C左右。这里常年草木繁茂,鲜花盛开,景色宜人,是南部非洲一座现代化的花园城市。城市面积约为平方公里。年人口约万人,其中城市人口约万人。
年随着白人种族主义者罗德斯(CecilRhodes)由南非率领“拓荒队”的到来,这里成为西方殖民主义者的贸易集散地,后来成为以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三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年间成为当时中非联邦的正式首都。年4月津巴布韦独立后,索尔兹伯里被定为首都,年4月18日津巴布韦独立两周年之际,为消除殖民主义者的烙印改名为哈拉雷。但哈拉雷市区仍保留下一些原以殖民主义者名字命名的街道。哈拉雷名称的由来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由附近的哈拉雷山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由当地一位绍纳酋长的名字而来。传说这位酋长的名字“哈阿雷”在绍纳语言中的意思是“不眠人”。这位酋长英勇善战,且机智警觉,从来不打瞌睡,人们都叫他“哈阿拉雷”,即“不睡觉的人”。后来简化为“哈拉雷”,成为部族聚居地的名字。津巴布韦共和国把首都命名为“哈拉雷”,以此表达津巴布韦人民时刻保持警惕和维护独立的决心。但是一般认为第一种说法更为可信。
津巴布韦的政府机构和参众两院都设在这里。建于年的市政大厅是哈拉雷最古老的建筑。年建成的哈拉雷国际会议中心是目前非洲最大的会议中心之一。政府办公机构和主要商业区位于该市的中心区域,重工业区位于市中心西侧,其他工业建于东侧,市中心的南侧有一些轻工业的工厂。哈拉雷附近以盛产烟草著称,市郊有一些较大规模的烟草种植农场。津巴布韦的烟草加工业主要集中在哈拉雷地区,英国和美国的一些大烟草公司都在此设立了烟厂,这里还有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拍卖市场。
此外,这里还是玉米、棉花和柑橘类水果的交易中心,又是世界的铬都和津巴布韦的工业中心。这里有大型的金属冶炼厂、卷烟厂、化肥厂,也有造纸、橡胶、金属加工等工业。全国的各大矿业公司均在哈拉雷设立总部,这里也是银行、金融机构和股票交易所的集中所在地。经过长期发展,哈拉雷已成为一座相当现代化的城市。整个城市显得崭新、整洁、宽敞。一条条南北、东西走向的街道呈方格形交错,构成个大小不等的方块街区。
哈拉雷中南部是商业区,白人多居住在市区的东部和北部,西南部是黑人聚居区。西郊、东南郊为工业区。北郊坐落着津巴布韦大学,再往外,则密布着一个个黑人村镇。
在哈拉雷到处都能看到被定为国鸟的“津巴布韦鸟”标志。它的学名叫“红脚茶隼”,是迁徙于南亚和南非之间的候鸟,早在多年前,当地人的祖先就已将这种鸟的形象刻在祭祀场的石柱上。“津巴布韦鸟”作为津巴布韦传统文明的象征,在哈拉雷的博物馆内,陈列着考古发掘出的5只皂石雕刻的“津巴布韦鸟”。
由于哈拉雷气候温和常年花木繁茂,所以又被称作“花树之城”。这里不仅一年四季鲜花常开,就连高大的乔木也常常是繁花似锦,争奇斗艳,在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你都能看到怒放的鲜花。每年的7~9月份,蓝樱花树(有人称蓝花树)扬芬吐秀遍布全城。届时城市中到处可见开满蓝花的树木,带给人们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在9月份蓝樱花开正浓之时,哈拉雷还常会举办“蓝花节”。蓝花尚未开败,又有高大的凤凰树开始绽放出像火一样的火焰花。雨季来临时,凤凰树上鲜红的火焰花花开正浓。与此同时,黄花树也已含苞待放,一串串金铃似的花朵挂满了枝头。随后的哈拉雷又会被一种开桃红色花朵的乔木妆裹,带来一番别样的情趣。首都哈拉雷曾被誉为人类宜居城市之一,但是近年来由于国家经济滑坡,城市疏于管理,其景象已大不如前。
2.布拉瓦约(Bulawayo)
津巴布韦第二大城市,又是南北马塔贝莱兰省的行政中心,年人口约为67.6万人。该市位于津巴布韦西南部,海拔米,是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距首都哈拉雷西南约公里。主要居民为19世纪祖鲁人后裔恩德贝莱人。该市在年间由当时的恩德贝莱国王洛炳古拉(Lobengula)建立并命名,以此命名来纪念在年为拥戴他而战死的将士们(布拉瓦约在当地语言中的意思是“屠杀场”)。
