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11月28日),新变种奥密克戎(Omicron)新冠病毒变体在世界各地蔓延,荷兰、丹麦和澳洲均发现了新病例,更多国家实施了入境限制。同样在11月29日,世卫组织在最新报告中指出,新冠变异病毒Omicron毒株在全球总体风险等级为“非常高”。
1
新变种病毒现身多国,传播速度惊人
Omicron总共含有超过50个突变,其中,仅刺突蛋白的突变就有30多个,为迄今为止变异最多的新冠变种病毒。现有研究显示,比德尔塔病毒传染性更强,专家预测Omicron的感染率将超过原毒株的%以上。
德尔塔毒株与奥密克戎毒株刺突蛋白突变对比图
目前,除了南非之外,博兹瓦纳、以色列、中国香港、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发现了Omicron的确诊病例。美国科学家联合会高级研究员EricFeigl-Ding甚至开始担心,Omicron变种或许已经在全球蔓延。
2
对Omicron的担忧
引发了多国出台入境限令
欧洲多国正在经历第四波疫情,确诊病例大幅增加,目前传播最广的仍是德尔塔毒株。Omicron毒株的出现引起欧洲高度警惕。为减缓Omicron毒株的扩散,欧盟11月26日决定启动“紧急刹车”机制,暂停往返博茨瓦纳、斯威士兰、莱索托、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南非和津巴布韦航班。
美国白宫亦在11月26日表示将会从11月29日开始限制与南非和另外7个非洲国家的旅行,但不会影响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回到美国。此外,加拿大、英国、瑞士、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均出台相关措施,管控南非等相关国家人员入境。
3
变异毒株突发,金融市场巨震
疫情反复或加剧全球通胀水平
Omicron的出现令恐慌指数升至近两个月以来最高水平,恰逢美国传统节日感恩节,欧美投资者遭遇了一次异常惨烈的“黑五”。数据显示,金融市场遭到抛售。标普指数在上周五收盘下跌2.3%,创下2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科技股占比较高的纳斯达克指数下跌2.1%。美原油大跌逾12%,创近三个月新低。
突然爆发的Omicron变异毒株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带来不确定性,全球经济产业链供应链已经再次中断,周期产业企业已经遭受严重打击。旅游业、航空业、海运业、银行业等都开始如临大敌,陷入困境与低迷。全球经济断崖式下跌是大概率事件。
Omicron给复工复产也带来不确定性。Omicron的高传染性已使许多国家收紧入境政策,全球贸易往来必然受到影响,特别是消费和服务业面临更多挑战。另外,继续加大全球供应链的紧张,破坏正在恢复的需求,将会使得消费品供给再次急剧下降,物价开始蹿升,重新引发人们对通胀加剧和增长放缓并存的滞胀担忧。此前Delta变异毒株引发的马来西亚疫情加剧了全球半导体芯片的短缺,汽车产量下降。
后市分析,若Omicron的发展情况与Delta类似,那么发达国家的就业和消费修复或面临短期扰动。面对Omicron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市场情绪容易被放大,对于经济修复的担忧或在一定程度上使美联储加息预期或许降温。
4
香港表示严防变种病毒
为通关做好准备
在香港紧锣密鼓采取各项措施、争取尽快与内地有序通关之际,新型变种新冠病毒变异株从南非向全球多地传播,香港也不幸检测出多名入境感染者。目前,香港加倍严防Omicron自海外输入,严防其进入社区,引发香港疫情反弹,在内地专家认为“已基本具备通关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通关的各项准备,避免功亏一篑;更是为了香港每一名市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需要,以及步入常态生活的需要。
同时也表示只要坚持"动态清零"的决心和快速响应的手段,坚持"人民为中心"的管治思路,广大市民大力配合,Omicron落败是必然的,与内地有序"通关"的时间也必然不会太久。
5
内地经济发展新动力
出口继续维持高景气
相比之下,坚持动态清零的防疫策略给国内经济带来了独特的优势。在今年4-7月南亚和东南亚处于Delta爆发期期间,我国出口的替代效应有所显现,纺织品、机电产品以及防疫物资出口保持高增,即使后续东盟等地的产能逐步修复,我国出口的韧性也依然较强。倘若后续Omicron再度冲击全球产业链,我国出口预计有望延续强劲的表现。
货币政策方面,即使美国通胀和美联储加息存在不确定性,但央行一直明确表明以我为主,从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可以看出,我国货币政策受美国加息影响较小,仍维持稳中偏松的政策基调。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jj/11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