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到了,烧纸的人不少。
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我们给先人烧这么多纸钱,会不会导致阴间通货膨胀?
现实世界的通货膨胀是因为货币超发。货币超发的原因是使用了信用货币。货币有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但是这只限于金银这类贵金属。现在我们用的是纸币和电子货币,其职能只有两项,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纸币和电子货币属于信用货币,其能行使这两项职能的前提是大家对发行这个货币的机构抱有足够的信任。大家相信这个机构是负责任的,因此愿意使用这个机构印的这张纸管用。之前看罗辑思维,说二战结束后德国短期使用过香烟作为货币,很有趣。
扯远了。回到通货膨胀本身,因为印纸币成本很低,所以如果发行货币的机构不严格按照贵金属储备来控制印发的纸币的量,那么市面上的纸币数量就失控了。比如原本只需要一万元的货币量,而发行了两万元,这并不是说你有两万元之后就可以买到原来两倍的商品,因为商品的供应没有增加;相反,这会导致物价上涨为原来的两倍(不严谨的推断)。因此货币超发会导致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也就是通货膨胀。
简而言之,通货膨胀的核心是单位数量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而信用货币时代,造成通货膨胀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货币超发。
回到我们要讨论的问题上来。阴间有没有中央银行,这事是不可求证的。所以这事情要分多种情况来讨论。
有地府中央银行,并且负责发行货币:我们烧的纸钱就没啥用了,因为你这叫私印货币,按说是违法行为。老祖宗收到了也不能花,只能放家里看。烧的多了,可能还放不下。
有地府中央银行,但是不负责任发行货币,我们烧的纸钱不被承认:钱不能花,只能放家里看。
有地府中央银行,但是不负责任发行货币,我们烧的纸钱被承认:可能会导致货币超发。货币超发的问题下边讨论。
没有地府中央银行,我们烧的纸钱不被承认:参考第2条。
没有地府中央银行,我们烧的纸钱被承认:参考第3条。
所以只有两种情况,要么纸钱不被承认,烧了白烧;要么纸钱被承认,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我们有两个例子: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国民党控制区,和现代的津巴布韦。货币体系崩溃,政府丧失公信力,民间退回到以物易物或者使用他国货币的状态。
参考这两个例子,来讨论阴间可能发生什么。
世界上大部分民族的文化中都有死后的世界,基督教啊,印度诸宗教啊,中国啊等等。考虑到各文化对地狱的定义不同,我觉得货币互通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我们烧的之前只能给我们的先人使用,他们无法购买其他国家的死者世界的商品。也就是阴间很可能没有大宗进出口业务。
姑且认为神州大地的不同地区烧的纸钱都有同等的面值购买力。(所以你们要记得烧面值大的。)
现实世界里,货币并不是一次性的,会反复流通。以至于使用次数多了,会有污损和破损,还得去银行换成新钱。要是缺的多了,人家还不足额换给你。
如果阴间也是这个模式,那么考虑到每年我们烧了这么多纸钱,阴间的货币供给量是非常可怕的。不引发通货膨胀才怪。那么为了不让老祖宗过上物价飞涨的可怜日子,只有两个办法:
自食其力。小农经济,自给自足;通货膨胀,爱咋咋地。
多烧纸,争取老祖宗的收入增速跑赢通胀。
作为以孝立国的中华文明,第一种是不可接受的。只能第二种了。
所以孝子孝孙们还在大力烧纸。大力出奇迹。
我也参与过这类活动,纸币面额超大。浪潮工作室那篇文章提到了一点,阴间可能采取“灰本位”,也就是不看面额,只看烧出来多少灰。这是一个有创造力的想法。但是这个想法有个前提,就是阴间的货币是流通的,而不是一次性的。所以这仍会导致阴间的货币供给持续增加,货币持续贬值,通货膨胀持续发生。
我几年前思考过这个问题。我的结论是,如果想避免现世人大量烧制所造成的阴间恶性通货膨胀,唯一的合理做法就是:阴间不发行货币,纸钱是一次性的,而商品由地府统一供给。
因为老祖宗们岁数都大了,劳作既不现实又不孝顺,他们就只能等着送钱;纸钱用一次就没了,所以老祖宗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要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花钱不能大手大脚;晚辈儿孙烧纸的时候念叨的“给老祖宗送钱来了,别舍不得花”也就有了实际意义;阴间不发行货币,货币供给需要依靠现世烧纸来提供,而一次性的货币避免了货币超发(也就是每年大量烧纸)带来的货币过剩,也就避免了恶性通货膨胀;商品由地府统一供给,也就不会产生产能过剩和经济危机。
于是地府一切井然有序:老祖宗们过上了现世人梦寐以求的不劳而获的生活;地府不用发行货币,也就不需要制定复杂的货币政策,也不用去调控什么宏观经济;没有了产能过剩,也不用担心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风轻云淡,岁月静好。
唯一的问题是,地府供给的商品是哪里来的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yingy.com/jbbwms/9302.html