当时该城距现在的城市中心东南约15公里处。年英国南非公司入侵,洛炳古拉国王为抵抗入侵者放火烧毁了布拉瓦约城,年11月4日英国殖民者宣布该城由英国南非公司和罗德斯统治,并在废墟上再建新城。年当地人为反对殖民主义统治,举行武装起义,围困布拉瓦约达数月之久,造成殖民者极度恐慌。年殖民主义者宣布布拉瓦约实行自治。目前,布拉瓦约是除了哈拉雷之外工业最为集中的城市,有几千家轻、重工业工厂,涉及金属加工、电力、橡胶制品、印刷、包装、家电、塑料、服装和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布拉瓦约内外交通发达,是津巴布韦重要交通枢纽,有航班直通南非,有铁路通往邻国赞比亚、博茨瓦纳、莫桑比克和南非等国,到著名旅游景点如维多利亚瀑布、野生动物园等十分便利。布拉瓦约也是津巴布韦的主要文化城市,并具有文化的多元性。国家历史博物馆和图书馆都设在这里,一些国际交易会和展览会也常在这里举办。当地居民多会讲英语、恩德贝莱语和绍纳语三种语言。
其他主要城市:
1.奇通圭萨(Chitungwiza)津巴布韦第三大城市,也是发展最快的城市。它位于哈拉雷南面约9公里处,年合并了圣马利等3个黑人城镇而成,年成为自治市。而后,该市发展起服装加工、家具、印刷、饮料等轻工业,人口约34万人。
2.穆塔雷(Mutare)年以前被称作尤塔利(Umtali)。马尼卡兰省工商业中心,位于首都哈拉雷以北,人口约为18.9万人。该市距莫桑比克最近处仅8公里,距莫桑比克贝拉港公里,被称之为“津巴布韦的出海通道”。穆塔雷市建于年英国殖民者入侵之时,当时被称作“尤塔利堡”,后被叫作“穆塔雷”,当地语的意思是“一片金属”。据说在穆塔雷河流经的河谷地区曾发现黄金,此后才有了“穆塔雷”的名称。该城曾于年向北迁移约14公里处,后又于年在修建自布拉瓦约至莫桑比克贝拉港的铁路干线时将该城移至靠近铁路沿线。年该市宣布自治。年正式更名为穆塔雷市。穆塔雷市经济以柑橘种植、采矿、农业和养牛业为主。其他还有汽车装配、特种玻璃、纺织、木材、造纸、食品加工和罐头制造等工业。近年来该市被列为津巴布韦艾滋病感染的重灾区,贫困人口比率呈不断增加的趋势。
3.奎鲁(Gweru)中部省省会,人口约15.1万人,大部分为绍纳族,恩德贝莱族人口约占10%,为津巴布韦第四大城市。该市位于由哈拉雷通往布拉瓦约的铁路和公路干线上,交通较为便利,可直通南非、莫桑比克、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等国。该市由英国殖民者建于年,因附近的奎鲁河而得名。年成为自治市,此后逐步发展成为津巴布韦内陆地区的经济中心。目前主要工业有制鞋、制袜、制革、玻璃、包装等轻工业以及铬铁合金制造和金属铸造等重工业。该市周边地区为津巴布韦主要矿产区,主要矿产有铬、石棉、铁、黄金等。农业以养牛业为主并发展了相关的乳制品制造业。该市还是津巴布韦国内外货物的主要集散地之一。
4.克韦克韦(Kwekwe,又称奎奎市)位于津巴布韦中部,居其东北边的哈拉雷市和西南边的布拉瓦约市之间,人口约9.5万人。始建于年,以附近的克韦克韦河命名,当时该市以金矿著称。这里气候11月至次年3月温暖潮湿,5月至8月凉爽干燥,8月至12月份温暖干燥。克韦克韦市原来只是一个矿业中心,津巴布韦国内唯一的钢铁厂就建在这里。后来这里又相继建成了铬铁加工厂、化肥厂和化工厂。
5.卡杜马(Kadoma)津巴布韦纺织工业中心和肉类主要供应地,20世纪初是主要矿产地。人口约为7.2万人。
6.马辛戈城(MasvingoCity)津巴布韦最古老的城镇之一,曾被称为维多利亚堡。始建于年,当时是英国南非公司“拓荒队”殖民主义者最早期的集居地,殖民者以英国维多利亚女皇的名字命名该地为“维多利亚堡”。独立后逐步成为津巴布韦农业和采矿中心。人口约7万人。
7.万基(Hwange)津巴布韦最大的煤炭产地,建有火力发电站。
8.卡里巴(Kariba)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由于卡里巴水库工程建设而逐渐形成的城市。水库建成后居民逐步定居下来,进而成为重要的旅游中心,建有国际机场和现代化的旅馆。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fz/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